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文报告全胃切除术42例,食管空肠吻合采用GF-I型吻合器吻合,在Schlatter's法基础上作下列改进:①延长空肠系膜长度。②食管残端用绕边全层荷包缝合法置中心杆入食管腔,结扎荷包线于中心杆上。⑧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cm结扎近端空肠。④在食管空肠准备吻合处下方5cm切开远端空肠2cm~3cm,经此口置吻合器完成食管空肠吻合术。距食管空肠吻合口40cm处作Braun's吻合口。此组无吻合口瘘和返流性食管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全胃切除间置空肠变法空肠代胃术20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告全胃切除间胃空肠变法空肠代胃术20例。方法:全胃切除并淋巴结扩清后,距屈氏韧带80cm切断空肠及其系膜,肛侧端闭锁,于15cm行空肠侧侧吻合,于35cm用粗丝线结扎肠管并于结扎线上下各1cm缝合浆肌层一周形成中隔,于40cm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空肠口侧与十二指肠端端吻合。优点:1)食物通过十二指肠符合生理。2)有效地防止返流性食管炎。3)如发生吻合瘘则有利于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近端胃次全切除间置空肠移植架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常规术式多为残胃与食管吻合。本文报告间置空肠代胃术移植于残胃食管间,即成为残胃食管间间置空肠移植架桥术。自1996年至1998年收治5例,施以上述术式,术后得以良好的康复,现就其术式操作及优点予以探讨。1 手技与方法贲门侧胃次全切除后予以残胃食管间行间置空肠(interposition)移植重建架桥术(图1)。操作可使用吻合器。 A、B分别为空肠与胃、食管吻合处 C系空肠间侧侧吻合处 D、 E为丝线结扎处,AD长约 15cm,AE长约 30cm C点距离屈氏韧带为 15cm图1 残胃食管间行间置空肠移植重建架桥术2 术式优点1)输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连续性空肠间置代胃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全胃切除后距屈氏韧带50cm处结肠后提起空肠,顶端与食管行端侧吻合(A),在A下方行空肠侧侧吻合(B),在B下方再行空肠侧侧吻合(C),在吻合口B、C降支空肠与十二指肠断端行端侧吻合(D),在D的下方降支空肠和B的下方升支空肠以7号丝线结扎.[结果]本术式有四个吻合口,借助管型吻合器吻合,不费时,手术时间平均3小时,不输血.全组3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患者均有食欲感,每日进餐4~6次,体重多恢复至术前水平或有增加,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均在正常范围,患者能从事家务及部分体力劳动,对术后生活质量感到满意.[结论]空肠间置代胃术使食物通过十二指肠符合生理;有效防止了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无需切断空肠,手术省时、简捷安全,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5.
左胸入路治疗中段食管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左开胸治疗中段食管癌。方法 自1992年1 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单纯左胸入路治疗中段食管癌89 例。全组病人均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病变上缘均位于气管分叉以下长3~8cm 。右侧卧位。左后外侧切口,先经第七肋间进胸。游离主动脉弓下食管,若肿瘤外侵明显,尽量连同外侵组织整块切除。游离弓下食管至主动脉弓上。清扫纵隔淋巴结。打开膈肌游离胃,低位结扎胸导管。在贲门处切断下端食管,封闭贲门,修整胃小弯侧,将胃制成“管状”。将开胸器移至第五肋间,暴露主动脉弓水平。将食管、“管状”胃经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及主动脉弓上三角处拉出,距胸顶3cm 处切断上端食管。食管- 胃- 层吻合法吻合。吻合口套入胃内3cm ,纵隔胸膜包埋。结果 89例中,1 例术后病理为食管残端阳性,二周后给予放疗。2例肺感染经抗炎治疗治愈。1例术后二周出现吻合口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改善。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反流。无乳糜胸。结论 单纯左胸入路具有一个切口同时完成胸、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因不能行全胸段食管切除与颈部吻合,故残端阳性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患者颈部及超胸膜顶食管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方法:食管肿瘤位置较高时,行颈部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做荷包缝合,置入吻合器抵钉座,结扎荷包缝线,再连续全层锁边缝合食管残端结扎并固定于抵钉座,还纳抵钉座中心杆入食管床,于胸内完成吻合;肿瘤上缘位置较低时,经胸腔向上游离颈段食管,可切断第1、2肋间血管,同法置入固定吻合器抵钉座,经贲门置吻合器主件行食管胃底吻合。结果:117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4例(3.4%),肺部感染3例(2.7%),食管残端癌残留2例(1.7%),吻合口瘘2例(1.7%)。