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合性牙源性肿瘤——病例报告及病理诊断分析卢勇吴兰雁王炼1病例报告患者兰某,男,40岁,藏族。1987年因右上颌骨“囊肿”,在外院作“囊肿单纯摘除术”,病理诊断不祥。1990年因右上颌6-1|区颊腭侧膨隆3月,来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包块无痛...  相似文献   

2.
286例儿童牙源性肿瘤和囊肿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源性肿瘤和囊肿是口腔常见病 ,临床是以颌骨膨隆 ,牙列畸形或缺失 ,影像学显示颌骨的透亮灶为其特征 [1~ 3 ]。有关牙源性肿瘤和囊肿的各种研究已见报道[4 ,5] ,但尚见有关儿童牙源性肿瘤性和囊肿的报道 ,为此我们特将儿童牙源性肿瘤和囊肿的临床特点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将我院近 40年间收治并有病理诊断的 1 4岁以下儿童牙源性肿瘤及囊肿共 2 86例 ,按年龄、性别、病理分类、部位等进行分析。2 结果(1 )年龄 (图 1 ) 图 1表示 ,儿童牙源性肿瘤和囊肿发病年龄基本呈上升趋势 ,即年龄愈大 ,发病率愈高。肿瘤患儿的平均年龄为 8.2岁。…  相似文献   

3.
我国牙源性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牙源性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肿瘤 ,1992年WHO对各种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及命名重新进行了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国在牙源性肿瘤研究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如临床治疗的研究、成釉细胞瘤体外培养和细胞系的建立及牙源性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等 ,现就目前这方面的现状进行概述。1 基础研究1.1 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系的建立牙源性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系的建立 ,可提供良好的研究对象和模型。近年来随着组织及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有诸多学者进行了牙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62岁。因右下颌肿胀 2个月入院。检查 :嚼肌前缘触及 1.5cm× 2 .0cm坚硬包块 ,不活动。X线曲面断层片示| 6根尖下方 0 .9cm× 1.5cm透光影 ,位于下颌神经管之上 ,周围欠光滑。术中见肿物突破骨皮质 ,约 2cm× 2cm× 1cm大小。病理检查大体标本 :送检部分下颌骨 5cm× 4cm× 1cm ,外壁附一肿物 ,约 2cm× 2cm× 1cm ,表面灰红 ,切面灰白 ,实性 ,质地较硬 ,侵及下颌骨内。镜下见 :透明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 ,为成熟的胶原间质所包绕 ,细胞内缺乏粘蛋白 ,但含有糖原。AB -PAS特染 (-)。病理诊断 :…  相似文献   

5.
牙源性肿瘤的发生与牙的发育密切相关,其发病、临床表现及治疗等均具有特殊性,是口腔颌面外科特有的一类肿瘤。牙源性肿瘤的发病率高,占口腔颌面部肿瘤的6%,其基本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牙源性肿瘤相关文献及2005年WHO头颈肿瘤新分类,制定了《牙源性肿瘤诊疗指南》,希望对规范牙源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本指南将根据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6.
44例牙源性纤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牙源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1992年牙源性肿瘤分类标准对44例牙源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44例中,女31例,男13例。发病年龄2-70岁,平均29岁。中心型5例,周边型39例。上颌19例,下颌25例。X线及手术中见4例牙槽骨明显破坏。术后有4例复发。组织学上表现为WHO型39例、单纯型4例和牙源性颗粒细胞瘤1例。肿瘤无明显包膜,边界尚清。结论 牙源性纤维瘤不是单一性肿瘤,组织学上表现为WHO型、单纯型和牙源性颗粒细胞瘤。诊断时应与增殖性牙滤泡、粘液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牙源性■状细胞瘤(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简称SOT)是一种较少见的真性良性牙源性肿瘤。该瘤曾被称作棘皮瘤型造釉细胞瘤(acanthomatous ameloblastoma),棘皮瘤型造釉细胞纤维瘤(acanthomatous amelohlastic fibroma),牙源性上皮瘤(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或良性牙源性上皮瘤(beaign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1975年Pullon等首次描述和报告了6例发生于颌骨内的牙源性鳞状细胞瘸,并正式将该瘤命名为牙源性鳞状细胞瘤(SOT)。在此之  相似文献   

8.
中心性牙源性纤维瘤是一类非常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来自于形成上皮的间叶组织,由大量的胶原纤维构成,牙源性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岛和上皮条索分布其间,组织内可能含有类似于发育异常的牙本质,发育不良的牙骨质及骨样物质所构成的钙化物。  相似文献   

