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W/O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了稀土铁氧体/聚丙烯酰胺磁性复合微型,并利用磁天平法对其磁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型的磁响应性与稀土离子磁矩有关,高磁矩稀土离子Dy^3 的加入能够较大地改善复合微型的磁响应性;镝铁氧体/聚丙烯酰胺磁性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与镝含量有关,当n(Dy^3 ):n(∑Fe)=0.20时微球磁响应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具有磁响应性的Fe_3O_4/P(St-AA)核-壳复合微球。考察了复合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定了复合微球的粒径和磁响应性,研究了分散介质、引发剂、聚合单体和种子粒子等因素对复合微球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Fe3O4/P(St—AA)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具有磁响应性的Fe3O4/P(St-AA)核-壳复合微球,考察了复合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定了复合微球的粒径和磁响应性,研究了分散介质,引发剂,聚合单体和种子粒子等因素对复合微球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两种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得到蛋白吸附性能良好的免疫磁性载体,文章用反相微乳的方法合成了壳聚糖磁性复合微球(Chitosanmagneticcompositemicrospheres简称CMCM),与常用的单体聚合法制备的聚苯乙烯磁性复合微球(Polystyrenemagneticcompositemicrospheres,简称PMCM)从粒径和表观形貌、微球铁含量、磁响应性、表面官能基团等性质做了对比表征,结果表明,CMCM是一种比PMCM更理想的免疫磁性微球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5.
在制备超细Fe3O4磁性粒子的基础上, 利用可控制自由基聚合DPE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65 nm的P(AA-MMA-ST)/Fe3O4磁性复合微球. 采用XRD, TGA, FTIR等手段对所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球的形态、结构及磁响应性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用DPE法制备出的磁性复合微球磁含量较高, 粒径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6.
可控制自由基聚合DPE法制备P(AA-MMA-ST)/Fe3O4磁性复合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备超细Fe3O4磁性粒子的基础上, 利用可控制自由基聚合DPE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65 nm的P(AA-MMA-ST)/Fe3O4磁性复合微球. 采用XRD, TGA, FTIR等手段对所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球的形态、结构及磁响应性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用DPE法制备出的磁性复合微球磁含量较高, 粒径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7.
细乳液聚合法制备磁性复合微球及其表征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在制备超细Fe3O4 磁性粒子的基础上 ,以 3种低分子量聚合物Disperbyk 1 0 6、Disperbyk 1 0 8和Disperbyk 1 1 1为Fe3O4 微粒在单体相中的分散稳定剂 ,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3 40nm的PS Fe3O4 磁性复合微球 .详细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对细乳液聚合制备磁性复合微球的影响 ,并采用XRD、TGA和TEM等手段对磁性复合微球的形态、结构及磁响应性等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证明分散剂的选择对磁性复合微球的成功制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兼具酸性和碱性功能基的分散剂Disperbyk 1 0 6具有更好的分散和稳定效果 .TEM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具有一些缺陷 ,而缺陷处往往是Fe3O4 磁性粒子聚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一种制备磁性复合微球的方法——DPE法.在自由基控制剂1,1-二苯基乙烯(DPE)存在条件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AA)发生无皂乳液聚合,制备能与Fe3O4粒子相螯合的活性短链共聚物,加入Fe3O4粒子把短链共聚物引到其表面,引发其它单体继续在Fe3O4粒子表面聚合,制备磁性复合微球.研究了AA、DPE、引发剂及Fe3O4粒子加入量等对制备磁性复合微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优化后工艺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球进行了TEM、TGA及磁响应性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该新的方法制备出了磁含量为20%、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2.2emu/g、平均粒径为265nm且表面不含任何杂质的磁性复合微球.  相似文献   

9.
磁场-温度双重响应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部分还原共沉淀法制备了尺寸约为10 nm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 并用油酸对其进行表面改性, 通过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将Fe3O4与温敏性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共聚物(PNIPAAm-co-Am)复合, 获得了具有磁场和温度双重响应的复合微球. 采用TEM, FTIR和XRD等方法研究了复合微球的结构与形貌, 分别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了复合微球的温度响应性和磁场响应性.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Fe3O4/(PNIPAAm-co-Am)复合微球具有核壳结构, 尺寸约为100 nm, 该微球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温度响应性, 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约为40 ℃.  相似文献   

10.
以Fe3O4为核,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0.5-2.0μm、单分散性好、磁含量可达10%的PSt、P(St/MAA)磁性高分子微球。讨论了温度、引发剂、分散介质、稳定剂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所得磁性微球的外观形态、磁响应性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苯乙烯和二氯甲烷为油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 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温度、搅拌速度、Fe3O4用量和pH值等操作因素对磁性微球的形貌、粒径和磁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挥发法可以制备含有磁性颗粒Fe3O4的磁性微球.磁性微球的粒径,磁响应性能与制备磁性微球的温度、搅拌速率、水溶液的pH值、磁粉用量等操作参数有关.综合考虑微球的粒径大小、分布以及磁响应性得出,在本实验体系中,20℃的操作温度、1000r/min的搅拌速率、弱碱性的水相溶液以及1.5:10 (磁粉:聚苯乙烯) 的比例是制备磁性微球的适宜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分散聚合法合成磁性高分子微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磁流体存在下,以聚乙二醇(w=4000)为分散剂,乙醇/水为分散介质,进行苯乙烯—丙烯酸—二乙烯基苯的分散聚合,合成具有磁核的聚苯乙烯微球。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红外光谱显示出磁性氧化铁的特征吸收峰(580cm~(-1)),微球内部磁性氧化铁含量可控制,500-4000μg/g之间。考察了磁流体、聚乙二醇、分散介质和丙烯酸对微球磁响应性和粒径的影响。合成了粒径为1-10μm的磁性高分子微球。  相似文献   

