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口服降糖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或加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风险.方法 40例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简称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诺和灵30R,简称预混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在原有的口服降糖药不变的基础上,甘精组每晚10时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预混组每日早晚餐前分别注射诺和灵30R预混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FBG)的水平,每周调整胰岛素剂量,以FBG小于5.6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6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在4周和16周都明显下降,但甘精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预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16周时也明显的下降,甘精组的下降幅度稍优于预混组,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达终点时预混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大于甘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甘精组3例,15%;预混组9例,45%),x2=4.285,P<0.05.结论单用口服降糖药不能较好控制血糖时,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或加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相比,降低FBG的效果更好,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胰岛素的用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ral hypoglycemic drugs,OADs)治疗方案对使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预混胰岛素30/70单独或联合使用OADs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停用预混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n=30)和对照组(继续使用预混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联合OADs)(n=20),各组均依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胰岛素及OADs用量。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三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试验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HbA1c、FBG、三餐2hPG均有所下降(P均〈0.01);治疗组BMI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BMI较治疗前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FBG、午餐2hPG及HbA1c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BMI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期间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为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治疗,可使FBG和HbA1c显著改善,不增加体重,简便易行,且降低了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用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80例单用二甲双胍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到联用艾塞那肽组或甘精胰岛素组治疗,艾塞那肽起始5μg每日2次皮下注射,4周后加至10μg每日2次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1 U/kg~0.2 U/kg,每周根据随访前连续3 d早餐前血糖调整剂量。分别于基线、第26周检测Hb A1c、血糖、体重、血压和血脂等指标。结果 26周后,艾塞那肽治疗组Hb A1c的均值及Hb A1c7%的达标率与甘精胰岛素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塞那肽组复合终点(Hb A1c7%且无低血糖发生及无体重增加)达标率更高。甘精胰岛素组FPG均值低于艾塞那肽组,艾塞那肽组2 h PG均值低于甘精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甘油三酯分别较基线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精胰岛素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较基线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联用艾塞那肽与联用甘精胰岛素降糖疗效相当,且具有减轻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血脂等降糖外优势,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王敏 《中国校医》2014,(12):925-926
目的观察比较2型糖尿病使用诺和灵30R治疗者改用诺和锐30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接受诺和灵30R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诺和锐30治疗12周,比较转换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每日胰岛素需要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改用诺和锐30治疗12周后,患者FBG、2h PG、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胰岛素使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亦较前降低(P〈0.05),BMI较转换前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诺和灵30R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诺和锐30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使用量的同时,能更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鞍山市某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3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饮食控制,给予降糖药物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BMI、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0,-0.37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9,26.190,P0.05)。治疗前,2组患者FBG,2h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4,-0.430,-0.27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hPB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1,2.430,4.207,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38%(1/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控制患者体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改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60例。A组患者以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作为治疗药物;B组患者以艾塞那肽作为治疗药物,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MI、FBG、2 h PBG、Hb A1c、空腹C肽、餐后2 h C肽、TG及TC。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BMI、FBG、2 h PBG、Hb A1c、餐后2 h C肽、空腹C肽、TG及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C肽水平均有所改善,但B组改善幅度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β细胞功能,有效降低体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口服降糖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或加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风险。方法40例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简称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诺和灵30R,简称预混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在原有的口服降糖药不变的基础上,甘精组每晚10时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预混组每日早晚餐前分别注射诺和灵30R预混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FBG)的水平,每周调整胰岛素剂量,以FBG小于5.6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6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在4周和16周都明显下降,但甘精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预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16周时也明显的下降,甘精组的下降幅度稍优于预混组,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达终点时预混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大于甘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甘精组3例,15%;预混组9例,45%),x^2=4.285,P〈0.05。结论单用口服降糖药不能较好控制血糖时,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或加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相比,降低FBG的效果更好,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胰岛素的用骨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FPG、2h PG、FCP以及Hb A1c水平。结果研究组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8.7±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FC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F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b A1c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b A1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1%(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LADA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5月确诊2型糖尿病并需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维格列汀组(甘精胰岛素10~25 U/d,维格列汀50 mg,2次/d)和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组(甘精胰岛素10~25 U/d,阿卡波糖100 mg,3次/d),每组25例。