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 1999- 0 6~ 2 0 0 1- 12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采取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 2 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 ,肝硬化 child- Pugh分级 :A级 17例 ,B级 8例 ,所有患者心肾功能基本正常。 2 5例中男 2 1例 ,女 4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4 9岁 ,平均 35岁。采用Seldinger氏法从股动脉穿刺插管法 ,将 5 F cobra或 RS导管借助超滑导丝超选择至脾动脉主干近脾门部 ,以 5~ 10 ml/ s的速度注入 6 0 %的泛影葡胺 5~ 30 ml,同时连续摄片或 DSA作血管造影以了解脾脏的大小、血管走行分布等情况。在对比剂流动速度明显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脾动脉栓塞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脾功能亢进[1 ,2 ] 。作者采用部分性脾功能栓塞术 (PSE)治疗 6例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住院患者 6例 ,诊断 (分型、分期 )按 1 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 9~ 45岁 ,病程 1~ 1 5年。根据Child Pugh改良分级法B级 3例 ,C级 3例。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 (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点、月经量增多等 ) ,术前白细胞平均值2 1× 1 0 9/L ,血小板平均值 35 5× 1 0 9/L…  相似文献   

3.
部分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操作简便、安全 ,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又能保留一定的脾功能而被应用于临床[1] 。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院应用部分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患者 2 1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1例中男 18例 ,女 3例 ,15~ 6 3岁 ,平均 46岁。均为慢性肝病引起的继发性脾亢。其中 1例为肝豆状核变性 ,13例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脾轻、中度增大。实验室检查示血WBC 1 7~ 3 8× 10 9/L ,血小板 2 8~ 70× 10 9/L ,均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细胞减少[2 ] 。1 2 治疗方法 在…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 994年起采用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大、脾功能亢进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6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 4例均为我院住院的脾大、脾功能亢进病人 ,其中原发性脾功能亢进 2例 ,肝癌并门静脉高压 2 4例 ,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 38例。男 35例 ,女 2 9例 ,年龄 1 8~ 72岁 (平均 4 4岁 ) ;病史 2~ 2 5a(平均 1 4a) ;近期均有呕血及黑便史 ;术前、术后均行血常规、生化、肝脾B超及CT扫描检查。术前平均脾体积是正常脾的 1 5~ 2 5倍。1 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 ,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 (用 4、5或 6F…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文献报告罕见 ,我们对 1例脾血管瘤施行了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 ,现报告如下 :1 病历资料和结果患者 男 ,6 6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 1年入院 ,入院时查体 :一般情况好 ,皮肤巩膜无黄染 ,无淤点淤斑。心肺无异常 ,腹平坦 ,未见肠型或胃蠕动波 ,腹肌软 ,腹部未扪及包块 ,肝脾未触及 ,Murphy’s征阴性 ,肝区无叩痛 ,肠喑音 3~ 4次 /min。B超提示 :胆囊多发结石并胆囊壁增厚 ,肝脾胰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 :HB 11.6 g/L ,WBC6 .8× 10 9/L ,N0 .5 6 ,PLT2 6 5× 10 9/L ,出凝血时间正常 ,肝肾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6.
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并发症的观察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清深  谭跃  徐旭军 《临床荟萃》2002,17(8):464-465
肝硬化失代期引起脾大、脾功能亢进 ,栓塞一部分脾脏不但能减轻脾亢进所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而且还能保留一部分脾脏功能。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本院共栓塞肝硬化失代偿期 18例 ,今就其并发症的观察和治疗作讨论。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患者。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4例。年龄 36~ 6 8岁 ,平均 4 9岁。术前均经胃镜、B超及血常规化验证实为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 ,将导管置入脾动脉中段后造影 ,然后经导管注…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5 6岁 ,因低热 1个月于 2 0 0 0年 3月 2 4日入我院。入院后B超示脾厚 6 .8cm ,脾肋缘下 4 .8cm。血常规 :Hb 12 0g L ,WBC 2 5 .4× 10 9 L ,BPC 10 7× 10 9 L ,淋巴细胞0 6 0 ,异常淋巴细胞 0 .15。骨髓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 ,淋巴细胞占 0 .175 ,易见异常淋巴细胞。经西力欣、环丙沙星等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 ,外周血Hb 112g L ,WBC 5 .3× 10 9 L ,淋巴细胞 0 .37,异常淋巴细胞占 0 .0 4 ,脾脏略有缩小 ,于 2 0 0 0年 4月 2 8日出院 ,嘱定期门诊随访。患者因门诊查WBC17 3× 10 9 L ,淋巴细胞 0…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我科在脾切除术中试行脾动脉结扎、在其远端置管快速滴注平衡液 ,使脾内血液得到充分置换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中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 8~ 67岁。多为肝炎后肝硬化、吸血虫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2例 ,术前 5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1~ 3次 ,表现为呕血或便血。X线钡餐检查 6例有食道静脉曲张 ,经血液学、B超、CT检查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肝功能ChildA级 4例 ,B级 5例 ,心电图均大致正常 ,腹部体征左上腹均可及包块 ,活动度良好 ,二级脾 2例 ,三级脾 3例 ,四级脾 4例 ,其中 1…  相似文献   

