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型激光导引头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于英杰  刘藻珍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2):158-160,170
应用基于机理分析和试验研究的结合建模方法建立了某型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导引头的试验方案,有激光导引头实物参与的制导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所建的导引头数学模型是正确的,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激光制导炸弹数字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激光制导航空炸弹为例,建立了该型炸弹的导引头模型、控制系统模型和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模型。在MATLAB环境中,通过使用SIMULINK工具箱,对该型炸弹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为后续的半实物仿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钟都都  于薇薇  张凯  林奕  闫杰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9):5214-5218
红外场景仿真器是红外制导武器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以某型号对地导弹导引头半实物仿真系统为应用对象,以微反射镜阵列(DMD)为实现方式,采用Vega软件及其SensorVision模块为开发工具,开发完成了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器系统.对成像制导仿真系统结构、场景生成器、视景软件分别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并对场景产生器进行了测试评估,包括分辨力、对比度、不均匀性、几何失真和最小可分辨温度等指标.该仿真器系统目前已经在某型红外成像导引头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中获得应用,逼真度高,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消息的分布式程序设计方法开发了某激光制导武器仿真系统的分布式仿真程序。该程序统主要由主控程序、仿真主程序、激光控制程序、二维定位反射镜系统控制程序和三轴转台控制程序等5个分布点程序构成,它们通过消息通信构成完整的分布式程序。编程过程和实验表明,基于消息的设计方法降低了分布式程序的设计难度,而且使程序具有灵活、易于扩充的体系结构;采用该方法编写的分布式软件能够实时完成某激光制导武器的数字仿真和半实物仿真,达到了系统的研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激光末制导炮弹半实物仿真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建刚  付梦印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9):2469-2472,2496
根据激光末制导炮弹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的作用,设计了适合激光末制导炮弹试验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了各仿真试验设备技术方案,重点对激光目标模拟器进行了研究,最后介绍了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试验模式。  相似文献   

6.
激光制导武器有源干扰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致盲干扰、角度欺骗干扰和高重频干扰是对付激光制导武器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缺乏对抗的实物,使计算机仿真技术成为研究激光制导武器对抗技术的主要途径。结合激光制导武器有源干扰技术的特点,在激光制导武器弹道仿真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激光制导武器有源对抗模型,研制了有源干扰下的激光制导武器弹道仿真系统。以比例导引的激光制导炸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有源干扰对激光制导武器弹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隐身目标的低频探测与跟踪制导对半实物仿真验证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内置转台容易对导引头产生电磁干扰。提出转台外置的空馈式低频寻的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技术方案,并建立了空馈式低频制导仿真计算模型,采用转台外置彻底消除了转台电磁干扰对导引头的影响构建了非惯性空间运动的仿真环境,解决了半实物仿真中多重空间的信息融合问题。采用数字仿真的方式完成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转台外置形式可在基本不影响仿真结果的前提下消除对导引头的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8.
赵晶  刘义  来庆福  冯德军  王雪松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10):2108-2112,2130
结合反舰导弹攻防对抗特点,设计了模块化、易扩展、可视化的仿真框架,分析并建立了导引头、制导控制、干扰等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通过加入惯导实物构建了反舰导弹攻防对抗半实物仿真与视景显示系统,进行了空射型反舰导弹全弹道飞行、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极化抗干扰两个典型场景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的研究开发可为反舰导弹作战效能分析与评估提供平台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图像的生成是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试验中的一个关键技术.设计了一个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利用Multigen Creator建立目标和背景的三维模型,利用Vega中基于大气传输模型的SensorVision模块建立目标与背景的红外模型,生成目标及场景的红外图像.并将该红外图像应用于实际的某红外成像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中,试验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当前系统仿真语言和仿真软件的一些不足之后,采用了模拟现实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分布式半实物仿真平台。首先确定了该平台的功能和目标;然后研究了其拓扑结构,提出了面向对象的仿真系统软件开发模式,并给出了仿真的一般步骤;最后对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实验系统证明: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快速灵活的开发分布式半实物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1.