治疗6个月,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胰岛素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餐后2 h血糖(2 h PG)、Hb A1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甘精胰岛素+维格列汀组空腹血糖(FPG)下降更明显、胰岛素用量减少(P0.05);体质量指数(BMI)及低血糖发生次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更有利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同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基础上,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基础上,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连续治疗16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PG、2 h PPG、Hb Alc及BM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FPG、2 h PPG及Hb 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BMI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期间,观察组血糖变异指标均小于对照组的血糖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FPG、2 h PG及Hb A1C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FPG、2 h PG及Hb 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胰岛素用量[(0.56±0.22)U·kg-1·d-1]明显低于对照组[(0.78±0.34)U·kg-1·d-1],差异有统计学意主(P0.05)。联合治疗组体质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体质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体质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可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控制,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生素A联合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T1DM)患儿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含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 A1C、空腹血糖(FBG)水平变化,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Hb A1C、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 A1C、FBG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Hb A1C、F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略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联合胰岛素治疗T1DM有效改善患儿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在80岁以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药物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就诊的16例T2DM血糖控制未达标的年龄80岁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原有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治疗24周,检测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指数(BMI)、血肌酐(SCr),并观察记录低血糖事件,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T2DM患者Hb A1C、FPG、2 h PG[分别为6.43%±0.38%、(6.8±2.8)mmol/L和(8.6±1.7)mmol/L]均较治疗前[分别为8.31%±1.25%、(8.9±3.4)mmol/L和(14.6±3.4)mmol/L]明显降低,低血糖事件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及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胰岛素制剂、阿卡波糖联合应用具有稳态降糖、减少胰岛素剂量、不增加体重和减少低血糖风险等作用,应用于80岁以上T2DM患者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磺脲类继发性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SFS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内分泌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80例SF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瑞格列奈组采用3餐前口服瑞格列奈和晚10:00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均为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体质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用SPSS 17.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和HbA_(1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FPG、2 h PG、HbA_(1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M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BMI水平变化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瑞格列奈组低血糖事件发生2次,发生率为5%,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8次,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SFS与单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的降糖效果一致,但在低血糖事件和减少体重增加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应用单纯口服降糖药物与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8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口服降糖药物、B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疗效,同时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治疗6个月后,B组疗效较A组明显,B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在治疗过程中停用甘精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有19例,A组仅有2例.两组的平均每人费用及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更明显,且成本-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联合沙格列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清C肽值、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 PG、HbA1c水平、胰岛素用量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清C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联合文达敏(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与预混胰岛素注射两种方案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来得时联合口服文达敏组(A组,n=25)和预混人胰岛素30R皮下注射组(B组,n=21),治疗3个月。测定每组治疗前后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素、C-肽,计算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增加,Homa-IR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Homa-β、Homa-IR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A组胰岛素用量与B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来得时联合口服文达敏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能较好改善β细胞功能,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口服作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8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给予磺脲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4.32%,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降糖药物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优于降糖药物单独使用并无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整体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6,(3):345-34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在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脑梗死常规内科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三餐前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以及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FBG、2h PG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血糖更易平稳达标,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患者受益更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治疗的68例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30例,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方案,B组患者38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治疗后血糖达标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日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组:(6.7±1.2) mmol/L比(11.6±3.2) mmol/L、(8.9±1.6) mmol/L比(17.8 +3.0) mmol/L、(8.0±1.2)%比(9.5±1.6)%;B组:(7.1±1.3) mmol/L比(11.4±3.1) mmol/L、(10.2±1.4) mmol/L比(17.4±4.0) mmol/L、(8.4±1.4)%比(9.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治疗后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26/30)比57.9%(22/38)] (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日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均有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对血糖控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