结论:掌握手术技巧,注重吻合器操作的各个环节,颈部及超胸膜顶食管胃机械吻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患者颈部及超胸膜顶食管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方法食管肿瘤位置较高时,行颈部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做荷包缝合,置入吻合器抵钉座,结扎荷包缝线,再连续全层锁边缝合食管残端结扎并固定于抵钉座,还纳抵钉座中心杆入食管床,于胸内完成吻合;肿瘤上缘位置较低时,经胸腔向上游离颈段食管,可切断第1、2肋间血管,同法置入固定吻合器抵钉座,经贲门置吻合器主件行食管胃底吻合.结果117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4例(3.4%),肺部感染3例(2.7%),食管残端癌残留2例(1.7%),吻合口瘘2例(1.7%).结论掌握手术技巧,注重吻合器操作的各个环节,颈部及超胸膜顶食管胃机械吻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1995年3月至1996年5月选择胃大部切除标本,使用GF-Ⅰ型26、28、31型号消化通管状吻合器、分别做胃壁荷包缝合前后切割试验。结果发现胃壁做2.0cm荷包缝合切割后口径大,较传统方法平均增大0.5cm左右,与吻合器抵钉座直径接近。经145例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中应用,吻合后取出吻合器抵钉座顺利方便,不致造成吻合口撕裂。术后钡餐造影吻合口直径在1.0~2.0cm之间。随访无1例吻合口狭窄。本文叙述了手术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作者为31例胃体或累及胃体部的胃恶性肿瘤施行了根治性全胃切除,管状消化道吻合器食管-间置“0”环空肠(代胃)-十二指肠吻合消化道重建术。体会是:对胃体或侵及胃体部的癌,全胃切除术是有价值的。利用国产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间置“0”环空肠代胃术具有以下优点:①重建的消化通路符合生理,食物正常通过十二指肠而具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③代胃袋够大,能满足食物的贮存作用,避免了食糜排空过快;③避免了碱性的十二指肠液向食管返流;④在使用吻合器的情况下,手术简捷易行。为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左侧剖胸,胸中上段食食癌切除,行食管胃胸顶吻合术70例,病变长3cm ̄10cm,平均6.2cm,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无1例切缘残留癌细胞,仅1例术后发生乳糜胸,行二次开胸结扎胸导管。全组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介绍了手术操作方法和该术式的优点,并提出了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吻合器在消化道肿瘤术中的应用(附122例治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吻合器在消化道肿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22例消化道肿瘤术中消化道重建使用吻合器吻合。其中食管胃吻合22例,胃十二指肠吻合12例,胃空肠吻合40例,空肠空肠吻合23例,结肠直肠吻合48例。结果 122例145次吻合中,141次均一次吻合成功,吻合口切割不全2例,吻合口缝合不全1例,吻合口出血1例。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无切端癌残留。结论 消化道肿瘤术中消化道重建使用吻合器吻合,操作简便,吻合可靠,可缩短手术时间,防止切端癌残留,减少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文惠  毕杰等 《现代肿瘤医学》1995,3(2):100-101,105
65例胃恶性肿瘤患者行全胃切除术,无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体会是:1、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失衡是减少吻合口瘘和其他并发症的基础条件;2、预防隔下感染;3、空肠p型代胃y型瓣工式吻合口瘘发生率低;4、可靠的吻合,良好的血循环,吻合口无张力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5、吻合器吻合可提高吻合质量,做好食管断端的菏包缝合是保障吻合器吻合口成功的重要步骤;6、注意选择切口,保障显露满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食管部分断离法在上部胃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中的手术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手术治疗的2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应用食管部分断离法完成圆形吻合器抵钉座包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食管-空肠吻合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吻合口瘘、发热、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en-Y手术。手术时间(193±42)min,食管-空肠吻合重建时间(26.2±4.3)min,术中出血量为(109±32)ml,淋巴结清扫数目(28.1±7.2)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4/28),其中发热2例、术后肠道动力不足2例;术后排气时间为(3.4±0.8)d,术后住院时间(10.4±1.1)d。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术后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结论 食管部分断离法在上部胃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中应用,吻合操作简单,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治疗食管癌34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次全食管切除胃经食管床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效果。