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牡蛎(Oyster)是中国著名而常见的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nellibranchia),异柱目(Anisomyaria),牡蛎科(Ostreidae).牡蛎俗称蛎黄、蛎子、海蛎等(粤、闽称蚝或蚵,江、浙称蛎黄,山东以北称蛎子或海蛎子).牡蛎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珍贵海产品,为世界性的贝类,目前已发现有100多种,全世界濒海各国几乎都有生产.中国沿海所产的牡蛎约20多种,其总产量在贝类中居首位.  相似文献   

2.
变废为宝——谈牡蛎壳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蛎(Oyster)是中国著名而常见的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nellibranchia),异柱目(Anisomyaria),牡蛎科(Ostreidae)。牡蛎俗称蛎黄、蛎子、海蛎等(粤、闽称蚝或蚵,江、浙称蛎黄,山东以北称蛎子或海蛎子)。牡蛎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珍贵海产品,为世界性的贝类,目前已发现有100多种,全世界濒海各国几乎都有生产。中国沿海所产的牡蛎约20多种,其总产量在贝类中居首位。一、以环境为基础,综合开发利用牡蛎壳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了21世纪人类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固有资源将越来越少,而生物…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利用18亩养殖虾塘进行近江牡蛎(Ostrearivalaris)与日本对虾(Penaeusiaporucus)套养试验,结果表明:经4~5个月的养殖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养殖效果。日本对虾平均亩产量达58.3kg,比对照单养池的产量提高30%。同时又可获得蛎肉1375kg,平均亩产65.5kg,其成活率达63.8%,出肉率达38.3%。比自然海区亩产蛎肉增加630kg、成活率提高17%、出肉率增加20.3%。试验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绪言窗贝(Placuna)又名海月,产於我国东南沿海,尤以广东沿海及福建厦门附近一带较多,我国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如闽中海错疏云:“海月形圆如月,亦谓之蛎镜,土人多磨砺其壳,使之通明,鳞次以蓋天窗。”嶺南谓之海镜,又曰明瓦。嶺表異錄云:广人呼为膏叶。江浙一带俗称蛎壳。日本人又称为燈籠貝、唐鏡、海日、海鏡窓、板贝等。名称虽然很多,但我国东南沿海人民用“窗贝”的名称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大办“五小”工业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小水泥工业似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以蛎壳为主要原料来烧制普通水泥在沿海地区获得可喜的成功。回顾两年来的工作,我们谈谈这方面的粗浅体会,和同志们商榷。 (一)原料分析: 湖、海中的贝壳,种类繁多,贮量丰富。例如:牡蛎、贻贝、扇贝、蚶子、蛏、蚌、田螺、螺蛳等软体动物中的单壳纲、双壳纲贝类。蛎壳是其中之一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西沿海养殖的牡蛎体内Pb含量水平及污染危害情况,于2006年7~10月对广西沿海养殖的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进行抽样检测,共采集牡蛎样品14批次,各采样点采2~3龄牡蛎20只.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检出含有Pb,含量为0.08~2.3mg/kg,全部样品含Pb的平均值为1.2mmg/kg;有9批次样品Pb含量(>1.0mg/kg)超过国家《无公害食品近江牡蛎》的限定标准,超标率为64.3%.基于养殖贝类在人们总膳食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参考国外相关做法,建议我国牡蛎等贝类产品卫生质量标准应以养殖贝类产品中大肠菌群数值作为划型标准,以铅、铜、镉等重金属作为海水贝类养殖生产区的监控指标进行监测,并结合环境因素(水质、底质等)监测结果,评价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以及产品质量状况,这更符合生产及消费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象山港海区和玉环芦蒲海区三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垂下式养殖的研究结果。三倍体牡蛎的采苗器为牡蛎壳,每片采苗器采苗20-30个,以15-20cm间距串于聚乙烯绳间并吊养于浮筏上。三倍体牡蛎在个体重、成活率和亩产等养殖经济性状方面比二倍体分别增加14.63%-18.61%、9.52%-10.74%和23.53%-25.00%。三倍体在生长等方面性状优势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其低育性和对饵料的高转化率有关。通过在两个海区对三倍体牡蛎浮筏养殖的比较研究,证明了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大规模浮筏养殖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赤潮”发生的原因:肥饶的海底底质可能是爆发“赤潮”的始发点,富营养化的海水是海藻疯长,形成“赤潮”的营养基础。陆域排废排污入海带来许多人畜粪便成分、工业废水、水产养殖池水排换、网箱养鱼残渣等都是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和肥饶底质的源由。近年来汕头有特色的几个发展项目:牡蛎养殖、薄壳养殖、红树林营造等,都能消化存在海水中的大量氮磷元素,有效消减海水富营养化、减少藻类疯长的营养基础,以生物方法釜底抽彰;达到防治“赤潮”的效果。