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听神经瘤主要发生在桥小脑角区,与面神经关系密切,如何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神经的功能是目前该手术的重点,而全面掌握面神经在桥小脑角及内听道内的显微解剖对此有重要意义.我们对18例汉族成人尸头标本共36侧桥小脑角及内听道中的面神经及其毗邻结构进行了显微解剖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听神经瘤起源于内听道内的听神经鞘膜,是常见的桥小脑角区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8%~10%[1].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由于肿瘤体积大,与脑干关系密切,术中易损伤局部颅神经及重要的血管,全切肿瘤困难,故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多.我科于2008年9月—2014年5月对45例患者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庭功能及听功能检查在内听道、脑桥小脑角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例内听道小听神经瘤、2例脑桥小脑角听神经瘤、1例脑桥小脑角其他类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分析前庭功能及听功能.结果2例内听道听神经瘤、3例脑桥小脑角肿瘤患者中DPOAE检测、ABR测定均不正常,纯音测听不正常3例,4例镫骨肌反射检查异常,5例前听功能检查异常.结论前庭功能及听功能检查可以显著提高内听道、脑桥小脑角肿瘤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桥小脑角肿瘤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小脑角为颅内各种肿瘤的的好发部位 ,由于其解剖结构独特 ,故该部位的肿瘤术后并发症较多。现对我科1995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间 ,经手术治疗的 4 6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选择初次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复发后再次手术者不在其中。桥小脑角肿瘤患者共 4 6例 ,男 13例 ,女 33例 ,年龄 18~ 70岁。其中听神经瘤 2 5例 ,脑膜瘤 10例 ,胆脂瘤 7例 ,三叉神经鞘瘤 4例。听神经瘤中有 1例为 2型神经纤维瘤病 (NF 2 ) ,双侧听神经瘤 ,伴凸面脑膜瘤 ;有 1…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桥小脑角肿瘤提供临床鉴别和手术治疗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1例桥小脑角肿瘤病例临床资料。结果11例肿瘤中,听神经瘤6例(54.5%),脑膜瘤3例(27.3%),上皮样囊肿1例(9.1%),三叉神经瘤1例(9.1%)。平均年龄44.6岁,平均病程4.36年。临床表现:一侧听力下降9例,共济失调6例,头痛1例。MPd确诊率达90.9%(10/11)。枕下入路手术9例,幕上下联合入路手术2例。肿瘤全切除率90.9%,面神经保留率90.9%,术后症状改善9例,维持原状2例。随访11例,平均随访期2.8年。生活自理者10例,复发2例。结论桥小脑角肿瘤种类多样.临床鉴别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手术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型桥小脑角肿瘤经乳突后小骨窗开颅、骨片复位的手术方法 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18例大型桥小脑角肿瘤(听神经鞘瘤13例,脑膜瘤3例,胆脂瘤2例)均采用单侧乳突后小骨窗开颅,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进行肿瘤切除,必要时磨开内听道,术中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面神经功能监测,肿瘤切除后严密缝合硬脑膜,骨片复位.结果 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1例.全组患者的面神经均得到了解剖保留.无手术死亡.术后复查MRI示17例肿瘤全切除者未见有肿瘤残留,1例听神经鞘瘤行次全切除者于内听道内可见少许肿瘤组织残留,术后3个月行伽玛刀治疗.术后有10例遗留轻度面瘫(口角稍有歪斜,眼睑闭合良好),均为大型听神经鞘瘤患者,余患者无脑神经功能障碍,恢复良好.结论乳突后小骨窗开颅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桥小脑角肿瘤,严格按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操作,结合术中BAEP,SEP和面神经功能监测,均可做到肿瘤全切除,并能有效地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神经结构及其功能.严密缝合硬脑膜和骨片复位可消除局部皮下积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 ,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面神经的保留率 ,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自 1997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 4 2例大型听神经瘤 ,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 38例 (90 .4 % ) ,近全切除 4例 (9.6 % ) ,面神经解剖保留 31例(73.8% )。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 ,熟悉桥小脑角区解剖和熟练手术技巧是术中保留面神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桥小脑角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小脑角是位于小脑和脑桥的外侧和岩骨嵴内1/ 3之间的三角形间隙 ,解剖结构复杂 ,神经血管多。如何全切肿瘤并尽可能保全周围神经功能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重点和难点。我科从 1988年 2月~ 2 0 0 1年 8月共收治桥小脑角肿瘤患者 10 8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7例 ,女 6 1例 ;年龄 16~ 6 8岁 ,平均 4 1.3岁。病程 2周~ 11年 ,平均 2 .15年。肿瘤直径 2 .0~ 3.9cm 4 8例 ,4 .0~ 7.0cm 6 0例 ;位于左侧 5 6例 ,右侧 5 2例。病理诊断 :听神经瘤 75例 ,脑膜瘤 2 0例 ,三叉神经鞘瘤 6例 ,上皮样囊肿 4例 ,小脑…  相似文献   

