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以肌筋膜激痛点/扳机点/触激点/激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为关键点。MPS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绝大部分围绕MTrP展开和深入,但MTrP发病机制不明确,以整合假说理论较盛行。MPS是一个常见而影响广泛的临床问题,占普通门诊患者的约15%[1],对人群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产生诸多影响[2]。由于病因、疾病模型等相关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针刀激痛点(Trigger point,TrPs)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针刀TrPs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oland-Morris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RMDQ)评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RMDQ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40/45),对照组为75.56%(34/4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TrPs能明显缓解颈肩MPS患者的不适,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激痛点按压技术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范围内,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中,查找激痛点按压技术与其他疗法比较治疗MPS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员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通过RevMan5.2软件对单次治疗前后VAS评分,压痛阈值(PPT)等评分变化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RCT,共计352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激痛点按压技术的治疗组V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其他疗法的治疗/对照组[MD=-8.38;95%CI(-11.31,-5.44);Z=5.60;P=<0.00001];使用激痛点按压的治疗组PPT改善显著优于其他疗法的治疗/对照组[MD=0.56;95%CI(0.33, 0.70);Z=5.53;P<0.00001]。结论:激痛点按压技术在改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症状方面存在一定的疗效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刃针和干针干预上斜方肌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脱落2例)和研究组(36例,脱落3例)。研究组应用刃针干预治疗,对照组运用干针干预治疗,治疗点均为双侧MTrP3、MTrP5共四个激痛点。结果 ⑴刃针组总有效率90.9%,干针组总有效率88.2%,刃针组VAS评分、McGill疼痛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干针组(P<0.05)。即刻疗效上刃针组的颈椎活动度改善及激痛点疼痛值极差增大程度明显优于干针组。总疗程结束后刃针组左侧MTrP3疼痛值极差较干针组显著增大(P<0.05),其他激痛点疼痛值极差无明显差别(P>0.05)。刃针组颈椎活动度改善程度较干针组无显著差异(P>0.05)。⑵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McGill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颈椎活动度改善,激痛点疼痛值极差增大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刃针组总有效率90.9%,干针组总有效率88.2%,刃针组VAS评分、McG...  相似文献   

5.
恢刺激痛点治疗腰肌筋膜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肌筋膜综合征亦称腰背肌筋膜炎,是引起慢性腰疼的常见病症,好发于中老年人.本症主要是肌肉和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发生粘连,进而形成激痛点,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恢刺激痛点为主配合泻血治疗该症1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热敏灸和针刺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热敏灸组采用艾条灸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产生热敏效应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电磁波照射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治疗1疗程和2疗程后,应用Mc Gill简化量表和计算VAS加权值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对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治疗完成2个月后,随访了解其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疗程后和2疗程后,Mc Gill简化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计算VAS加权值热敏灸组痊愈率55.6%,高于对照组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法和针刺法均是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热敏灸法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短期内治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针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 Y  Bu H  Jia JR  Zhang X 《中国针灸》2012,32(6):573-576
从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主要选穴(激痛点)、针刺激痛点治疗本病的中医和现代研究机制及治疗该病时针刺激痛点的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针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表明针刺激痛点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且针刺激痛点时选择的针具、针刺的手法、角度、深度等各项参数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此研究非常薄弱,缺乏多因素分析的系统性研究,且在临床诊断及基础性研究等方面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从肌筋膜激痛点定义、疼痛机制、止痛原理、针刺激痛点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激痛点与针灸穴位的相关性等方面就目前围绕肌筋膜激痛点的相关理论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阐明其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颈肩MPS患者共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单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ROM)评分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 d的VAS评分中,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的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程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病例1例(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病例6例(复发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冲击波治疗颈肩MPS存在一定局限性,冲击波联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方法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且根据臭氧本身化学性质,可从根本上修复患者组织损伤,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王祖庆  李艳 《世界中医药》2021,16(9):1489-1492,1496
随着现代颈肩疾病的频繁发生,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mdrome,MPS)已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因素.针刺治疗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因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等优势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对2...  相似文献   

11.
