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西瑶药鸡爪风(Desmos chinensis Lour.)体积分数85%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HCC-LM3、BEL-7404、SMMC-7721、HepG2等4种人肝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体积分数85%乙醇渗漉法提取鸡爪风中组分,采用MTT法评价鸡爪风体积分数85%乙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4种人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给予不同质量浓度(0.8,0.4,0.2,0.1和0.05mg·mL-1)体积分数85%乙醇提取物培养HCC-LM3、BEL-7404细胞24和48h,不同质量浓度(0.5,0.25,0.125,0.075和0.037 5mg·mL-1)体积分数85%乙醇提取物培养SMMC-7721、HepG2细胞24和48h,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且作用随药物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最高抑制率达90%以上。结论鸡爪风体积分数85%乙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白芍总苷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GP对SMMC-7721增殖的影响;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的形态。结果白芍总苷(0.5~2.5g.L-1)能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TGP(1.0、1.5 g.L-1)分别作用72 h后,SMMC-7721细胞出现体积缩小,荧光染色增强,胞核或胞质中可见致密浓染的块状或颗粒状黄绿色荧光染色。结论白芍总苷在体外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李萍  向彬  曾常茜 《河北医药》2013,(24):3697-3699
目的观察透骨草提取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透骨草提取物对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的分子机制。方法MTr法检测透骨草提取物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MC-7721细胞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6.25—100μg/ml透骨草提取物处理的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而且随透骨草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加。透骨草提取物对SMMC-772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0.91ug/ml。40.91μg/m1透骨草提取物处理的SMMC-7721细胞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骨草提取物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β-catenin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左氧氟喹诺酮查尔酮类衍生物6-氟-7-(4-甲基-哌嗪-1-基)-1,8-(3,1-氧丙基)-3-[2-(4-甲氧苯甲酰基)-乙烯-1-基]-喹啉-4-(1H)-酮(HGQ5)对人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TUNEL法测定细胞的凋亡率,采用自噬抑制剂氯喹处理细胞来验证HGQ5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LC3B的表达.结果 HGQ5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显著抑制作用,24、48 h的IC50分别为5.0、4.8 μmol· L-;各给药组细胞经HGQ5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GQ5导致细胞中LC3B-Ⅱ的表达量增加,6~24 h达到最高,之后明显下降;氯喹可增强低剂量HGQ5(0.3~ 2.5 μmol·L-)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但降低高剂量HGQ5(5~ 10 μmol·L-1)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HGQ5能够显著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和自噬,低剂量HGQ5作用于SMMC-7721细胞时,自噬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高浓度HGQ5作用时,自噬作用则降低了细胞增殖率,促进了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川陈皮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川陈皮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川陈皮素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用MTF法、细胞生长曲线实验研究其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初步研究其体外抑瘤作用;建立小鼠H22肝癌移植性实体瘤模型,研究川陈皮素对肝癌的体内抑制作用.结果 MTT法提示川陈皮素为2~128mg·L-1时,对SMMC-7721的48 h抑制率为3%~80%,IC50为26.2 mg·L-1;生长曲线提示,川陈皮素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明显时效和量效关系;Giemsa染色后细胞、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体内实验表明,川陈皮素500 mg·kg-1,ig给药10 d,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抑制率为48.35%(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川陈皮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明显体外抗增殖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苦参碱-美法仑复合物(MAT-MEL),测定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槐果碱和美法仑为原料,利用拼合原理制备MAT-MEL;采用MTT法在体外测定复合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及小鼠骨肉瘤S1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S180小鼠移植肿瘤模型评价复合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MAT-MEL的收率为61%,其结构通过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确证;对3种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116.7±27.8、56.3±19.5、1.9±1.0 nmol· mL-1;3、6、9 μmol·kg-1的复合物对小鼠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49.56%、54.58%、77.18%.结论 MAT-MEL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Keto-tirucall-8,24-dien-21-oic acid(KTDA)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KTDA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吖啶橙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它们对细胞DNA降解的影响。