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RFC3740提出的安全组播架构为基础,利用会话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作为信令协议,构建IPv6下的安全移动组播系统.系统提供用户访问控制和安全通信功能.此外,由于采用分布式结构,系统不存在单一故障点,易于部署和扩展.  相似文献   

2.
以RFC3740提出的安全组播架构为基础,利用会话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作为信令协议,构建IPv6下的安全移动组播系统.系统提供用户访问控制和安全通信功能.此外,由于采用分布式结构,系统不存在单一故障点,易于部署和扩展.  相似文献   

3.
SIP协议是下一代网络(NGN)中的重要协议,本文对SIP协议的结构及实现方法等做了概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将SIP协议栈应用于BCM1101的VoIP网关系统中,采用开放源代码的SIP协议栈oSIP实现呼叫控制,并且扩充oSIP协议栈的REFER功能,实现多方会议控制.该系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基于TMS320DM642多媒体处理器的可视电话,采用相对简单的SIP协议作为信令协议;研究了SIP的结构、机制,并运用回调函数和UDP并发服务器算法实现了基于SIP的可视电话.实践证明,SIP协议结构简洁,易于扩展和适于Internet接入.  相似文献   

5.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服务器是下一代网络(NGN)中的关键设备,其开发所采用的SIP协议栈将直接影响其设备性能.本文从SIP协议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一种由C 编写的、稳定性强的开源SIP协议栈--ReSIProcate的架构及其使用方法,论述了如何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开发平台,利用ReSIProcate协议栈实现SIP服务器系统的程序设计,并对该系统信令模块中的注册服务器和代理服务器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实验证明,该设计系统稳定性好,扩展性强,符合RFC3261规范,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实际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6.
移动组播是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现有移动组播方案存在着组播中断时间长、协议开销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LD代理的移动组播方法.该方法在家乡代理上实现简化MLD代理功能,减少协议开销;在移动节点上扩展MLD功能,减少组播中断时间.另外,为了解决移动组播隧道聚合问题,还提出了一种隧道合并重构机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该方法的组播中断时间和协议开销.结果表明,同其他移动组播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缩短组播中断时间,减少协议开销.  相似文献   

7.
根据SIP协议的实现原理,设计出了一种基于SIP协议的软电话模型,对SIP在整个会话的呼叫控制过程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可行,并实现了简单的SIP会话.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SIP协议和VOIP的基本知识,以及在移动终端开发电话会议的重要性。选择SIP这个协议作为科研目标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并围绕一个SIP语音电话终端的软件实现过程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实现。该系统客户端智能手机采用WLAN接入Intemet,音频通信基于SIP协议,音频压缩采用G729协议,介绍了在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上多方电话会议系统的实现,以及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相似文献   

9.
软交换中的一种安全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软交换中的SIP协议没有定义自身的安全机制,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简单叙述了软交换中的SIP协议的功能,特点和工作机制,并指出SIP协议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详细分析原本为电子邮件明文的加密和签名设计的加密方法PGP(PrettyGoodPrivacy)的安全策略,加密过程,安全强度及其性能等·提出了将应用广泛、安全性高的安全策略PGP引入SIP协议中,以满足SIP消息传输中的安全要求·具体阐述了PGP在SIP协议中应用的实现方法,列举了经PGP加密的SIP邀请消息格式和用PGP数字签名的SIP消息格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IP组播路由协议存在的安全问题,深入剖析了多种针对组播网络的DoS攻击行为,总结了三类组播DoS攻击模式,进而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组播安全的主动测试框架以评估IP组播网络安全. 通过主动测试,可以发现组播路由协议以及组播部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帮助运营商及早发现和解决组播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多播的安全问题不单单只包括多播分组数据的安全性。利用多播的安全隐患发起拒绝服务攻击现象在网络环境中越来越多。多播的安全隐患根源是多播的开放组模式。通过研究现有多播控制协议的安全问题,总结恶意攻击的特性并提出一种多播安全控制的解决方案,用于缓解多播安全漏洞对多播传输造成的危害。该方案可以使网络管理员按照网络应用的具体要求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多播分组。并且在Linux平台下实现了该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多播会议模型和会议集中式控制模型的研究,以及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我们设计了一个新的会议模型。这个会议模型在设计上采用了集中式信令控制和分布式媒体作为基本的系统结构,为在Internet上召开网络会议提供了又一个解决方案。鉴于SIP协议简单、易扩展、可扩充等特性,我们利用SIP协议实现了这个会议系统。在本文中,对几个常用的会议控制功能,给出了详细的会议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由于受到SIP自身特点及应用环境的影响,目前SIP常用的安全机制大都只提供Server对Client的认证,且大都没有提供会话密钥协商的机制,容易受到服务器伪装攻击。在分析了SIP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SIP安全机制的现状后,通过对SIP协议的扩展,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该机制能实现双向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功能,使SIP认证和加密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由于受到SIP自身特点及应用环境的影响,目前SIP常用的安全机制大都只提供Server对Client的认证,且大都没有提供会话密钥协商的机制,容易受到服务器伪装攻击。在分析了SIP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SIP安全机制的现状后,通过对SIP协议的扩展,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该机制能实现双向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功能,使SIP认证和加密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15.
The current multicast model provides no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 Any host can send data directly to a multicast address or join a multicast group to become a member, which brings safety problems to multicas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active multicast group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 that is founded on trust management. This structure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exists in multicast members' access control and distributing authorization of traditional IP multicast.  相似文献   

16.
组播与单播在安全性方面有着相似的需求,但由于组播自身的特点,实现其安全性要求有更复杂的技术难度。针对组播网络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研究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网络的安全组播的实现方案,提出了群组密钥管理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整个EPON接入网层面全面分析了EPON系统存在的设备、链路和业务3个方面的安全威胁,并据此提出了EPON系统安全的5个主要目标。在对设备的控制功能、设备的接入认证和广播风暴的抑制等进行深入研究后,创新性地提出分3个层次对链路安全进行分析的模型,并重点研究了搅动算法和高级加密算法(AES)在EPON系统内的实现方式,其中涉及算法模式的选择、密钥的产生和同步机制等方面;最后对业务安全进行了研究,对受到普遍关注的组播业务源和ONU端口组播业务的安全给出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EPON系统安全机制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个EPON接入网层面全面分析了EPON系统存在的设备、链路和业务3个方面的安全威胁,并据此提出了EPON系统安全的5个主要目标。在对设备的控制功能、设备的接入认证和广播风暴的抑制等进行深入研究后,创新性地提出分3个层次对链路安全进行分析的模型,并重点研究了搅动算法和高级加密算法(AES)在EPON系统内的实现方式,其中涉及算法模式的选择、密钥的产生和同步机制等方面;最后对业务安全进行了研究,对受到普遍关注的组播业务源和ONU端口组播业务的安全给出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