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肝循环障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慢性肺心病急发期肝循环的变化。方法 慢性肺心急发期患者28例,治疗前分别测定血气分析及常规肝功能,并描记心,肝阻扰微分图,计算心输出量,肝血流量,肝血流量,肝动脉血流量和门静脉血量,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肝脏,肝动脉及门静血流量均明显减少,以并以右以心衰时为甚。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发期存在明显的肝循环障碍,且发生较早,是造成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小儿巨大肝肿瘤切除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小儿巨大肝肿瘤切除术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从2001年7月至2007年10月,本研究采用不阻断肝门规则性肝切除方法,对39例巨大肝肿瘤患儿实施肿瘤切除术。本组患儿年龄为28d至14岁,平均为3.6岁。其中,男性患儿为24例,女性为15例;肿瘤直径为9cm~25cm,平均为14.7cm。本组肝母细胞瘤为30例(1例右半肝和左外叶内分别有一肿块;1例右半肝、左外叶内和左内叶分别有一肿块;14例患者肿瘤位于右半肝,4例位于左半肝,7例位于右三叶,2例位于左三叶,1例位于右后叶),良性巨大肝肿瘤患儿为9例(肝错构瘤4例,肝血管瘤4例,淋巴管瘤1例)。结果本组39例患儿全部手术成功,无术中死亡,无不能完整切除者;手术时间为90min~390min,平均为205min。本组患儿行右半肝(Ⅴ~Ⅷ)切除18例,右三叶切除7例,左三叶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7例,右半肝+左外叶切除1例,第二肝门及右下叶肝段切除各2例;术中出血量为50ml~600ml,26例行输血治疗。本组患儿于术后第1~第3天进水,平均住院时间为15.2d;术后无肝衰竭、胆漏、消化道出血和肠梗阻症状。对右半肝、左外叶内和左内叶均有一肿块的患儿(1例),行左三叶切除,仅保留右肝Ⅵ,Ⅶ段,术后出现肝功能不足、黄疸,2周后恢复正常,肝大。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目前随访已有2例死亡(肝母细胞瘤患儿)。本组9例良性巨大肝肿瘤患儿术后随访7个月至6年,目前均健康,无肿瘤复发;30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常规化疗,已随访6~65个月,无瘤生存27例,其中,存活2年以上18例,肝功能正常。结论巨大肝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术者熟练的肝脏解剖知识和肝切除技术,术前可靠的影像学技术支持,术中正确处理肿瘤相关血管,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汉丹肝乐预防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注射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汉丹肝乐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汉丹肝乐可明显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肝内胶原蛋白含量,增加尿HYP排出,降低血清ALT,降低血清及肝组织LPO,升高红细胞SOD。提示汉丹肝乐对肝纤维化形成有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胶原蛋白降解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重视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Hepatic Fibfosis)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内纤维结组织增生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重者假小叶及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肝纤维化,通过纤维化的发展走向肝硬化。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导致的病理状态过程,是发展为肝硬化形成的基础和必要阶段。现已证实肝纤维化的第一步是炎症反应和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外伤的效果。方法 对36例肝外伤病人施行手术,结合文献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阐述。结果 全组死亡3例,死亡率8.33%,治愈率91.7%。结论:肝部份切除是治疗肝外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的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995年8月-2006年9月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肝穿刺治疗32例较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行肝穿刺单管置管引流,18例行肝穿刺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结果32例中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4例为大肠埃希杆菌感染,2例为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者平均住院913d,单管置管引流者平均住院13.2d。结论经皮肝穿刺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84%,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肝血管瘤一般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常在体检或困其他原因检查肝脏时被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手术、肝动脉栓塞及硬化剂注射等方法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的肝血管瘤治疗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所收治的47例(58个肝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和体会。结果:其中,肝切除术24例,血管瘤剜出术16例,无死亡及重大并发症发生,仅有右侧胸腔积液和膈下积液各1例(2/40)。