舰载光电跟踪系统的虚拟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维义  王树宗  李树山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2):1647-1648,1651
针对舰载光电跟踪系统训练中存在的缺乏目标跟踪环境的实际问题,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虚拟仿真技术在武器系统训练中的应用,其次,介绍了舰载光电跟踪系统的虚拟仿真系统的功能;第三,提出了虚拟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最后,说明虚拟仿真技术是人在回路仿真训练系统研制中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多目标超视距攻击火控系统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目标超视距空战将是今后空战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目标超视距攻击火控系统的功能、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然后本文将快速模拟算法应用于多目标攻击火控系统设计 ,提出了一种多目标超视距攻击火控系统的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精度高 ,计算速度快 ,完全可以满足机载武器系统的快速性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雷达半实物仿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半实物仿真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强、保密性好等诸多优势。但是,随着雷达系统工作模式和处理过程日益复杂、目标姿态日渐多变,雷达半实物仿真在微波暗室脉冲信号等效测量、目标动态特性高逼真模拟等方面的挑战不断涌现。从射频注入式和辐射式两个方面,对雷达半实物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实现难点进行了总结梳理,着重分析了雷达射频辐射式仿真中微波暗室设计、近距离实验、目标特性模拟与测量方法等关键技术。进一步对辐射式半实物仿真中雷达脉冲等效测量面临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为雷达半实物仿真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面向SBA的系统综合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时复杂武器装备虚拟采办SBA中的决策问题,对SBA系统综合决策中的效能、费用、风险、周期模型进行研究,提出综合运用这四维指标作为单目标函数的武器装备SBA综合决策依据的思路和方法.该方法可以全面而系统地与武器装备采办过程紧密结合,有效缩短武器装备开发周期、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减小采办风险、提高武器装备技战术性能.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满足虚拟采办中综合决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对红外成象自寻的制导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精度的最优分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半实物仿真系统各设备误差对整个仿真系统仿真精度影响灵敏度和各设备造价概型函数的精度最优分配方法。文中描述了影响系统仿真精度的主要因素及灵敏度的计算方法、各设备造价概型函数的计算方法和半实物仿真系统仿真精度的最优分配方法。该方法适应于各种自寻制导武器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最优分配,同时突出了红外成象系统对精度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红外成象自寻的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精度分配中 ,各仿真设备对整个系统的仿真精度灵敏度难以计算。本文建立红外成象自寻的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数学模型 ,利用数学仿真实验和统计拟合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根据动力学基本定理、图象处理算法和国家仿真设备的规范标准建立了导弹、弹体三轴转台、目标二轴模拟转台、过载模拟器和红外成象系统的数学模型。所建模型 ,不进行刚体运动模型的线性化 ,充分考虑了转台各轴之间的耦合作用和红外成象技术的影响 ,更精确、更全面地反映了仿真系统的实际运行特性 ,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HLA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通用仿真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当前武器装备效能的实际需求和仿真技术的发展,重点研究了基于仿真的作战效能评估的一般过程,设计了基于HLA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仿真框架,基于FEDEP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联盟开发过程,仿真评估系统的联盟设计与运行流程.该仿真通用框架为实现具有可重用、互操作性的效能评估仿真系统提供了参考,同时也适用于在仿真框架下评估武器装备的战术运用.  相似文献   

18.
防区外导弹联合攻击武器系统攻防对抗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防区外导弹联合攻击武器系统攻防对抗过程,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基于攻防对抗战场想定分析了防区外导弹联合攻击武器系统攻防对抗的体系结构和对抗特点,建立了仿真体系中各模块的数学模型。采用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方法得到了防区外导弹联合攻击武器系统攻防对抗仿真软件,从而对整个对抗过程进行仿真研究。该软件通用性强,可以对不同作战环境和武器力量配置条件下的攻防对抗进行仿真研究,不仅使整个对抗过程可视,而且可以对防真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防区外导弹联合攻击武器系统攻防对抗作战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α-β-γ滤波器抗野值能力差和受跟踪精度与收敛速度之间的矛盾以及系数固定的影响而难以跟踪强机动性目标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新息正交性抗野值的自适应的α-β-γ滤波跟踪器。该滤波器通过判断α-β-γ滤波新息序列估计值的正交性质是否丧失而判别出观测值中是否存在野值,采用活化函数对新息序列进行加权修正,利用活化函数的性质,恢复新息序列原有的统计特性和正交性,从而达到抗野值的目的。同时,根据目标机动性的变化,利用跟踪误差调整模糊集系统的输出,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得到自适应的系数值,使跟踪结果快速收敛,很好地解决了跟踪精度与收敛速度之间的矛盾。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所要求精度的前提下,该算法可以克服传统算法的局限性,解决野值剔除问题,并有效跟踪强机动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