结果KTDA浓度为100、10、1μg.mL-1,作用72 h时,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人舌癌细胞系Tca 8113的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当KTDA浓度为10μg.mL-1时,处理72 h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凋亡小体,电泳结果显示典型的DNA梯状条带。结论KTDA能抑制5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KTDA对MCF-7、SMMC-7721、K562、Hela比较敏感,Tca 8113次之,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诱导5种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尔康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复尔康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BeL-7402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SMMC-772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比较肿瘤体积(tumor volume,TV)、相对肿瘤体积(relative tumor volume,RTV)和相对肿瘤增殖率(T/C)考察复尔康注射液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复尔康注射液对SMMC-7721和BeL-7402的IC50分别为(61.51±1.58),(68.39±7.16)mg·L-1;不同剂量复尔康注射液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低、中、高剂量复尔康注射液组(0.065,0.130,0.260 g·kg-1)T/C分别为57.75%,39.9%和44.08%。结论:复尔康注射液体外能抑制人肝癌细胞株的增殖,体内能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鹅绒委陵菜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鹅绒委陵菜多糖(PAP)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研究PAP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将s180荷瘤小鼠随机分组,灌胃给予50,100,200mg·kg-1剂量的PAP,研究PAP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PAP对SMMC-7721细胞的体外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400mg·L-1PAP组抑制率最高,为43.57%;PAP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拟合曲线呈线性相关。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低、中、高3个剂量的PAP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46.41%,52.29%和59.48%,其中环磷酰胺和低剂量的多糖组合抑瘤率与中、高剂量的多糖抑瘤率相当,并显著高于单用环磷酰胺组的抑瘤率;同时PAP能够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率。结论PAP具有抗肿瘤活性和增强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外观察紫杉醇及抗HER2单抗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两者联合应用时的抑制率及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IT法测定两者单用或合用对A2780的增殖抑制率,利用中效原理判定两药合用的效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两种药单独应用时随药物剂量增加,其效应也增加,紫杉醇的中效浓度为6.98 nmol·L-,抗HER2单抗的中效浓度为8.69 μg·ml-1;两药合用时它们的中效浓度为2.92 nmol·L-1 0.49 μg·ml-.大剂量(紫杉醇>13.02 nmol·L-,抗HER2单抗>2.17 μg·ml-1)合用时是拮抗作用(CI>1),小剂量(紫杉醇<13.02 nmol·L-,抗HER2单抗<2.17 μg·ml-1)合用时是协同作用(CI<1).结论:紫杉醇联合抗HER2单抗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它们合用时大剂量是拮抗,而小剂量则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纳米抗体是骆驼来源的一种轻链缺失的抗体,具有与单克隆抗体相似的抗原结合特异性和亲和力,此外还具有分子量小、稳定性好、易于制备等优点,因而具有巨大的生物医药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制备出了高纯度的EGFR纳米抗体(antiEGFRnano)。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证明,重组的EGFR纳米抗体具有显著的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活性,这为靶向EGFR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体外分析王不留行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增殖、迁移和黏附的有效部位。方法SRB法测定药物干预细胞增殖的IC50和药物作用时间与药效学的关系;划线灼伤法研究细胞迁移;体外基质胶分析药物对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HE染色观察药物对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王不留行有效部位对HMEC增殖抑制的IC50为3.60mg.L-1,加药4h后起作用。加药48h后HMEC迁移受到明显抑制(迁移率为40.33%,对照组迁移率为77.68%)。加药组细胞黏附受到明显抑制,且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王不留行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黏附,因此具有潜在的价值用于抑制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肝实质及非实质细胞分离和质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分离肝实质细胞及非实质细胞的合理条件。方法 应用胶原酶 /蛋白酶E消化分离和低速离心技术 ,以细胞活率、细胞产量和细胞纯度等指标检测细胞质量。结果 在 37℃ ,0 5g·L-1的胶原酶作用 30min ,80 0r·min-1离心条件下 ,肝实质细胞产量 (98× 10 9± 4× 10 9·L-1)、纯度 (97%± 2 % )和活率 (>90 % )最好。胶原酶和蛋白酶E合用 ,肝非实质细胞产量最高 (2 8 6× 10 9± 3 7× 10 9·L-1) ,Kupffer细胞纯度合理 (16 0 %± 3 5 % ) ,且Kupffer细胞含量符合体内正常分布。结论 本实验方法分离细胞对于进一步研究肝实质 ,尤其肝非实质细胞功能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多胺类似物四丁基丙二胺(tetrabutylpropanediamine,TBP)对人骨髓瘤MG63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用于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分析用于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于分析DNA片段化,Western blot用于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技术用于分析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TBP明显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抑制效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发现,TBP干扰细胞周期,导致G1和G2期细胞比例升高,但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同时凋亡细胞数量大幅增加。