9.
齐生伟 《临床荟萃》2002,17(21):1283-1283
随着新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推出 ,为评估血小板功能提供了可靠而简单的方法。我们对 4 6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脾肾分流术患者 ,采用深圳TEK 2 0 0 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血小板计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压积 (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 ,4项参数进行测定分析 ,进一步了解肝硬化患者脾肾分流手术后血小板参数的改变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6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平均年龄 4 5 .6岁 ,对照组 2 0例 ,平均年龄 4 4 .5岁。肝硬化按Child Pau…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巨脾切除的术前脾蒂血管预处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我院对 2例巨脾患者 ,在术前 1h行脾动脉栓塞后 ,再行腹腔镜巨脾切除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病例 1,诊断原发性脾肿大 ,脾功能亢进 ,脾脏甲乙线 10 .3cm、甲戊线 10 .6cm、丙丁线 2cm ,RBC4 .15× 10 12 /L ,WBC 4 .38× 10 9/L ,PLT 63× 10 9/L ;病例 2 ,诊断α -地中海贫血 ,脾脏肿大 ,脾功能亢进 ,脾脏甲乙线 9.6cm、甲戊线 11.2cm、丙丁线1cm ,RBC 3.11× 10 12 /L ,WBC 3.2 2× 10 9/L ,PLT4 3× 10 9/L。术前 1h数字减影下经股动脉插管入脾动脉 ,造影超选择至脾蒂 ,根据脾动脉大小选择相…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4月 ,我院对 2 1例脾外伤患者实施保脾手术 ,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4月 ,我院共实施脾外伤保脾手术 2 1例 ,其中男 18例 ,女 3例 ,年龄 6~5 8岁 ,平均年龄 4 9.4岁。急诊手术 19例 ,其中脾部分切除 16例 ,脾修补 2例 ,全脾切除 +自体脾片移植及保留副脾 1例 ;2例切除因脾内血肿先予保守治疗 ,但入院后分别在 4 8h及 96h后脾脏延迟破裂 ,1例行部分切除 ,1例行全脾切除 +自体脾片移植术。保脾术后均经脾窝放置血浆引流管。2 术后护理2 .1 腹腔引流液的观察及护理2 .1.…  相似文献   

12.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简称脾亢 )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但其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国内报道较少 ,我们 1996年 4月~ 1998年 4月 ,应用此项技术治疗脾亢患者 30例 ,取得显著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文献报道凡有外科切脾指征者 ,均可适用脾栓塞术。我们选择适应症 (原发性脾亢 ,肝硬化并发脾亢 )患者30例 ,其中男 11例 ,女 19例 ;年龄 30~ 5 8岁 ,平均 40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脾大 ,伴有全血细胞减少 2 0例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10例 ,诊断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 [1 ]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于术前进行血常规、骨…  相似文献   

13.
脾功能亢进的传统治疗是手术切除脾脏。近年来 ,随着脾脏功能研究的深入 ,脾动脉栓塞取代了外科手术切脾。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行脾动脉栓塞患者 1 0例 ,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3 4~ 48岁 ,平均 3 8岁。1 2 方法局麻后经右股动脉途径穿刺插管 ,然后行脾动脉造影 ,将明胶海绵颗粒注入到脾动脉血管内形成栓塞。2 结果本组 1 0例行脾动脉一次性栓塞 ,病人住院 1 0~1 4天痊愈。肝功能检查明显好转 ,但脾脏略增大 ,这是因为脾动脉栓塞后 ,部分脾脏坏死液化所致。出院经随访 ,病人无异…  相似文献   

