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狼疮肾炎(LN)患者中表达的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SLE患者及30名健康人血清中VEGF及sFlt-1的水平同时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血清VEGF及sFlt-1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中VEGF/sFlt-1的比值健康对照组较活动期SLE、非活动期SLE及LN组患者降低(P<0.01),Ⅴ型LN组该比值较Ⅱ、Ⅲ、Ⅳ型LN组升高(P<0.05);血清sFlt-1的浓度与尿蛋白呈正相关(rs=0.6244,P<0.01),血清VEGF的浓度与尿蛋白无明显相关(rs=0.1807,P>0.05);血清sFlt-1的浓度与ESR正相关(rs=0.4235,P<0.01),血清VEGF的浓度与ESR无明显相关(rs=0.0532,P>0.05);血清VEGF及sFlt-1浓度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均呈正相关(rs=0.5046,P<0.01,rs=0.5152,P<0.01);血清VEGF浓度与肾组织活动指数(RAI)呈正相父(r=0.3386,P<0.05),血清sFlt-1浓度与RAI无明显相关(rs=0.0240,P>0.05);SLE患者中VEGF、sFlt-1水平与血压、血肌酐、尿素氮、C3、C4、C反应蛋白(CRP)无明显相关. 结论 血清VEGF及sFlt-1的水平可作为SLE病情活动评价指标,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增殖性肾小球病变相关,sFlt-1的表达与蛋白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变化,探讨sVEGFR-1和VEGF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轻度子痫前期(n=9)、重度子痫前期(n=10)及子痫(n=5)患者(子痫组,总共n=24)与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n=18)外周血清中sVEGFR-1和VEGF的浓度.结果 (1)子痫组各组外周血清中sVEGFR-1水平[子痫前期轻度:(58±7)mg/L、子痫前期重度:(82±15)mg/L、子痫:(96±1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3)mg/L,P<0.01],子痫前期重度和子痫组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5);(2)子痫组各组外周血血清中VEGF水平[子痫前期轻度:(0.37±0.04)mg/L、子痫前期重度:(0.24±0.04)mg/L、子痫:(0.16±0.0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0.43±0.04)mg/L,P(0.05~0.01],子痫前期重度和子痫组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5~0.01);(3)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血清中sVEGFR-1水平与妊娠周数成正相关(r=0.508,P<0.05),子痫前期及子痫组血清中sVEGFR-1水平与妊娠周数无关.结论 外周血中升高的sVEGFR-1和降低的VEGF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病有关,并参与了子痫前期及子痫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变化,探讨sVEGFR-1和VEGF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轻度子痫前期(n=9)、重度子痫前期(n=10)及子痫(n=5)患者(子痫组,总共n=24)与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n=18)外周血清中sVEGFR-1和VEGF的浓度。结果(1)子痫组各组外周血清中sVEGFR-1水平[子痫前期轻度:(58±7)mg/L、子痫前期重度:(82±15)mg/L、子痫:(96±1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3)mg/L,P<0·01],子痫前期重度和子痫组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5);(2)子痫组各组外周血血清中VEGF水平[子痫前期轻度:(0·37±0·04)mg/L、子痫前期重度:(0·24±0·04)mg/L、子痫:(0·16±0·0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0·43±0·04)mg/L,P<0·05~0·01],子痫前期重度和子痫组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5~0·01);(3)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血清中sVEGFR-1水平与妊娠周数成正相关(r=0·508,P<0·05),子痫前期及子痫组血清中sVEGFR-1水平与妊娠周数无关。结论外周血中升高的sVEG-FR-1和降低的VEGF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病有关,并参与了子痫前期及子痫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容凡 《内科》2007,2(1):74-75
血管生成为一复杂精密的过程,不仅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协调作用,还是正、负调节因子之间局部平衡改变的结果。若平衡失调必定导致血管生成障碍,影响血管壁的完整性,从而引发诸多疾病。肾小球特殊的毛细血管丛结构决定了肾小球疾病常伴有微血管的损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研究最多也是体内最具活力的一种血管生长因子,在肾小球内皮细胞、足细胞、肾小管细胞及系膜细胞等均有表达,通过其细胞膜受体介导来发挥作用,可被认为是一种正性的调节因子;然而,  相似文献   

5.
