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介绍全市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地下水超采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开发、节约、保护和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新疆乌苏市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从划定地下水超采区和限采区,制定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规划,启动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严格地下水超采区取水许可管理,到建立完善超采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全市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地下水超采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开发、节约、保护和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冯志祥 《水资源保护》2017,33(5):117-122
在继承全国地下水超采区现有分类分级体系的基础上,从超采区治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地下水超采区进一步细分,以完善现有地下水超采区分类体系。提出地下水超采区分类治理模式和适用条件:对地下水超采引发严重地质环境问题并具备替代水源条件的地质灾害型地下水超采区,采用以禁止开采为主导的超采区治理模式;对现状超采型及前期超采型中目前水位仍在下降或虽然趋稳,但仍在预警线之下的地下水超采区,采取以压缩开采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对目前水位已回升至预警线之上的前期超采型地下水超采区,可采用以维持现状开采为主导型的超采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现状,我区地下水管理采取的对策和取得的成效及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实际开采量超过可开采量、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因开采地下水引发了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是判定地下水超采的主要依据。通过阐述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法的概念、适用条件及应用,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尽快以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成果为依据,公布超采区范围,为新时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区的扩大,改善地下水环境,根据东昌府区地下水资源现状及超采区漏斗面积,针对地下水超采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总体思路和措施,以逐步实现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新疆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在对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超采情况及近年治理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针对新疆地下水超采的成因、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水资源禀赋条件,提出了新疆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措施和建议。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地下水禁采区管理制度,制定退耕减水政策,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制定地下水超采治理与管理评估考核方案等。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自2018年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是后续稳步推广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的保障。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代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河南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分析了地下水压采综合成效,总结了河南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有益经验,并提出了相关问题建议,以期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德州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总结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情况,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水利部开始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工作,通报全面反映了我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效果情况。德州市深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效果十分明显,平均水位比上年约增长0.985 m,而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却呈持续下降状态。针对水位变化通报反映出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这对于超采区综合治理、改善地下水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资源过量开采问题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量开采是当今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实践,将地下水超采划分为4类11型;探讨了超采区划定的方法;指出了超采区资源量校核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四平市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和对已有资料的分析,依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对四平市区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分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如何保护管理地下水超采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昆明盆地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以及其引发问题等因素评价了昆明盆地地下水超采情况,并划定了超采区域。评价结果表明至2010年底,昆明盆地地下水总超采区面积为128 km2,属于中型超采区,且各超采区均为禁采区。同时提出了治理超采区的措施和建议,可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刘文君  徐文 《山东水利》2004,(12):19-20
1 超采区概况超采区按其超采程度及造成的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超采区划分的标准是依据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与地下水可开采量模数的比值划分的:K=I/M式中:I为地下水实际开采量M为地下水可开采量K≤1时为非超采区,I相似文献   

16.
德州市水资源极其匮乏,深层承压水过度开采导致德州市全域10 356 km2面积成为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地下水过度开发利用带来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枯竭、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超采区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德州市水资源和深层超采区基本状况,分析了深层承压水超采的形成原因,全面总结了4 a来全市深层承压水超采区治理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阐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可加速全面完成全市超采区治理,对全国其他地下水超采区整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东省1984~1993年系列及现状年1993年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分析,划分了地下水超采区,分析计算了全省及超采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在对全省2010年需水量预测及现状条件和规划条件下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的基础上,对全省及超来区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规划研究;并通过供需平衡分析,提出实现全省地下水资源合理、有效、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SL 286-2003),采用开采系数法和水位动态法对内蒙古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了划分,全区共划分了33个地下水超采区,其中严重超采区16个,一般超采区17个。最后,针对地下水超采区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辽宁西部是辽宁省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在保障辽西地区城乡生活和各行业生产用水及维护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了解和掌握辽宁西部地下水超采区现状与变化趋势,划分地下水禁采和限采范围,对严格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加快推进辽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至关重要。文中主要评价了辽西地区4个城市的地下水超采区,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几项治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及超采状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分析河北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地下水开采状况、水位动态资料及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 ,将河北省平原区浅层、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为轻微超采区、中度超采区、严重超采区 ,对划分依据、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 ,给出各超采区在河北省的分布情况 ,分析其超采状况 ,指出河北省已成为全国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