13.
磁性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备表面具有羟基且有一定磁响应性的聚乙烯醇微球,本文采用反相乳化的方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在Fe3O4磁流体存在下,通过戊二醛交联聚乙烯醇(PVA)。对微球的形貌,表面羟基含量,微球密度,微球Fe含量以及微球的磁响应性进行了研究。制得了粒径分布为25μm~150μm,表面羟值为11mmol/g~20mmol/g的磁性聚乙烯醇微球。  相似文献   

14.
免疫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化学通报》2015,78(9):847-850
成功制备了Fe3O4磁性纳米颗粒及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EGDMA-MAA)共聚物包覆的Fe3O4磁性复合微球。将吲哚美辛抗体固定在复合微球表面,形成了Fe3O4(核)/聚合物-抗体(壳)的复合免疫磁性颗粒。XRD结果表明,制备的Fe3O4的晶型为反立方尖晶石型且纯度较高;TEM表征表明Fe3O4粒径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2nm;磁性复合微球的平均直径为460nm。制备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和磁性复合微球有较强的磁响应强度,其饱和磁化率分别为49.16和8.38emu/g,能够满足磁性分离的要求。FT IR验证了磁性复合微球中羧基特征峰的存在,表明羧基成功连接在磁性微球上面。通过碳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活化法将微球表面羧基活化并成功与抗吲哚美辛抗体交联。  相似文献   

15.
合成出了带有反应性基团的铁酞菁单体 ,并实现了与苯乙烯单体在磁流体存在下的分散聚合而得磁性高分子微球 .研究了微球结构、组成 ,测定了其磁响应性和光导性  相似文献   

16.
热敏性高分子包裹的磁性微球的性质及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丁小斌  江英彦 《高分子学报》1999,373(6):674-679
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热分析及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等手段对合成得到的Fe3O4/P(St NIPAM)(PSN) 和PSNN 微球的形貌、结构、磁响应性和热敏特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的粒径分布呈正态分布,共聚物微球的Tg 随NIPAM 组分的增加而升高,PSN 和PSNN 微球均具有较强的磁响应性,其流体动力学粒径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具有核壳结构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涛  汪长春 《高分子学报》2008,(11):1037-1042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P(MMA/DVB)(core)-P(St/GMA/DVB)(shell)磁性复合微球.首先,用改进的细乳液聚合制备了Fe3O4/P(MMA/DVB)微球;然后,加入总量不同的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二乙烯基苯(DVB),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磁含量的核壳结构的磁性复合微球.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高倍透射电镜(HR-TEM)、热重分析(TGA)、振动样品磁力计(VSM)等手段对磁性微球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Fe3O4/P(MMA/DVB)微球的磁含量为84 wt%;通过改变加入壳层单体的量,核壳复合微球的磁含量可控在20 wt%~76 wt%之间.该微球具有超顺磁性,相应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2~50Am2/kg.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用柠檬酸钠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在水相中稳定分散的Fe3O4溶胶。以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为种子,用碱催化正硅酸四乙酯水解、缩合制备了粒径和磁性可控的核壳结构的Fe3O4@SiO2复合微球。通过FT-IR,XRD,TEM,VSM和古埃磁天平对Fe3O4@SiO2复合微球进行表征。研究了SiO2包覆对Fe3O4@SiO2复合微球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原位细乳液聚合工艺,将疏水改性的磁性纳米粒子(MNP)加入到细乳液反应体系的油相中,利用增长的聚合物和单体TEOS之间的相分离原理,实现了聚合物的生成和TEOS的水解缩合同步进行,一步获得了磁性SiO2/PSt中空复合微球.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差热分析(TGA/DSC)和振动磁强计(VSM)对中空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SiO2/PSt中空复合微球的尺寸范围为300~600 nm,当加入磁性纳米粒子后,得到的磁性SiO2/PSt中空微球保持了原来的中空结构,中空复合微球内腔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单体TEOS的加入量来控制.SiO2/PSt中空微球对磁性纳米粒子的包封率达到了86%.磁性SiO2/PSt中空复合微球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强度值为14.7 emu/g.  相似文献   

20.
陈炜  于德梅  张晶  解云川 《化学学报》2009,67(11):1247-1251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聚合单体, 使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P(St-GMA)/Fe3O4磁性聚合物微球. 分析了Fe3O4粒子的形貌和结构. 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磁性聚合物微球磁含量的影响. 采用FTIR, XRD, TG及TEM等手段对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微观结构及形貌、磁含量等进行了分析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制备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粒径均一, 磁含量高达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