9.
秦坤明  黄玮 《广西医学》2004,26(10):1492-1494
听神经鞘瘤 (AcousticNeurilemona)亦称前庭神经鞘瘤(VestibularSchwannoma ,VS) ,是颅内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约占颅内良性肿瘤的 10 % ,占小脑桥脑角 (Cerebellopontineangle ,CPA)肿瘤的 6 5 %~ 72 %。本病好发于中年人 ,高峰在30~ 5 0岁 ,发生于小儿的少见。 6 0年代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 ,听神经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其治疗的目标为 :(1)全切除肿瘤 (包括内听道内的肿瘤 )而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2 )保留完好的面神经功能 ;(3)对术前保留有效听力的病例 ,力争保留有效听力[1] 。随着立体定向放射…  相似文献   

10.
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 ,AN)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 %,占颅内肿瘤的6 %[1] 。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是双侧性。肿瘤多数发生于前庭神经(约占99 3%) ,最常见起自上前庭神经[2 ] (84 8%) ,其次为下前庭神经(8 9%)。肿瘤的形成是因NF 2基因缺失,雪旺氏细胞过度增生所致。据WalshRm[3] 等统计,肿瘤的平均生长率为1 16mm/年,生长率范围:- 0 75~9 6 5mm/年。肿瘤开始常沿前庭神经在内听道口周围和中枢髓鞘连接处增生,可生长进入内听道,也可以从内听道扩展到桥小脑角。AN的早期诊断有助于肿瘤的全切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型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及其显微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20例小型听神经瘤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诊断资料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1例患者经MRI的T_2WI、T_1WI图像均未呈现明显肿瘤异常信号,经增强扫描后,显示面听神经束增粗,内听道扩大,桥小脑角、内听道显示肿瘤占位性病变。其余病例T_2WI、T_1WI图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面听神经束明显增粗,内听道明显扩大,经增强扫描后可见明确病灶。在显微镜辅助下,所有患者经乙状窦后入路做到了全切。术后优8例,良11例,中1例。手术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5%(19/20),听神经解剖保存率为40%(8/20),手术优良率达95%(19/20)。结论应重视早期临床表现,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听力学检查,对于高度怀疑存在听神经瘤患者,即使MRI平扫结果显示正常,仍需进一步进行MRI增强扫描,以免发生误诊、漏诊,并及时采取有效显微手术治疗,以尽可能保存患者面神经及听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听神经瘤手术保留面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面神经在脑桥小脑角、内耳道的显微外科解剖 ,为听神经瘤手术保留面神经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采用头颅标本 2 0例 ,对 4 0侧脑桥小脑角部位的面神经进行显微外科解剖观察。结果 :在桥延沟 ,面神经运动根在前庭蜗神经根内侧稍上方 ( 1 .98± 0 .1 0 ) mm,展神经根外侧 ( 8.76± 1 .4 2 ) mm,在舌咽神经根出脑干处的上方约 ( 8.1 5± 2 .1 8) mm。在脑桥小脑池 ,4 0侧面神经共有 62支营养血管 ,主要来自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 ;在内耳道有营养动脉 1 7支 ,主要来自迷路动脉。 结论 :熟悉面神经在脑桥小脑角及内耳道的显微解剖 ,有助于听神经瘤术中定位面神经 ,提高面神经保留率。  相似文献   