TBP处理后,细胞染色体DNA出现凋亡细胞典型的DNA片段化现象,细胞质中促凋亡蛋白Bax和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TBP具有抑制人骨髓瘤MG63细胞增殖的药理活性,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提示TBP具有用于临床骨髓瘤治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参总甙及单体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参总甙、人参皂甙单体对脐血CD34^ 细胞体外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用MethoCult^TM H4435半固体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人参总皂甙(GS)、Rgl、Rbl,计数CFU—E、BFU—E、CFU—GM集落。结果:GS、人参皂甙单体Rg1、Rb1具有刺激脐血CD34^ 细胞集落形成的作用,人参皂甙单体的作用优于GS。不同浓度的人参皂甙对脐血CD34^ 细胞集落刺激不同,但其集落形成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GS的最佳浓度为50mg/L,Rg1和Rb1最佳浓度为5mg/L。高浓度的GS、Rgl、Rb1集落形成能力下降,但并不显示抑制作用。结论:人参总甙、人参皂甙单体能促进造血干或祖细胞增殖,并且能诱导定向分化,具有类似生长因子和协同生长因子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化合物F-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实验检测肺癌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化合物对H520细胞迁移的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化合物刺激对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化合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化合物对细胞迁移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化合物对H520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和时间呈依赖性关系。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并且western blot 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处理H520细胞后可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N-cadherin蛋白的表达。Annexin-V/PI双染法结果显示,化合物可诱导H520细胞发生凋亡,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凋亡率上升,并且增加了BaX/BcL-2蛋白表达比率。结论: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EMT过程,调节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肺癌是当今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早期肺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辅以放疗化疗。但是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且抗药性在一些肿瘤靶向性药物中逐渐显现。因此,亟需新的抗肿瘤药物。天然产物是小分子新药的主要来源。我们在对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过程中发现D261(从固体发酵物中提取,纯度大于95%)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且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因此,本文对D261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及其相关机制作了初步  相似文献   

19.
刘翠兰  李建军  赵娣  李承龙  邱长云  刘松 《天津医药》2021,49(11):1126-1132
目的 探讨尿石素C(UC)对胶质母细胞瘤(GBM)U251和U87 MG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将U251和U87 MG细胞分为0、20、40、80、120和160 μmol/L UC处理组,通过CCK-8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24、48和72 h时增殖率。将细胞分为0、40、80和120 μmol/L UC处理组,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24 h和48 h时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24 h时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24 h时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0 μmol/L组比较,U251细胞中不同浓度UC组于48 h开始增殖率均降低,而U87 MG细胞中40 μmol/L及以上浓度组于48 h时增殖率开始降低(P<0.05)。与0 μmol/L组比较,40、80和120 μmol/L组U251和U87 MG细胞的克隆形成率、24 h和48 h时的细胞迁移能力和24 h时的细胞侵袭能力降低,且均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0 μmol/L组比较,120 μmol/L组U251和U87 MG细胞凋亡率均增加,40、80和120 μmol/L组U251和U87 MG细胞周期均阻滞在S期(P<0.05)。与0 μmol/L组比较,40、80和120 μmol/L组U251和U87 MG细胞中p-AMPK和p-p38 MAPK水平均升高,80和120 μmol/L组U251细胞中p-ERK水平升高,但仅120 μmol/L组U87 MG细胞p-ERK水平升高(P<0.05)。结论 一定浓度的UC可抑制GB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ERK/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B,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染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B,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染色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发现B细胞表型标志的CD20和CD74细胞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染色阳性率达88.2%~100%,但CD74特异性不强,而CD20表现出高度的特异性,交叉反应性为0%,T细胞表型标志的CD45RO,CD43和CD3对T细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染色阳性率达85.7%~100%,但CD45RO和CD43特异性不强,而多克隆性的CD3仅与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