<正>胶质瘤病变发展过程中常出现多种蛋白的表达失调。乙醛脱氢酶-1(ALDH1)在肿瘤的发生、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Musashi-1是一种保守的神经RNA结合蛋白,可在祖细胞中表达,也被认为是干细胞的标志物,近来研究认为其可能与多种癌症相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经典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肿瘤和新生组织中的血管形成有重要价值〔3〕。本实验探讨胶质瘤老年患者术后肿瘤组织中ALDH1、Musashi-1和VEGF的表达及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大鼠肝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fetal liver kinase 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株构建大鼠肝脏种植瘤模型,肿瘤接种后9-10 d开腹,分为对照组与射频组.治疗后射频组再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于1,3 d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采用Elivision法对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根据VEGF与Flk-1在胞质内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数,对不同分组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射频后1,3 d组癌旁和残留组织VEGF表达与治疗前癌旁(P=0.014,P=0.013)和肿瘤组织相比(P=0.015,P=0.013),有统计学差异,癌旁组织VEGF表达高于治疗前,而残留组织低于治疗前.射频后1 d Flk-1表达与治疗前癌旁组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8),较治疗前增加.结论:射频对残余肿瘤细胞VEGF表达有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癌旁组织的VEGF表达上调.射频对Flk-1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阿霉素制造肾病综合征(NS)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模型组、低剂量MMF干预组和高剂量MMF干预组。考马斯亮蓝方法检测24 h各组尿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组织匀浆中VEGF、TGF-β1的含量。结果干预前NS模型组、低剂量MMF干预组和高剂量MMF干预组尿蛋白含量、肾组织中VEGF、TGF-β1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MMF灌胃4、6、8 w后,低、高剂量MMF干预组尿蛋白含量、肾组织中VEGF、TGF-β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NS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MMF干预组尿蛋白含量、肾组织中VEGF、TGF-β1的表达与低剂量MMF干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MMF对大鼠NS的拮抗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和VEGF在肾组织中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在体内外均可诱导新生血管形成.人VEGF蛋白于1989年分别由美国两个生物科技公司的科学家成功纯化与鉴定,并且其基因序列被成功克隆及测定,证实了VEGF与血管通透因子(VPF)为同一基因编码的同一种蛋白.VEGF为同源二聚体糖蛋白,高度保守,二聚体由分子量各为24 kD的单链以二硫键组成.其单体无活性,N2糖基对其生物效应无影响,但可能在细胞分泌中起作用.近年来关于VEGF的研究较多,研究显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的形成,而VEGF为肿瘤血管生成最有效的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9.
章幼奕  姚建国  邹美银  肖锋 《肝脏》2010,15(2):101-10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肝衰竭(CLF)肝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LF28例、代偿性肝硬化(CLC)30例、慢性肝炎(CH)30例、正常对照28例肝组织中VEGF、TGF-β1的表达.分析VEGF、TGF-β1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正常肝组织内无或仅有极少量VEGF、TGF-β1表达;CH、CLC、CLF肝组织VEGF、TGF-β1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05~0.01);CLC组表达VEGF较CH、CLF组高(P〈0.005),CLF组较CH组高(P〈0.05);CLC、CLF组表达TGF-β1较CH组高(P〈0.005);VEGF和TGF-β1在CLF肝组织中表达不均匀,再生能力较强的肝组织中表达强度高,再生能力弱的肝组织中表达强度较低。结论 VEGF和TGF-β1与肝细胞病变程度、再生能力等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反映CLF肝细胞再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Net-1的表达与卵巢癌中淋巴管生成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取100例卵巢癌组织和30例卵巢囊肿组织标本,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C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R-3、Net-1表达,采用Weidner最高血管密度计数法,计数癌组织中阳性淋巴管数(MLC),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et-1蛋白表达。结果VEGF-C mRNA、MLC、Net-1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相关,且Net-1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有关。结论VEGF-C、VEGFR-3和Net-1表达与卵巢癌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2例结直肠癌病例术后标本巾TGF-β1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凶子(VEGF)及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Log-rank时序检验TGF61蛋白表达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TGF-β1表达为阴性和阳性者分别有11例和41例,而VEGF表达为阴性和阳性者分别有14例和38例,两者间有显著相关性(X^2=0.633,P〈0.01),TGF-β1表达与Dukes分期(X^2=19.866,P〈0.01)、淋巴结转移情况(X^2=13.152,P〈0.01)也显著相关。本组病例总的3年生存率为49.1%,而TGF61表达为阴性和阳性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和20.5%(X^2=11.64,P〈0.01)。结论TGF-β1表达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作为判断患者预后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Vasohibin-1 (VASH-1)是一种以负反馈机制调节血管生成的内皮源性分泌蛋白.它能够以负反馈作用机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参与多种抗血管生成作用.