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切忌大而全林维模案头有一篇《靠勤劳双手.走致富道路》的新闻稿子,报道一位农村党员干部在种好粮食的同时,还组织全家老少养猪、种菜、打草包等,由穷变富,每年收入8000多元。稿中每一项经济收入都有数字,内容详细。文字通顺。可以看出,作者是花了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2.
记得初写新闻稿的时候,我所在的乡,猪的存栏数在本县名列前茅。我就写了一篇乡发展养猪的新闻。内容从乡党委重视养猪、养猪的重要意义写到措施有力、政策兑现以及发挥兽医站作用等,洋洋2500字。稿子发出几天后,恰逢中央强调大力养猪,我想这篇新闻稿件内容翔实,时效性强,见报十拿九  相似文献   

3.
“大而全”“小而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切忌大而全     
案头有一篇题为《靠勤劳双手,走致富道路》的新闻稿子,报道一位农村党员干部在种好粮食的同时,还发动全家老少养猪、养鸡、种蔬菜、打草包等,由穷变富,每年收入五千多元。稿中每一项经济收入都有数据,内容详细,文字通顺。可以看出,作者是花了一番功夫的。然  相似文献   

5.
《中国记者》2012,(4):84-85
就新闻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本刊记者和《南国早报》副总编辑、南国早报网总编辑甘伟珊进行了一场简单对话::您认为具备什么样特点的人适合从事新闻工作甘伟珊:依我个人经验,从事新闻工作,有两种人比较合适,一是手勤、腿勤、嘴勤,这种人在媒体能做到中等或中  相似文献   

6.
新闻写作贵在新。新不单表现在新闻事实新,而且也表现在立意新,写法新上。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说:“文章最忌随人后。”南宋大诗人陆游也认为:“文章最忌百家衣。”在新闻写作中,尤其是在言论写作中,求异思维,则可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思维可分为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表现在写作上,求同思维是从大家公认的道理,从常识或常理上出发;而求异思维则要求进一步作变向分析(或称逆向分析),从超出或违逆一般常理的角度来阐述独立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民报曾发过一篇《娘子关散记》的署名文章,说:“号称长城第九关的娘子关,坐落在我省平定县城东北90华里的太行山上”。后来又有人在省级以上报刊发文章,说“我登上了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这些记实的散文游记还被编入各种文集。于是,娘子关南门楼上,真的悬挂上了“天下第九关”牌匾。报纸、广播、电视的新闻报道屡屡出现用“第九关”取代娘子关的标题。“号称”并非真实,“号称”的名目更不能取代真实的地名,且“号称”也不能是子虚乌有的想当然。山海关叫“天下第一关”并非“号称”,因为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起海边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魏巍在总结他写的通讯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一篇短东西,能把一个意思说透,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动起笔来,又总爱面面俱到,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结果呢,问题提得不尖锐,不明确,更别说深入的解决问题。因为哪个意思也没有说透,怎能给人家以深刻的印象呢。我写这篇东西之初,原也想说好几个意思,最后没有那样做。”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浏览了一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国70多种大小报纸,发现在所谓“珍奇新闻”中,不同程度地传播了某些不健康的东西。比如,有些报纸介绍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时,夹杂着不文明、不健康、不必提倡的“抢婚”、“试婚”的旧习,有的报刊,介绍世界上留胡须最长者的一些没有意义的无聊之事;有的轻易发表一些不准确、不可靠,诸如女儿国和一  相似文献   

10.
王勇 《新闻爱好者》2001,(12):34-35
时下教育界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教育要尽快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作为新闻人,我首先想到了“应试新闻”。应试教育要的是分数,成绩定一生,一生考不完。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塑造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推而广之,应试新闻是计件工作量化的表现,它看重的是新闻的条数,每月的工作总量,并以此为根据确定各人的奖金额度。表面看来,这是按劳分配,貌似符合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则经不起推敲,因为即使在企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有一个严格的质量标准。而新闻的“次品”标准则很含糊。素质新闻的要求是…  相似文献   

