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涟钢进行口60t电炉电极升降调节系统改造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及测试,得到了该装置对阶跃、正统及涟钢现场测试信号的响应数据,并分析得到了它的性能参数,为改造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2.
许娜 《工业炉》2012,34(5):39-41
大型电弧炉一般采用液压控制自动调节系统。液压控制的特点是电极升降系统响应速度快,升降速度和灵敏度高。结合电弧炉液压系统控制原理,设计了电弧炉电极升降、夹紧及其旋转过程的液压传动系统。  相似文献   

3.
赵冰 《冶金自动化》2008,32(1):69-69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特殊钢厂50t电炉电极调节系统是2002年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的先进设备,系统采用AC & NEC(阻抗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实现电极的自动控制。电极调节系统是电弧炉炼钢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于该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时变的系统,NEC神经网络系统投运之初效果不好,电极升降动作频繁,  相似文献   

4.
根据LF炉升降系统特性,结合传统电极调节系统,融合LF炉冶炼工艺要求,加入智能控制策略,以使电极系统调节适应实际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5.
余杨 《钢铁技术》2001,(2):14-16
对炼钢电弧炉及精炼炉装置中的电极升降调节系统和数字电子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作了简介,并对其影响因素也作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6.
电极升降调节器是炼钢电弧炉的关键设备,一个好的调节器,对降低能耗、电极消耗、设备故障率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工控机与单片机相结合实现的液压交流电弧炉电极升降自动控制系统。1 系统的配置与功能系统配置结构图如图1所示。11 上位机上位机采用PC486DX4100的基本配置一体化工控机(液晶显示器),主要实现对各种参数的在线调整、修改,弧压、弧流等参数量的动态显示。12 下位机下位机部分为系统的主要调节系统,由三相(A、B、C)调节板、电源与数显板、功放板组成。三相调节板和电源与…  相似文献   

7.
齐钢电炉分厂16^#电炉,于1985年投产,原设计为30吨,炉体倾动,炉盖升降及旋传、电投放松等采用藏压控制(参见图1),电极夹紧由弹簧控制,电极升降采用机械传动控制,电极自动调节采用KSD调节器。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弧炉电极升降自动调节器大都采用可控硅自动控制系统,取代了交磁放大机系统或平衡继电器自动控制系统。电弧炉电极升降可控硅自动控制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控硅——滑差电机系统。它在改善电弧炉的技术经济指标方面优点是很突出的。但是需对电弧炉电极升降整个传动系统作彻底改造,因而在新建炉子或彻底改造老炉子方面获得广泛的采用。另一种是可控硅——直流电机系统。不需改动原电极升降的传动机构,因而上马快、投资省、容易自制。所以后者对于改造已在运行的老炉子,有它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但是因为它沿用原调节器的执行机构,仅只是作为控制器取代交磁放大机,所以它的调节质量不可能比原系统有  相似文献   

9.
李宣讲 《特钢技术》2007,13(4):46-48,62
电弧炉电极自动调节系统原控制系统采用西安电磁机械厂的电阻、电容、电位器等控制原件组成的一块综合控制板和三块控制板分别控制三相电极升降,该控制系统,不仅故障率高,且控制不太精确。而现在采用的PC+微控制器(单片机)式调节器的PLC控制不仅故障率低,且控制精确,为我车间降低生产成本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旨在介绍目前较为流行的PC+微控制器(单片机)式调节器的PLC控制应用于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的实践经验、设备配置、控制模式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肖洪文 《江西冶金》1992,12(2):67-68
南昌钢铁厂1号电炉(5t)电极升降系统过去采用可控-流双电机调节器,但测速电机容易损坏,难于维护。1991年初选用了西安冶金设备总厂生产的WJL型微机自动调节器,并对原电极系统进行了适应性的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近一年的运行表明,电极升降设备事故及热停炉时间明显减少,冶炼时间、吨钢电耗明显降低。1992年2月该项目通过了鉴定。 一、工作原理 微机是本系统的核心,三块专用单板机组成完整的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三相间的  相似文献   

11.
钱雪奎 《铁合金》1992,(6):13-17
此微机控制系统采用了电-浓伺服阀功率调节,电极自动衡功率压放和电极升降光电编码器控制等技术.系统实时性好,对各种意外突发性事件反应迅速;系统投资少,见效快,在技术和效益方面达到了国内同行业中先进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电弧炉电极自动控制方面,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用可控硅控制小惯性滑差电动机带动电极上升,下降靠电极与配重的差重;另一种用可控硅控制直流电机可逆运转,使电极升降。结合我矿的具体情况,我们采用后一种方式。这种调节系统的方框图见附图:  相似文献   

13.
严毅 《贵钢科技》1997,(18):24-27
介绍了电极升降控制的电气自动系统及液压系统的缺点和改进后该系统的特点,原理,工作过程,技术性能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夏振东  李培松 《江苏冶金》1992,(1):50-51,53
我公司目前的3台5吨电弧炉生产,其电极升降系统原来一直采用可控硅——电磁转差离合器。1990年经省冶金厅推荐,采用西安冶金设备总厂生产的WJL 型电弧炉电极微机自动控制调节系统。5月份首先在1号炉上安装,经过3个月摸索、调试,9月份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弧炉电极升降新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对旧液压系统的改造以及改造的效果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对矿热电炉电极升降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分析了电极倾斜、摆动给生产造成的危害.实践证明,测量与较正电极的水平度、垂直度.对于减少和避免电极事故及提高电炉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以某钢厂的LF精炼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炉外精炼电极升降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了电极升降机构的液压比例闭环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改善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8.
对传统电渣炉电极升降系统进行改进设计;采用液压缸取代传统的滚珠丝杠系统,并采用电液比例调速阀进行液压缸速度控制,实现对电渣炉电极升降的传动和调速控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控制系统仿真分析,获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炉电极升降立枉滑道磨损,造成电极升降过程晃动的情况,采用了A402冷焊工艺修复滑道,既降低了维修成本,又消除了设备隐患。  相似文献   

20.
我厂10t炉盖旋开式电炉,电极直径为φ350mm,电极支臂升降速度≤3.5m/min,电极最大行程2050mm,电极自动调节类型为可控硅一电磁转差离合器(以下简称滑差机)。台车式的电极支臂沿固定的立柱上下升降,每相的上升限位是靠安装在立柱顶端的一个LX22A-1行程开关控制的。其缺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