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的分析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的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26例接受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处理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无中转开腹治疗,2例患者因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给予对症治疗。结论给予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处理,可有效减少手术风险,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景奎  刘玉洁  侯雪松 《河北医药》2010,32(11):1438-1439
我院2002年9月至2009年12月对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220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患者200例,其中。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另10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恢复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后续治疗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相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宝祥  王景明 《河北医药》2003,25(11):818-819
目的 探讨针对胆囊病变的不同,个体化选择切除方式,对于预防胆管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8月至2002年8月行单纯胆囊切除术l582例的各种切除术式具体应用及其结果,其中顺行切除126例,顺逆结合1053例,逆行切除256例,大部分切除囊内胆管缝扎147例。结果 全组病例中,术后无胆管损伤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个体化选择术式在预防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贾天华  梁鸿发 《江苏医药》1996,22(2):137-137
我院1972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各种类型胆肠瘘40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35~74岁,中位53岁。均有胆道感染病史。有胆道手术史4例,有黄疸14例,近期有胆道感染18例,伴AOSC4例。间隙性大量呕血3例,大量便血1例,肠梗阻表现6例。诊断及术式:胆囊十二指肠健行胆囊切除级修补13例;胆囊切除屡修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胆囊切除屡修补空肠切除10cm端端吻合各1例;胆囊切除疲口造疾4例;单纯回肠切开取石3例;胆囊切除疹修补回肠切开取石2例;胆囊结肠疾行胆囊切除结肠造接2例;胆囊切…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1990年12月至2000年12月手术治疗的38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Nevin分期选择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胆囊切除加胆囊床肝组织楔形切除16例,胆囊切除加胆囊床肝组织切除合并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结果 本组38例,随访26例,术后存活1年13例,2年8例,3年5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30.8%及19.2%。结论 B超、CT合并使用能准确原发性胆囊癌。手术治疗是治疗胆囊癌最有效的手段,晚期胆囊癌预后较差,应行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困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7年4月至今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18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困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54例。结果完成困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52例,中转开腹2例,无腹腔镜下胆囊造瘘、胆囊部分切除,无胆道、胃肠道损伤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困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有其特点,术者的经验、手术技巧和方法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孙华新  郭斌 《贵州医药》2010,34(3):258-259
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对79例胆道结石手术患者在切除胆囊后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或检查,其中74例顺利取出结石,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的手术经验。方法 本组216例胆囊疾病中,应用腹腔镜技术顺行切除胆囊205例,逆行切除胆囊6例,中转开腹5例。结果 216例中211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5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2.31%,均治愈。术中发生胆囊动脉损伤出血3例,占1.39%。术后发生迷走胆管渗满2例,占0.93%。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者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正确解剖Calot三角,达到安全辨认结构,遇出血时不盲目止血;遇严重粘连或解剖关系不清时,尽量靠近胆囊壁侧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适当放宽中转开蕨指征,可避免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17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初次手术行经典胆囊切除术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采用超声、CT、ERCP和MRCP等影像学方法可在术前明确诊断残余胆囊。17例均再次手术成功,切除残留胆囊,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中解剖清楚胆囊三角,在距胆总管0.3-0.5cm处切断结扎胆囊管,是预防残余胆囊的关键;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总结1995年9月~2003年9月经病理诊断的24例XGC的经验。结果占同期850例胆囊切除术的2.8%。全部病例均行B超及CT检查。术前拟诊7例,诊断为胆囊癌8例。所有胆囊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浸润粘连。20例经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4例未确诊。手术方式:单纯胆囊切除12例,附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5饲及胃大部切除2例,4例行肝楔性切除 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 肝段切除。结论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炎,术前难以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易与胆囊癌混淆,确诊依赖病理检查,手术切除胆囊是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共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275例,其中加行胆总管探查6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0年9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外三科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1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造影失败但经胆囊管切口见胆总管内泥沙样结石流出1例,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16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并可了解肝外胆管有无变异,减少了胆道损伤的机率,并降低了胆总管探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6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2000年6月~2007年9月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600例,现就其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讨论,以期对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发生结石性胆囊炎的9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0例。对照组通过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的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疗效显著,该方法具备了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的优点,临床应用前景相当乐观。  相似文献   

16.
吴际 《中国乡村医药》2009,16(12):18-18
自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共收治胆囊隆起样病变30例,均行胆囊切除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朱智渊  杨振华 《云南医药》1992,13(2):102-103
通过几年来的手术实践,根据胆囊解剖和病变的特点,比较目前胆囊切除的二种术式(顺行切除和逆行切除),我们体会顺行和逆行结合切除胆囊术式简单安全,并缩短了手术时间。1987年到1990年用此术式行胆囊切除302例,治疗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女210例,男92例,年龄21—81岁;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296例,胆囊息肉6例。均采用顺行和逆行结合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18.
官昌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06-230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4年1月~2007年3月共行胆囊切除手术82例,男35例,女47例,年龄20~67岁,平均44岁;其中4例为胆囊部分切除,1例胆囊造瘘。胆囊顺、逆结合切除52例,顺行切除l7例,逆行切除13例,死亡1例。82例中,胆囊、胆总管均有结石者9例,单纯胆囊结石56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胆总管均无结石者4例,胆总管蛔虫l例。  相似文献   

19.
残余胆囊的病因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的发病原因、诊治及预防,以减少或根除残余胆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26例残余胆囊的临床资料,分析与致病有关的因素。20例为开腹胆囊切除,另6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类似胆囊炎表现,B型超声是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结果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残余胆囊。结论提高医生对残余胆囊的警觉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是减少残余胆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2年30例急性胆囊炎(AC)的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经过。21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行顺式切除16例,逆式切除9例,大部切除5例。结果 28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20例放置引流管,手术后24~48h拔除;术后平均住院5.1天,较同期择期LC者多住院1.9天,但较AC行开腹胆囊切除(OC)者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3.2天)仍少8.1天。结论 对有较熟练的操作技巧者而言,掌握恰当的适应证与手术时机,应用顺切、逆切或大部切除等方法,AC是可以安全成功施行LC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