7例病人行介入下肝动脉栓塞治疗,治疗后病变大都明显缩小,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对于弥散分布或部位特殊的病变可选择肝动脉栓塞,超声引导下硬化剂注射疗效不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左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叶切除治疗84例左侧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患者的术前评估资料、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左半肝切除34例,肝左外叶切除26例,肝段切除24例。左半肝切除术临床效果(结石残留率、疗效优良率、结石复发率)明显优于左外叶和肝段切除术(P〈0.05)。左半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与其他手术方式无差异(P〉0.05)。结论左半肝切除是治疗左侧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肝静脉彩色多普勒频谱超声在早期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评价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价值已得到公认,但在评价早期肝纤维化方面尚存在争议。笔者采用肝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与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的方法,探讨超声在早期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何为肝囊肿 随着肝脏影像检查(B超、CT等)的广泛应用,不少人在体检中发现长有肝囊肿。有些患者看到肝囊肿的诊断,就把它与肿瘤联系起来,惶恐不安。那么,肝囊肿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清代王旭高治肝八法中疏肝法、柔肝法、镇肝法、平肝法四法治疗脂肪肝。古今在临床治疗中,确实有很多案例,但以疏肝法较为常用,其次是柔肝法和平肝法,镇肝法则较为少用。这与中医肝的生理功能有关:1肝主疏泄,能助脾胃消食运化,其气升发,能舒畅气机。2它的主要功能表现于调节全身气血流通,情绪变化。3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则气郁易怒,急躁善暴,不思饮食,肝气久郁,气火由此而生。总之,以疏畅条达之法以复肝的正常生理之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疏其气血。今其条达,而致和平”。所以在治疗脂肪肝时多用疏肝法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总结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意义。方法对本院7年来24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不同病变行肝段、叶切除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段)切除后,229例术后恢复良好;发生胆漏5例,膈下脓肿3例,胆道出血1例,切口感染8例;术后经T管造影以及BUS、CT检查证实结石取净者221例。术后随访217例,随访时间6个月-7年,肝内结石复发14例(5.8%),反流性胆管炎9例。结论正确的肝叶、段切除既能去除胆管狭窄、结石、毁损的肝组织,甚至肝脓肿,又能去除胆管癌的好发部位或早期胆管癌。研究结果表明: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兔肝VX2瘤模型及肝动脉栓塞模型建立失败的原因。方法:74只新西兰大白兔开腹直视下块种植建立肝VX2瘤模型,35只肝VX2瘤行开腹直视下肝动脉插管法建立肝VX2瘤肝动脉栓塞模型,回顾性分析上述模型建立失败的原因。结果:74只兔肝VX2瘤种植成功51只(68.92%)。未种植成功的23只中,因死亡导致失败17只,其中因麻醉死亡7只,术后腹泻死亡9只,体重〈2.0kg 14只,兔龄4月10只。35只肝动脉栓塞模型中,12只72h内死亡,16只DWI显示肝脏大范围栓塞,9只尸体解剖肉眼观察发现全肝严重栓塞。结论:术前兔的选择、术后避免出现肠道功能紊乱、根据兔身体状况确定麻醉剂量与超选择插管确保靶向栓塞对于建立兔肝VX2瘤与栓塞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孙焕林 《家庭医学》2005,(15):62-63
我是乙肝病毒携带20多年,近三年检查肝功能仅转氨酶略高于正常.B起提示肝包膜欠光滑、粗糙,肝内光点增强。脾不大。医生认为有肝纤维化可能性。建议做肝穿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来确诊。我担心穿刺伤害肝脏,未能采蚋医生的建议。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养阴软肝颗粒剂对肝损伤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肝炎肝损害,其中部分病人最后可导致肝纤维化,作者遵循中医久病伤阴,肝肾同源的理论指导,采用养阴益肾软肝的组方临床发现该方具有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作用。本文对四氯化碳损伤大鼠肝脏造模,进一步研究中药“养阴软肝颗粒剂”对受损肝脏的保护及抗肝纤维化作用结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观察门诊坚持服用肝爽颗粒半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于治疗前后做血清学肝纤维化的指标检测、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两组对比治疗后6个月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逆转肝纤维化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核心提示 肝外梗阻性黄疸是指肝外胆道的某一部位由于一种或多种病变导致管腔引流不畅.胆汁在胆道内淤积所引起的黄疸。所谓肝外胆道包括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和胆囊,这些结构是胆汁进入十二指肠的必经之路;肝外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可能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血液中的胆色素含量升高。胆色素在皮肤及巩膜上沉积。使其颜色变黄即黄疸。近几年,该病发病率有所提高,笔者在此介绍了几种常见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肝段的概念 关于肝段的划分法.至今无统一的意见,但目前国际上多采用Couinaud肝段划分法。并认为它是最为完整和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目前公认治疗各种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国外开始进行人工肝的研究以来,到目前为止,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生物型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EBLSS)的研究最为瞩目。EBI。SS不仅具有肝特异性的解毒功能,而且具有物质代谢和生物合成转化功能,是人工肝历史上最先进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