方法34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左后外侧六肋间切口,游离肿瘤并行次全食管切除,清扫肿大淋巴结。取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将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上置颈部,行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吻合。分析该手术及效果。结果术后残端癌4例,发生率为1.2%。吻合口瘘19例,发生率为5.5%。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O.6%。吻合口狭窄13例,发生率为3.8%,均经食管扩张治愈。结论该术式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残端癌阳性率低。胃放置于食管床内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使用吻合器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即使发生了吻合口瘘,处理也相对简单,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行食管胃吻合术,虽然吻合方法有许多创新和改进,但是术后吻合口疼和狭窄仍难以杜绝。我院1988年1月~1996年12月行食管责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196例,其中一层吻合法45例(Gambee法38例),二层吻合法32例和吻合器法119例。一层吻合法术后未发生并发症,H层吻合法和吻合器法各发生1例吻合口疼和吻合口狭窄。临床资料本组行Gambee吻合法38例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43~80岁。其中食管上段癌2例,中段癌20例,下段癌10例和责门癌6例。食管胃吻合术在颈部吻合6例,弓上吻合22例,弓下吻合10例。水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6.
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10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106例贲门癌施行全胃切除术。其中55例手工吻合作对照组,51例采用改进吻合器吻合为研究组,改进手术以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以吻合器行端侧吻合,代胃呈“P”型长臂法,保证血运,并发症明显减少。证明运用吻合器吻合是一个较易掌握的技术。本组并发症发生率5.7%(6例),无手术死亡,全组5年生存率36.7%。  相似文献   

17.
詹元起  蔡琦 《中国肿瘤》2004,13(10):668-669
[目的]阐述全胃切除在胃上端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6例胃上端癌,采用全胃切除后,食管-"P"襻空肠Roux-y吻合,或"P"襻空肠间置食管一空肠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术后随访,评价其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结果]16例患者均有较长的生存期和较好的生存质量.[结论]胃全切食管-"P"襻空肠Roux-y吻合,或"P"襻空肠间置食管一空肠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是治疗胃上端癌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腹施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式。方法 对 1997— 2 0 0 2年经腹部采用GF -I型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 3 5例 ,食管空肠吻合 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胃底贲门癌时 ,在切除肿瘤及其上方 6~ 7cm食管的同时 ,清除纵隔下部淋巴结。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 ,亦无食管切缘癌残留 ,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并发症低于开胸手术。结论 经腹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胃 (空肠 )机械吻合术 ,操作简便 ,术野暴露良好 ,创伤及生理扰乱较小 ,且便于扩大腹部淋巴结清除范围。  相似文献   

19.
空肠逆行置管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介绍9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采用空肠逆行置管和空肠造瘘术治疗。胸腔感染在一周内被控制,体温降至38℃以下,病人在3~6周经口进食,结果9例病人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20.
吻合器在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国产管状吻合器在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5例胃癌经腹做全国切除,应用国产管状吻合器完成空肠侧侧吻合92例,端侧Y型吻合63例,结果153例一次性吻合成功,2例吻合器合失败改行剖胸再吻合,无吻合口瘘及出血,术后随访0.5-2年,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熟悉国产吻合器性能,操作得当,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