作为机体的自我防御因子,VASH-1能够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从而起到抵御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作用.近年研究表明,VASH-1对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具有缓解微血管损害、调节炎性反应、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等重要功能,对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特异性促分裂原,是最重要的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在脑梗死后高度表达,在血管新生和神经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其过度表达也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可能加重脑水肿.文章对VEGF及其受体与脑梗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最常见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宫颈癌早期就可发生淋巴转移,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是一种特异性淋巴管生成因子,它可以特异性促进肿瘤细胞新生淋巴管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伴随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阻塞和气道重塑。血管生成和微血管重塑在气道慢性炎症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其生理作用包括促进内皮细胞存活、增殖和迁移。本研究通过检测哮喘患者气道VEGF和VEGF受体1(VEGFR1)的表达,探讨VEGF和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关系以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调控作用。方法支气管组织来源于2006年4月至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纤维支气管镜行组织活检。23例为中度哮喘患者,20例为对照组。哮喘患者给予规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4.5/160μg,2次/d,持续半年。VEGF和VEGFR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进行检测。AB-PAS和MassonTrichrome染色用于评估气道重塑程度。结果两组之间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PC20,V75占预计值%,V50占预计值%和V25占预计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患者气道黏液腺增生、平滑肌增厚、上皮下纤维化以及新生血管增加。与对照组比较,VEGF和VEGFR1阳染细胞数目增多,表达增加。VEGF和VEGFR1表达增加与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气流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呈正相关。规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6个月后,哮喘患者VEGF和VEGFR1表达减少,气道重塑减轻。结论伴随哮喘患者气道血管生成增多和气道重塑,VEGF和VEGFR1表达增加。规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以通过减少VEGF和VEGFR1表达而减轻哮喘患者气道重塑。阻断VEGF和VEGFR1可能是治疗哮喘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VEGFR)-2和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46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组,应用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VEGF、VEGFR-2和TSP-1的变化,20例体检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VEGFR-2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中TSP-1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VEGFR-2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治疗后VEGF、VEGFR-2表达均下降,但是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VEGFR-2下降值明显高于Ⅰ+Ⅱ期。观察组治疗前Ⅲ+Ⅳ期患者血清TSP-1表达明显低于Ⅰ+Ⅱ期,治疗后TSP-1表达均升高,但是Ⅲ+Ⅳ期患者血清TSP-1的升高值明显高于Ⅰ+Ⅱ期。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VEGFR-2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和TSP-1的表达负相关性。结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Ⅲ+Ⅳ期患者。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低氧诱导因子-1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因组织中分子氧水平的改变所诱导,能激活许多缺氧反应性基因的表达,是动物和人在缺氧条件下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关键性物质。目前,一些国内、外学者正开始逐步探索它与脑缺血的关系及通过这一途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行性,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损伤参与多种血管疾病的发生。VEC损伤不仅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再狭窄等增殖性血管病变的始动因素,而且可能与内皮修复一起构成贯穿其整个病理过程的主要矛盾。内皮的完整可抑制中膜平滑肌过度增殖,同时也可抑制血栓形成及白细胞黏附,这些作用对于抑制血管再狭窄的形成极其关键。目前研究显示,损伤的VEC可通过自身蛋白表型的改变参与以上病理过程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仅促进或抑制血管再狭窄的形成,同时也可以加速或延缓血管再内皮化的进程。所以,对血管损伤后VEC标志物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用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DR并伴有视网膜神经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NGF肌肉注射;治疗组NGF肌肉注射同时,行眼球内注射抗VEGF药物,对两组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点位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患者眼球房内房水中VEG...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形成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因其特异性的促血管形成作用而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它在缺血性疾病的治疗、肿瘤防治、创伤愈合等方面均参与血管形成,并起关键性作用.被誉为最有希望的候选基因治疗之一。本文对VEGF的血管形成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