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玉芳  方强  徐少毅 《江苏医药》2012,38(21):2578-2580
目的 探讨AKIN分期在创伤后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机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创伤后AKI患者84例按AKIN标准分为1期(32例)、2期(22例)和3期(30例).均采用CRRT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钾和血乳酸值,比较三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AKIN 3期组患者病死率为80.0%(24/30),AKIN 2期组病死率为68.2% (15/22),均明显高于AKIN 1期组的37.5%(12/32) (P<0.05).CRRT治疗24 h后,三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和血钾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24 h后,AKIN 1期患者的氧合指数显著升高、血乳酸值显著降低(P<0.05),但在AKIN 2、3期患者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AKIN标准对创伤后AKI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急性损伤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它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ICU急性肾损伤患者120例,在患者均符合条件情况下,通过AKIN诊断标准研究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的原因。将全部患者分成四组,以AKIN标准分为肾功能正常组,I期组,II期组以及III期组。结果统计分析得出,1期组18例,11期组10例以及川期者组14例,分别占到全部患者的15.0%,8.3%及11.7%,所以AKI患者占到35.0%。AKI三组患者的病死率总和相对于肾功能正常患者较高,且随着AK1分期的加重也在增加,分别为36%,52%,61%。研究得知的危险因素有:AKI的分期,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感染性休克等。结论ICU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比较高,而AKIN标准能够做出准确地诊断,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肾损伤分期(AKIN分期)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急性肾功能障碍(AKI)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AKI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KIN分期标准将其分成AKIN1期、AKIN2期、AKIN3期共3个组别。给予3组患者CRRT治疗,治疗模式均为CVVH,治疗剂量视患者的病情决定。观察3组AKI重症患者30、90、180d的生存率及30、90、180d的肾功能恢复率。结果 3组患者在30d、90d、180d共3个时间段的生存率差异及肾功能恢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AKIN1期、AKIN2期、AKIN3期对AKI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患者的30d、90d、180d生存率及肾功能恢复率不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殷俊  俞凤 《安徽医药》2015,(8):1499-1502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伴有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探讨感染性休克发生 AKI 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分期将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不伴有急性肾损伤组(NAKI 组)、AKI 1期组、AKI 2期组、AKI 3期组,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抗生素使用及液体复苏情况,并分析了 AKI 的发生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KI 组的 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 NAKI 组(P <0.05),AKI 2期组与 AKI 3期组血 pH和 HCO -3低于 NAKI 组和 AKI 1期组(P <0.05),AKI 2期组与3期组的 C-反应蛋白(CRP)高于 NAKI 组和 AKI 1期组(P <0.05);AKI 组使用升压药≥2种例数多于 NAKI 组(P <0.05);AKI 组的补液量(休克初6 h)明显多于 NAKI 组(P <0.05);随AKI 病情加重需行机械通气例数明显增多(P <0.05);并且随 AKI 病情加重,器官损害个数逐渐增加(P <0.05)。随着 AKI分期的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逐渐上升;患者休克后抗生素使用的耽误时间越长,AKI 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预后不佳。结论感染性休克中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高,提示预后不良。AKI 的发生与休克的严重性、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不适当的液体过负荷及延迟的抗生素使用密切相关。在感染性休克的救治过程中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避免液体过负荷,尽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或可降低 AKI 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1例体外循环下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修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进入ICU首次检测血清肌红蛋白水平中位数分为高肌红蛋白组(>821.88 ng/mL,65例)和低肌红蛋白组(≤821.88ng/mL,66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术后AK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31例中,发生AKI 64例(48.85%);高肌红蛋白组术后AKI发生率高于低肌红蛋白组(64.62%vs.33.33%)(P<0.01).两组患者BMI、高血压和术前器官灌注不良比例、术前D-D水平、术前乳酸、术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循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肌红蛋白组术后ICU留治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院内病死率均高于低肌红蛋白组(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术后高肌红蛋白是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肌红蛋白增高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AK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sCys-C、uNGAL、uKIM-1及uIL-18检测在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AKI)分成AKI组与非AKI组.均留取各时段的血液和尿液标本离心血清后,测定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ys-C)、尿中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尿肾损伤因子(uKIM-1)及尿白细胞介质18(uIL-18)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四项指标结果,并对比不同分期的AKI患者的指标测定结果.结果 AKI组的sCys-C、uNGAL、uKIM-1及uIL-18指标均显著高于非AK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中不同AKI分期患者的uNGAL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AKIⅠ期与AKIⅡ期相比,sCys-C、uKIM-1及uIL-18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KIⅠ期与AKI Ⅲ期相比,该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ys-C、uNGAL、uKIM-1及uIL-18是早期诊断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儿童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患儿3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将患儿分为AKI组(62例)和非AKI组(238例),收集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间临床指标的不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肺炎和(或)心力衰竭史、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可通过避免或降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来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及血清热休克蛋白72(Hsp72)对脓毒症患儿继发急性肾损伤(AKI)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脓毒症患儿216例,根据其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80例)和非AKI组(136例),并根据AKI的分期标准进一步将AKI组分为AKI-1期组(28例)、AKI-2期组(23例)及AKI-3期组(29例)。根据28 d的生存情况将患儿分为存活组(165例)和死亡组(51例)。比较各组尿L-FABP、血清Hsp7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尿L-FABP、血清Hsp72水平对脓毒症患儿继发AKI及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尿L-FABP、血清Hsp72水平升高与脓毒症患儿继发AKI和发生死亡的风险相关性。结果:AKI组患儿尿L-FABP、血清Hsp72水平高于非AKI组(P<0.05);尿L-FABP、血清Hsp72水平AKI-3期组>AKI-2期组>AKI-1期组>非AKI组;死亡组尿L-FAB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美国国家基金会K/DOQI指南分期与CKD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KI)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预后。方法选取30例CKD基础上AKI合并MODS患者,依照K/DOQI指南CKD分期分为A组(9例)、B组(15例)、C组(22例)、D组(24例),给予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比分析四组患者脏器功能恢复情况及病死率。结果 CKD1期患者4例,CRRT治疗后脏器功能均基本稳定;2期患者7例,死亡1例,病死率14.29%;3期患者12例,死亡4例,病死率33.33%;4期7例,死亡4例,病死率57.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照CKD分期,CRRT越早介入则预后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肾损伤(AKI)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危重临床综合征,也是重症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1].据报道[2]AKI发病率在1%~25%,死亡率达15%~60%.为规范AKI定义和标准,提高诊疗水平,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提出AKI诊疗指南.为此,我国拟开展全国性AKI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以遵义医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1个月内所有急性肾损伤患者,以期为临床AKI防治及全国性AKI调查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