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发展困境,低碳经济语境中其转型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存在着诸多误区,必须由"外"而"内"发展集聚产业,产业转型的起点是建立外生型产业集聚,产业转型的终点是实现内生型增长。以张家口下花园区产业转型为例,提出产业转型选择的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已经成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原东川市)和个旧市为例,分析了云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西部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行扶持政策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颖 《适用技术之窗》2011,(11):176-179
众多资源型城市发展很难跳出"成也资源、败也资源"规律,因此,如何保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是一项重要课题。如果把握时机引导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因资源枯竭而呈现"矿竭城衰"的结局。本文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是因对煤炭、石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森林等资源开采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是我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类型。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调查,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8%,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2%。资源型城市又是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城市群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居十分重要而突出的位置。它是我国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承载着国民经济能源、资源供给,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大社会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在我国是一个普遍性的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的出路问题.作为资源型城市,山东省枣庄市的产业结构以化工、能源、造纸、建材等为主,这些高耗能型的产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枣庄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面对严峻的形势,枣庄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依托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集中力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培育光机电一体化、煤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及制药技术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上,走出了一条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科技为先导,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这些因资源而兴的城市逐步陷入资源枯竭的危机,面临产业转型、职工安置、经济衰退等诸多问题,社会保障机制在解决这些社会矛盾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且资金充裕、职工再就业能力强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和谐稳定、平稳度过转型期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河西走廊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区域开发的重点。通过对河西走廊资源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重组空间结构,促使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加大节水力度,调整用水结构;围绕资源,改变单一产业;依据生命周期,适时转型等具体的思路与建议,并得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些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经济新常态下新兴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以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新兴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征和面临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反映出新兴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破坏严重、城乡矛盾突出、技术创新等不足,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理念转变、产业优化升级、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压力。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品质和综合竞争力、更加注重生态本底保护建设,以新型城镇化和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9.
马鞍山市是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域发展空间。目前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传统工业逐步衰落,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发展,是尝试向智慧城市转型的绝佳样本。而以物联网产业链为基础打造智慧城市,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产业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资源型城市概念的界定、面积和人口情况及现状的分析,结合资源型城市与旅游业的关系,对其转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探讨了旅游业的发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镇化绩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评述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绩效研究的意义.从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特征出发,论述了城镇化绩效的形成机制.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模型,指出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过程也是城市转型的过程,涵盖资源、产业和空间三个方面,包括资源开发从单一开发向协调开发转变、产业结构从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空间结构从离散型向集聚型转变.以河北省迁西县为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容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对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产业转型,进而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为例,探讨了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以此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资源优势,打造综合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完善三产服务业,提升区域中心服务职能;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服务经济的新型城市化转型发展战略,研究了平宝叶鲁地区空间资源整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平台构建、区域对接等内容,为平顶山的城市转型提供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要求,而资源产业成长能力的强弱,则是评判其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以分析资源型城市资源产业的发展阶段,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业资源城市是伴随化石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矿业资源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矿业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由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3部分构成,本文着重研究了其中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研究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主成分分析的思路上计算了35个矿业资源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得分,并将其划分为新建型、发展型等5类,最后提出了各类矿业资源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有特殊的规律与特点。通过对这些规律的把握,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些城市的发展规律,引导这些城市实现新的繁荣与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成果频出,但是,资源型企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主体,应该如何独立自主进行转型自救呢?学术界却很少提及,本文着重以大冶铁矿为例,来探讨资源型企业在自我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启动时机、接续产业的选择、环境与发展等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煤炭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水平,推动其绿色转型发展,以河南省8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评估模型,探究2000—2018年河南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动态演化趋势和异质性特征,识别各要素间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0—2018年河南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度呈波动增加态势,增速约为0.008/a,协调发展程度逐步转为良好水平;2000—2018年成熟型和衰退型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度增速最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协调发展度也逐渐高于其他类型资源城市。  相似文献   

18.
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矿业资源的不同再生性,矿业资源城市必将面临资源竭后城市如何发展这一严峻问题,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将成为矿业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将投入产出模型与多目标规划方法相结合,建立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寻求一条矿业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按照优化模型对矿业资源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扶贫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经济转型时期导致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针对当前城市扶贫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城市扶贫政策,以保障城市贫困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当今,苏南率先进人到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时期,区域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的新要求,科学选择适合本地区域条件、经济基础和符合发展规律的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