本文用产品反推法进行定量分析,推算牡蛎、薄壳和红树林在消减海水氮素营养方面的数量,每年达到584.94吨,生产内优质海鲜蛋白2472吨,还营造出湿地的森林环境。通过发展这些特色项目的新产业,创造财富,化害为利。对此经验加以理论性的总结,扩大效应,把生产活动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为岸带海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牡蛎(Ostreagigastnunb)提取物(蚁蛎提取物)抗疲劳的作用。选取正常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蚁蛎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30 d,每天1次,观察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UREA)、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cide dismutase,SOD)活性,研究蚁蛎提取物抗疲劳作用。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蚁蛎提取物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或P<0.01);蚁蛎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小鼠游泳后小鼠血清UREA浓度显著降低(P<0.05);蚁蛎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MDA含量和GSH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MDA含量有下降的趋势,GSH活性有随着蚁蛎提取物浓度的提高而升高的趋势;蚁蛎提取物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的SOD活性(P<0.05)。蚁蛎提取物具有一定抗疲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牡蛎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是世界牡蛎养殖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品种,我国自 80年代以来陆续从日本引进养殖,由于具个体大、生长快、单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辽宁、山东、福建等地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之一。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太平洋牡蛎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增养殖技术等做过许多研究,但迄今尚未见到有关生长特性方面的专门报道。本文根据现场实测生物学资料,用数学方法描述其壳长与体重关系及生长规律,对于确定太平洋牡蛎的收获季节和提高产量、为养殖生产服务,具有参考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研究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大规模贝类养殖活动对养殖水体中不同密度和种类浮游植物的摄食差异和影响因素,为香港巨牡蛎滤食能力、控藻水平以及科学评估其养殖容量、生态影响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研究大、中、小3种不同规格的香港巨牡蛎对不同密度的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的清滤率和摄食率。【结果】在28℃水温和24‰盐度的实验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对牟氏角毛藻的单位个体清滤率和单位体重清滤率分别为1.29~5.49L·ind~(-1)·h~(-1)和0.62~1.84L·g~(-1)·h~(-1),对球等鞭金藻的单位个体清滤率和单位体重清滤率分别为2.58~8.40L·ind~(-1)·h~(-1)和1.18~3.17L·g~(-1)·h~(-1),香港巨牡蛎对牟氏角毛藻的清滤率及摄食率均低于球等鞭金藻。香港巨牡蛎单位个体清滤率和摄食率均表现出大规格中规格小规格的趋势,即单位个体的清滤率和摄食率随着贝类个体增大而增加。香港巨牡蛎对不同密度球等鞭金藻的单位体重清滤率和摄食率都随着个体增大而降低,但其对不同密度牟氏角毛藻的单位体重清滤率和摄食率随着个体大小的变化规律不一致。随着浮游植物密度的增加,香港巨牡蛎单位体重清滤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中等密度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具有较高的单位体重清滤率。【结论】香港巨牡蛎的清滤率和摄食率除受牡蛎个体大小和浮游植物密度影响之外,还与浮游植物的种类、大小、营养质量等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2004年7~11月,对南麂马祖岙海区养殖的太平洋牡蛎、海湾扇贝和厚壳贻贝的附着生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附着生物的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栖息密度、生物量及波动特征。结果表明,附着生物共有41种,隶属于9个生物门,其中节肢动物有10种,为最多;锯额豆瓷蟹、三角藤壶垂直分布最广;主要优势种为三角藤壶、牡蛎等,不同养殖贝类有不同的优势种;养殖贝类的外部形态与附着生物的附着效果有较大的关系,附着生物对附着体有一定的选择性,台风对附着生物的附着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在养殖生产中可利用改变吊挂水层、错开附着时间、使用药物等防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壮汉两语同属汉藏语系,壮人汉人(特别是讲粤方言的那部分)又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所以有不少词汇是共同的,其中粤方言词与壮词相同的就更多。如:  相似文献   

14.