11.
“抓新闻”和“做新闻”是两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有人可能会认为抓新闻和做新闻只有说法不同的区别而无根本性的分界,的确,如果我简单地笼统地分析这两个概念的话,确实可以这样认为:仅就完成新闻采编工作而言,两者是一致的,而且事实上我们也往往混用这两个词,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两种提法所包容的记者思维观念,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词其实反映了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新闻弱化”即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减弱,成了报纸采编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按照传统新闻学的观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所进行的迅速及时、简洁明了的报道。毫无疑问,消息应该在各种新闻文体中占据首要位置。然而在“新闻弱化”的情况下,消息的主体地位显著地动摇了。这具体地表现在报纸上消息特别是时效性强、可读性强“短、新、活”消息数量的减少和地位的减弱。人们看到,现在版面上叫得响的消息少,而且在版面处理上,优秀  相似文献   

13.
黄晓红 《新闻世界》2004,(10):67-67
新闻敏感就是新闻工作出于职业的习惯从心理上对新闻事实迅速而灵敏的反应.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14.
“趋同新闻”与“错位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新闻策划是当今媒体颇为时髦的一个词汇。也有新闻界同仁对此不以为然:新闻是客观发生后被记者发现和了解到的,不是策划出来的。笔者冒昧谈谈看法,与媒界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6.
刚做新闻干事时,凭借自己有点文学写作功底,我信心百倍地坐在办公室“造”新闻。每逢单位有重大活动或上班时听到某教研室、学员队有什么新举措,我先是想像好框架,然后将电话核实的一些数据填进去,一篇小稿成功了,自己挺得意,寄出去,没被采用,心中颇不自在,觉得编辑们不识货。有这么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一次我采写院校教改措施的稿件时,为了突出特点,体现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实绩,我借题发挥,未经严格核实查证,就写进去一个数据:数年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3万余人。稿子发出去,我颇有些得意,这么一篇内容扎实、数据确凿…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目前不少媒体中“跑”新闻的记者多,“想”新闻的记者少,要提高媒体的整体素质,就要下功夫改变这种状况。有人说:“年轻人是‘跑’新闻,成熟了就应该‘想’新闻。”“跑”新闻的记者只会“报告今天发生了什么”,而“想”新闻的记者“能够预见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怎样让它不发生。”前者是事实的记录者,后者是观察家和预警者。记者由“跑”新闻型向“想”新闻型过渡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记者年轻时缺乏经验,大多数业务功底不厚,以“跑”新闻为主。要紧的是要早日养成在跑新闻中自觉地把“跑”与“想”有机…  相似文献   

18.
李宁 《记者摇篮》2006,(9):49-50
近几年,说新闻类型的广播节目纷纷涌现,这是资讯时代的产物,也是广播在以传播为中心转达变以听众为中心的进程中,寻找到消息密集型新闻节目较好的传播方式之一。集编采播合一的主持人根据自己的编辑意图交新闻稿件以叙述的方式向听众讲述新闻事件。主持人可以在新闻稿件之间进行提示、串联、“评点”。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处处留心皆新闻”。这里所说的“留心”,是指我们的记者(通讯员)善于用心去“找新闻”,即善于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眼光去发现和捕捉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而深入采访,写出鲜活的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20.
正象标尺有刻度、天平有砝码一样,新闻价值也有衡量价值大小的砝码,即包含在新闻事实中的多种影响新闻价值大小的要素。这些要素是客观的,但人们对要素的认识即价值观是主观的,它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阶级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是非标准,就会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另一方面,新闻价值观也常常包含着某些反映人们共同心理状态的要素:一方面,具有共同利益的新闻机构在新闻价值观上表现出根本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常常因地区不同,对象不同,在新闻价值观上表现出某些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在选择事实和表述事实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