9.
牙源性肿瘤实验性发生的研究已有关个世纪之久,本文就实验动物的种类地,肿瘤诱发剂,实验方法和途径,以及展望等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牙源性肿瘤中NEU基因产物表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neu基因(又叫做C-erb B-2和HER-2基因),其表达产物为150~190kD糖蛋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结构上十分相似。本研究利用抗neu基因表达产物的单克隆抗体现察了neu基因蛋白产物在牙源性肿瘤中的分布,借以探索牙源性肿瘤的发生与neu基因扩增的关系。结果发现,正常人牙胚的造釉细胞和造牙本质细胞呈弱阳性;22例造釉细胞瘤中16例阳性;6例牙源性腺样瘤中5例阳性;3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牙源性影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报道4例牙源性影细胞癌,并对文献报道的11例牙源性影细胞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牙源性影细胞癌临床特点与牙源性钙化囊肿明显不同。牙源性影细胞癌的病理表现具有多样性。结论 牙源性影细胞癌的病理诊断,要符合WHO(1992)标准。手术方法结合临床及X线表现,对局部破坏严重、复发、癌变的均应进行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964—1998年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42例牙源性粘液瘤,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复习42例病人的临床、X线资料。结果:X线表现复杂多样,可分为Ⅴ型。Ⅰ型:牙槽突破坏型;Ⅱ型:单囊型;Ⅲ型:多囊型;Ⅳ:蜂窝型;Ⅴ型;恶性征型。术前诊断7例符合,35例误诊,误诊率达83.33%。结论:X线表现的复杂多样化是牙源性液液瘤误诊的主要原因,应与造釉细胞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化纤维瘤、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3.
造釉细胞纤维瘤的临床、X线、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造釉细胞纤维瘤的临床、X线、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报告14例,分析、总结该瘤的临床、X线、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与结论:该瘤的组织来源及复发、恶变等生物学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副腮腺肿瘤5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副腮腺(accessory parotid gland)是邻近腮腺导管,但与腮腺分离的孤立的外观呈扁平状的腺质小体,通常位于腮腺导管的上方,居于腮腺导管与面神经颊支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小的分支腺管汇入腮腺导管[1]。副腮腺与正常涎腺组织在组织学上并无明显的区别,因此,副腮腺发生的肿瘤亦与其它涎腺  相似文献   

15.
265例涎腺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总结分析近10多年来涎腺肿瘤临床及发病特点的一些变化.方法:对265例涎腺肿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及结论:涎腺肿瘤近10多年来发病逐渐增多,其占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构成比在增加,尤其是腮腺Warthin瘤发病增多最为明显;多形性腺瘤仍是涎腺肿瘤中发病最多的肿瘤,但其构成比在降低,在腮腺肿瘤中,Warthin瘤的构成比已超过多形性腺瘤而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6.
3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端粒长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长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DNASouthern杂交法检测 3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的平均端粒长度 ,并加以比较。结果  30例恶性钟瘤组织中有 2 5例的平均端粒长度比相应正常组织要短 ,3例无明显差异 ,另 2例轻度延长。复发肿瘤的平均端粒长度较正常组织的缩短值要大于原发肿瘤 (P <0 .0 5 )。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端粒长度的变化值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大部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端粒长度较相应正常组织缩短 ,且复发肿瘤的端粒长度较原发肿瘤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17.
牙源性角化囊肿细胞增殖抗原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牙源性角化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对牙源性角化囊肿、成釉细胞瘤、含牙囊肿、正常口腔粘膜上皮中细胞增殖抗原 Ki- 6 7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表达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牙源性角化囊肿中 Ki- 6 7表达较含牙囊肿高 ,与正常口腔上皮相似 ;复发的与未复发的牙源性角化囊肿 Ki- 6 7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牙源性角化囊肿中 EGFR表达呈阳性。结论 牙源性角化囊肿上皮增殖活跃 ,上皮增殖生长可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有关。  相似文献   

18.
Dentigerous cyst (D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odontogenic cysts of the jaws and rarely recurs. On the other hand, 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 (KCOT), formerly known as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KC), is considered a benign unicystic or multicystic intraosseous neoplasm and one of the most aggressive odontogenic lesions presenting relatively high recurrence rate and a tendency to invade adjacent tissue. Two cases of these odontogenic lesions occurring in children are presented. They were very similar in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both were treated by marsupialization. The treatment was chosen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associated permanent teeth with complementary orthodontic treatment to direct eruption of the associated permanent teeth. At 7-years of follow-up, none of the cases showed recurrence.  相似文献   

19.
牙源性钙化囊肿组织病理及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牙源性钙化囊肿(calcifyingodontogeniccyst,COC)的组织病理、临床特征及其细胞增殖活性。方法对25例COC的标本进行HE染色和组织学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和银染核仁形成区(argyrophilstainingnucleolarorganizerregion,AgNOR)计数。结果25例COC中,13例为囊肿型,8例为良性肿瘤型,4例为恶性型,即牙源性影细胞癌。不同类型的COC中,细胞增殖活性不同。牙源性影细胞癌内PCNA的阳性表达率和AgNOR均数都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COC(P<0.01)。结论COC在结构和生物学行为上均具有较大的变异性。PCNA的阳性表达率及AgNOR计数有助于各型COC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