钦州湾海岸地貌类型及其开发利用自然条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钦州湾地貌类型的基础上,评价钦州湾海岸开发利用的自然条件,认为钦州湾沿岸可以建设港口、开发旅游和进行水产养殖。钦州湾湾颈中部沿岸应该成为钦州港建设中心,具有客运、货运、仓储、渔业、水产加工、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港口。钦州湾内湾(茅尾海)沿岸应该成为渔业、水产养殖及水产加工的重点开发区,同时,又成为红树林生态,湿地沼泽生态、牡蛎养殖生态特别保护区。钦州湾口的东部大环至麻蓝岛沿岸有海岛、海湾、沙滩和茂密林带相互衬托,应该开发成为多功能的旅游开发区。建议开发钦州湾海岸要:(1)严格控制围海、填海项目,维护航道水动力平衡;(2)在巩固和发展传统围涂养殖的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滩涂的养殖;(3)重视水体的交换率和自净能力,使港口和临海工业建设对湾内海洋生物和水产养殖影响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显示度。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阐述了三倍体诱导技术、活体倍性快速检测技术、诱导剂对受精卵和胚胎超微结构的影响、三倍体牡蛎核型与带型、三倍体牡蛎同工酶的表达及快速生长机理等方面的技术装备;在产业化显示度方面,综述了三倍体牡蛎育苗与养殖的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厦门同安湾牡蛎养殖容量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同安湾水质、污染源调查数据及相关研究结果,以COD为污染因子,建立收支养殖容量模型,并从同安湾污染物容纳量的角度对同安湾的牡蛎养殖容量进行综合估算.  相似文献   

17.
消息二则     
荣成市是国家科技部首批公布的“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海洋“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到目前为止,荣成产业化基地正在实施的“863”计划有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牡蛎壳综合利用技术、鲍鱼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全雌牙鲆遗传育种技术、中国对虾性别控制技术研究、高健康对虾培育技术开发、扇贝三倍体技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现场采样人工监测结合浮标数据,分析水中悬浮物和牡蛎壳上的附着物,探讨牡蛎死亡率和养殖环境中几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悬浮物含量与死亡率不相关,与肉壳比相关。查看该处近三年浮标上获得的营养盐、叶绿素a变化数据,结合现场水样中浮游植物量,认为该海域贝类生长所需的饵料不足。对此,提出保护当前的海洋生态环境、科学控制养殖密度、做好养殖规划和结构调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牡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浙江大学与世界牡蛎学会主办的第2届国际牡蛎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6-2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花家山庄隆重举行。来自欧洲、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的10个国家,106位从事牡蛎养殖、牡蛎产品加工以及相关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企业家和国内养殖大省的省、市主管海洋渔业的领导及许多县市海洋渔业局的领导出席了本次大会,其中国外来宾近40位。本次会议的学术负责人是浙江大学吴信忠教授。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沿海养殖双壳类动物重金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福州市沿海养殖区的双壳类体内铅、镉、铜、锌含量加以比较研究。河口附近养殖的缢蛏体内铅和镉含量,比养殖于近海或内湾的高。内湾养殖的菲律宾蛤仔体内铜含量,比养殖于近海区的高。铅对贻贝、缢蛏、菲律宾蛤仔、长牡蛎的污染达到轻度或中度,这表明铅是福州市沿海养殖双壳类动物的重要污染因子。根据指数分析,五种双壳类受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顺序为:菲律宾蛤仔>缢蛏>褶牡蛎>长牡蛎>贻贝,但四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铅和铜的含量高低与养殖方式有关,趋向于吊养种类体内铅和铜含量较低,而埕养种类的铅含量和条石养殖种类的铜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