“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针刺时间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3种针刺时间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与皮肤表面呈平行方向按压扳机点(条索状硬结),病患最感疼痛的方向定义为痛点方向。将90例确诊为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每一组有30例患者。远离痛点方向平刺(15°),并进行疗效比较。按压力量值之测定:采用指针式拉压力计规范所有之按压力量,每一次试验前后,试验者使用指针式拉压力计之按压方式,包括按压位置、方向、力量等,必须严格规定其一致性。本试验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之数字量表评订疼痛缓解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针刺时间对肌筋膜疼痛之治疗前后疼痛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后留针时间越久完全缓解率增加。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针刺时间之总有效率均相同,可达100%。针刺后留针时间越久平均减分率仅略为增加。3种针刺时间比较,疼痛缓解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得宜,针刺5min即有很好的疼痛缓解效果;针刺时间延长,疼痛再缓解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针刺组给予激痛点针刺加TDP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肌肉紧张带位置,在肌筋膜线上密集拔罐,同时针刺。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5次。以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进行疼痛评定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定,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1个月后的评分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29/30),高于针刺组的83.3%(25/30),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针刺组的疗效减退,总有效率为40.0%(12/30),而观察组总有效率90.0%(27/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RI、VAS及P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两组评分有所上升,但观察组的评分较针刺组低(P0.05)。结论: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较好疗效,联合肌筋膜线拔罐可有更好的远期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旋颈试验阳性率、眩晕评分及头项部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旋颈试验阳性率及眩晕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旋颈试验阳性率及眩晕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7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及头项部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PQ)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4.4%和77.8%,对照组分别为80.6%和30.6%。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PRI、PPI及VA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是一种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利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的优越性。方法:将5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治疗组采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技术(针刺和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扎尼定进行治疗;2组治疗均隔日1次,7d为1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后,进行2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以及2组间疗效的比较。结果:2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各组疼痛指数、功能状态指数和硬结条索状物指数均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技术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明显,且优于替扎尼定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 is a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plus acupuncture with acupuncture alo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PS. Sixty-four patients (55 female and 9 male) with MPS in their neck and shoulder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with mean age of 33.1 ± 6.4 years.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aerobic exercise plus acupuncture (n = 32) or acupuncture alone (n = 32) groups. Outcome measurements included visual analog scale,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neck disability index, and quality of life that was measured with QoL-SF36 scale. Each group received 10 sessions of acupun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aerobic exercise or acupuncture alone. The outcome measures were evaluated at baseline, at the end of the last treatment session, and at 1-month follow-up visit. While participants were waiting for their 1-month follow-up visit,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combination therapy were asked to continue their aerobic exercise by jogging 40 minutes a day. Although mean visual analog scale,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neck disability index, and QoL-SF36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p < 0.001),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meas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roughout the evaluated sessions.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time and groups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outcome measures (p > 0.2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医火灸塌渍法治疗肌筋膜痛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52例应用火灸塌渍法治疗的肌筋膜痛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出现烧烫伤、虚脱、晕厥等意外。痊愈31例,显效122例,有效7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1.66%;轻度皮肤过敏3例。结论:中医火灸塌渍治疗对于肌筋膜痛症是有效的,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采用妇科检查(局部体征)、治疗前后盆腔积液深度及盆腔炎性包块大小的测定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优于对照组的83.3%(25/30)。两组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局部体征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后局部体征评分均有降低;两组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局部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局部体征评分低于治疗组,提示对照组短期效应方面优于治疗组,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局部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均有效,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远期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优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证实针灸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个中心共480例患者纳入研究,439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组)和治疗组(基础加针灸组、针灸组).基础组治疗用强的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地巴唑,针灸组治疗用毫针刺加灸,基础加针灸组则二者结合.共治疗4周.采用症状体征、House-Bfackmann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个中心完成情况良好,4个中心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研究方案执行较好.3个组分组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P>0.05);3个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针灸组疗效最好(P<0.05,P<0.01).轻度面瘫和急性期面瘫疗效优于重度面瘫和非急性期面瘫(P<0.01).比较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量表分级和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疗效肯定,其效果优于基础对照组和基础加针灸组.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统计方法软件用专用RevMan4.2.8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个关于针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为单中心研究。纳入人数范围从40人至120人,共479人。按照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为结果测量指标的汇总OR6.97(95%CI4.48 to 10.84)。结果 目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显示针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一定疗效,且无明显毒副反应,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较低,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