14.
脾梗死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少慧  杨晶  王丽娜 《临床荟萃》2002,17(24):1441-1442
脾梗死是脾动脉或其分支阻塞导致的相应部位的脾脏坏死 ,其发生率临床上尚无准确统计 ,属外科少见病 ,我科自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4 0~ 6 2岁。病程 1天至半年。 8例患者中仅 1例有风心病并房颤病史 11年 ,余 7例中 ,1例胰体尾癌放疗半年 ;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 3年伴中度脾肿大 ;另 5例患者既往体健 ,无外伤及手术史 ,无明确诱因。 8例患者均有左上腹疼痛 ,呈刺痛 ,向左肩、胸部放射 ,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发热。体格检查 ,左上腹不同程度肌紧张…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 ,对外伤脾应尽可能施行保脾手术已达成共识。近年来 ,对一些重度外伤脾破裂患者 ,我们采用结扎脾蒂的不规则脾大部切除术 ,达到原位保脾的目的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中 ,男性 17例 ,女性 3例 ,年龄 10~ 49岁 ,均为钝性外力所致的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 2~ 8小时。合并其它脏器损伤 12例 ,伴不同程度休克者 15例 ,腹腔内积血 15 0 0~ 5 0 0 0ml。平均输血 175 0ml。按Gall和Scheele[1] 分级均为Ⅲ~Ⅳ级脾破裂。具体指征 :①脾蒂血管主干损伤或脾门血肿…  相似文献   

16.
胃切除术致脾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 9年 1月~ 1999年 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胃切除术 4 58例 ,术中造成脾损伤 2 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3例脾损伤皆为胃癌手术时发生 ,其中男 18例 ,女 5例 ;年龄 3 4~ 81岁 ,平均 57岁。占同期胃切除术的 5% ( 2 3 / 4 58) ,占同期胃癌根治性手术的5 6% ( 2 3 / 4 0 8) ,全胃切除的脾损伤率明显高于远侧胃切除 (x2 =5 674 ,P <0 0 5)。手术方式 :全胃切除 13 9例 ,脾损伤 13例 ( 9 4 % ) ;远侧胃切除 2 3 2例 ,脾损伤 8例 ( 3 2 % ) ;近侧胃切除 3 7例 ,脾损伤 2例 ( 5 4 % )。TNM分期的脾损伤率 :Ⅰ…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与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需行脾切除术的患者26例,包括肝硬化继发性脾功能亢进13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例,外伤性脾破裂4例,假性脾囊肿1例,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脾亢患者中有8例接受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8例中有5例同时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例脾外伤行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余14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结果除1例因大出血而中转开腹,余25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约200~400mL,平均手术时间约为2.5~4.0h,平均术后5~9d出院,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及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5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 ,哈医大二院心外科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 (PDA) 1 62 2例 ,其中 1 6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接受急诊手术治疗 ,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6例患者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6~ 38岁 (平均 1 5 8岁 )均有发热病史 ,体温 39~ 41℃ (平均39 8℃ ) ,白细胞计数 (4 3~ 52 6)× 1 0 9/L(平均 1 8 6× 1 0 9/L) ,血红蛋白 <80g/L 1 0例 ,脾大 9例 ,尿蛋白阳性 7例 ,尿红细胞阳性 9例 ,肝功能改变 3例 ,尿素氮增高 1例。心功能(NYHA)Ⅲ级者 1 0例 ,Ⅳ者 6例。入院后进行血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1990~ 2 0 0 0年手术发生医源性脾损伤 10例 ,占同期脾损伤 2 .5 %。其中男 9例 ,女 1例 ,年龄 30~ 6 7岁 ,平均年龄 4 6岁 ,同期脾损伤平均年龄为 31岁。医源性脾损伤发生在胃癌手术 8例 ,食道肿瘤手术 1例 ,结肠癌手术 1例。手术时脾损伤主要表现为左上腹渗血不止 ,直视下证实脾破裂。脾损伤部位 :脾包膜撕裂伤 5例 ,脾实质损伤 3例 ,脾门脾蒂损伤 2例 ,按 Gall和Scheele脾外伤分类 ,本组病例 1级 5例 ,2级 3例 ,3级 2例。手术中脾损伤多为综合因素引起 ,如麻醉不完善 ,患者肥胖切口过小 ,术中视野暴露不良 ,但主要还是手术…  相似文献   

20.
金雷  徐雷  王廉 《中国急救医学》2002,22(4):235-235
腹部钝伤常导致脾的血肿或破裂 ,CT在诊断脾损伤中具有迅速准确、安全无创的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对 1993年 8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的 2 1例脾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重点叙述了脾损伤的CT表现及CT检查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本组 2 1例 ,男 18例 ,女 3例 ,年龄 16~ 6 7岁 ,平均 35岁。闭合伤 18例 ,开放伤 3例 ,其中 9例合并有肝、肾损伤 ,胸腰椎骨折等 ,绝大多数在 1h内就诊。因脾损伤手术者 14例 ,其中脾切除 8例 ,脾修补术 6例 ,其余采取保守治疗。1 2 CT机及技术条件 有用GEMAX 6 4 0型CT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