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福隆 《山东冶金》2005,27(1):50-51
济钢第一炼铁厂结合高炉生产工艺特点和实际,以寻求和消除生产环节中的瓶颈为切入点,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战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实现了安全稳定清洁高产。1^#1750m^3高炉高炉利用系数平均达到了2.653t/m^3.d;350m^3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了4.0t/m^3以上。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总结了南钢300m^3级高炉生产技术进步。近年来,炼铁厂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用料结构;实施技改技措,提高高炉装备水平;加强高炉操作,确保炉况稳定顺行;优化高炉工艺,进行强化冶炼;加强基础管理,确保高炉生产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李玉宏 《炼铁》2004,23(4):29-31
海鑫1080m^3高炉是近几年第一批新建的1000m^3级高炉,在原燃料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高炉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同行的关注。目前国内又新建了一批同级别的高炉。工艺配置基本上在同一水平上,结合海鑫1080m^3高炉的装备情况,对1000m^3工艺配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占国  聂世锋 《炼铁》1999,18(5):17-19
安钢4号高炉中修时,对高炉风机,热风炉,富氧喷煤系统等进行了改造。高炉投资后,采取了优化炉料结构,实现了小高压操作合理富氧喷煤,加强高炉上下部调剂以及加强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措施,高炉冶炼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5.
柳钢2号高炉1994年已进入10年生产炉龄,主体设备陈旧,损坏严重,作为高炉的管理者,应用Y理论管理法于生产之中,使2号高炉生产稳定,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刘鹏  刘孝华 《重钢技术》2001,44(1):8-12,19
本文介绍重钢5高炉(1200m^3)新建竣工投产以来的生产概况和高炉炉役末期的生产及维护措施。5高炉在提高生铁产量、改善质量和降低消耗的同时,针对高炉炉役末期的设备状况,从稳定高炉顺行、加强护役末期的管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生产及维护措施来确保高炉达到安全生产和延长炉役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高炉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炉智能生产系统的思想,并给出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集成技术、基础技术、建模方法及其软件实现方法。采用这样的系统,将为高炉的过程控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黄晓煜  刘志武 《炼铁》1993,12(5):13-18
介绍了鞍钢7号高炉在1992年4月磊修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开炉后的生产情况。高炉产量比改造前14年平均提高18.8%,降低焦比8%,高炉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首钢通过强化高炉原燃料质量控制,稳定提高高炉原燃料质量,促进炼铁厂高炉焦比降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郭志刚 《炼铁》1998,17(5):19-22
1995年以前,三钢高炉的利用系数长期在1.4-1.6之间徘徊。近几年来,由于重视精料工作不但使烧结矿和焦炭的质量得到了提高,还通过配用球团矿,使高炉的炉料结构得到了优化;通过吭炉配置风机、改造喷煤系统、使用斜风口等措施,使高炉的强化冶炼得到落实,1998年上半年,各高炉的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了2.748。  相似文献   

11.
根据湘锰5#高炉投产10年多的时间中,生产指标时好时坏的情况,就焦炭的质量、SiO2/Mn值、高炉炉型、[Si]量、炉喉间隙大小、斜风口、设备的维护等对5#高炉 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贺学兵 《炼铁》1999,18(1):18-21
酒钢现有两座高炉,在1号高炉(1513m^3)大修期间,2号高炉(70m^3)在已进入炉役后期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提高入炉矿品位、优化炉料结构、加入适量小块铁、选择合理的装料制度和加强护炉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2号高炉日均出铁量(达1964t),保证了炼钢及轧钢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炉炼铁生产技术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天钧 《炼铁》2006,25(4):1-5
对我国高炉炼铁生产技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应维持原燃料等操作条件允许的合适高炉冶炼强度,通过大力降低燃料比,实现高炉单炉产量的提高;努力提高风温和喷煤量,降低燃料比,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努力降低炼铁工序能耗,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采取各种成熟的技术措施,把精料维持和提高到适应于高炉大型化和高喷煤量操作所要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钢铁需求量猛增,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生铁产量,各国高炉容积在迅速增大,由2000m^3级向现在的5000m^3级发展。2004年9月29日投产的鹿岛厂新1号高炉(5370m^3)是日本近25年来唯一新建的大型高炉。虽然日本近25年没有新建大型高炉,只是对原有高炉进行大修和扩容,但是4000m^3级以上的高炉在不断增加,现在日本从事生产的4000m^3级以上的高炉就有18座。1989年日本在役高炉为37座,平均炉容为3143.43m^3;2003年为28座,平均炉容增加到3813.75m^3;现在处于生产状态的高炉仍为28座(新日铁9座,JFE9座、住友5座,神户3座,日新2座)但平均炉容已达到4002m^3,其中新日铁公司高炉平均容积为4490m^3。  相似文献   

15.
高炉是炼铁生产中的重要设备。高炉风口回旋区的大小及形状决定了高炉煤气的一次分布、反映了焦炭的燃烧状态、直接影响软熔带的形状和位置,高炉风口回旋区的大小的计算模型的应用对高炉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回旋区大小的计算模型,为实际生产提供一些经验公式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通过适当调整高炉的作业流程,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实行单元计划检修模式,从而消除了设备缺陷和隐患.同时又保证了高炉的连续生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段如礼  黄基智 《四川冶金》2001,23(6):52-52,16
通过对28立方米高炉进行全焦生产煤气的试验,得出用高炉全焦生产煤气在工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高炉炉料结构和实现精料方针,必须提高高炉炉料中的球团矿配加量。但球团矿的质量对高炉冶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近两年公司几座高炉都进行了扩容改造,新扩容的3^#高炉已达到460m^3,因此对球团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球团矿抗压强度是其主要的理化巾串能指标之一,对高炉冶炼是否顺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冶金》2007,(4):73-73
杨选民同志自高炉投产至今,他一直工作在炼铁生产的第一线,从没有过一个公休日和节假日,为我市第一个现代化大高炉炼铁系统的安全生产、稳定运行日夜废寝忘食地工作。从抓2000m^3高炉和3200m^3高炉开炉、铁前系统试车投产、稳定高炉炉况到抓烧结矿的质量提高和外围原燃料结构配比以及富氧喷煤等关键和重大生产组织工作,杨选民都付出了极大心血。  相似文献   

20.
介绍太钢3号高炉近三年来在原燃料改进的基础上,改进工艺措施,推进上下部调节,强化生产管理,2000年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创出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