13.
赵刚  周志中 《吉林医学》2001,22(1):44-44
脑脊液鼻漏是桥小脑角区肿瘤、三叉神经痛等颅后窝病变开颅术后并发症之一 ,在听神经瘤组统计中有人报道仅次于面神经、听神经损害 [1 ] 。笔者回顾了 1985年 3月~ 1999年 5月间收治的 484例一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术后 12例脑脊液鼻漏的资料 ,并结合文献报告 ,分析其产生的解剖机制 ,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采用一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乳突旁直切口进行桥小脑角区开颅手术 484例 ,其中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2 0 6例 ,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 12例 ,占 2 .5 %。 12例鼻漏资料如下 :男性 8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4岁~ 6 5…  相似文献   

14.
郝新民  王菁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8):930-931,941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的MRI表现.结果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0例,均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其中呈囊实性改变者8例,T1WI呈混杂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实性者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位于内听道内2例均呈实性,与听神经相比呈等信号,增强扫描肿瘤亦呈均匀强化.12例肿瘤术前均明确诊断.结论 MRI对听神经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在术前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绝大多数为听神经瘤 ,其次为脑膜瘤 ,由于其结构复杂、位置深 ,难以暴露 ,并与重要的脑组织、神经、血管、静脉窦常有粘连 ,故手术难度较大。显微手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的完善及切除病变 [1 ] 。我院1994年 5月至 1998年 12月 ,应用显微技术切除小脑桥脑角区肿瘤 42例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手术配合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42例中男 19例 ,女 2 3例 ,年龄 19~ 6 8岁 ,平均 43岁。肿瘤最大直径 8cm,最小 1.5 cm,其中 <2 cm4例 ,2~ 4cm15例 ,>4cm2 3例。肿瘤全切除 31例 ,次全切除 6例 ,面神经保留 2 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内听道的显微外科处理,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面神经的功能保留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后颅窝岩骨CT薄层扫描,术中采用磨钻(美敦力公司)或磨骨刀(SONOPET公司)将内听道磨开,磨除时后壁尽量磨开,术中均行面神经功能电生理监测,对内昕道内肿瘤处理的手术技巧进行分析. 结果 听神经瘤全切除30例,全切除率为96%;次全切除2例,占4%.面神经解剖保留3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达100%,其中H.B分级Ⅰ级8例,H.B分级Ⅱ~Ⅲ级24例;功能良好以上保留率为100%.面神经位于前下位置16例,居中6例,前上10例.内听道处理时术中颈静脉球高位4例,磨除内听道时轮廓化4例,出血2例.无术后死亡患者. 结论 熟练掌握内听道解剖和显微磨钻技术,充分打开内听道后壁,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和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听神经瘤的全切除率和面神经功能保留级别.  相似文献   

17.
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 1 0 %左右[1 ] ,为良性肿瘤 ,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由于听神经瘤位于桥小脑角区 ,位置深在 ,手术难度大 ,时间长 ,要求精细[2 ] ,因此无论对手术医师 ,还是手术护士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手术中护士如何更好的配合 ,以达到最好的手术疗效。1 临床资料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施行 30例听神经瘤手术 ,男 1 2例 ,女 1 8例 ,年龄 1 9~ 72岁 ,平均 45 .6岁。手术时间 3~ 7小时 ,平均 4 .2小时。卧位 8例 ,坐位 6例 ,侧卧位1 6例。现将手术配合护理体会报道如下。2 手术配合2 .1 做好器械…  相似文献   

18.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资料。结果:听神经瘤26例,脑膜瘤14例,胆脂瘤12例,三叉神经瘤8例,蛛网膜囊肿2例,脑干胶质瘤2例,颅咽管瘤1例。桥小脑角区肿瘤中最多见的是听神经瘤(40%)和脑膜瘤(21.5%)。结论:MRI可清晰显示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不同特点,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提高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定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47例中其中听神经瘤26例。脑膜瘤7例,三叉神经瘤6例,胆脂瘤2例,蛛网膜囊肿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动脉瘤,胶质瘤及转移瘤各1例。桥小脑角区肿瘤中95.7%为脑外病变,4.3%为脑内病变。听神经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瘤为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肿瘤,该区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CT表现,术前定位,定性准确率为89.4%和72.3%。结论 桥小脑角区肿瘤有特定的好发部位,CT对该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增强MRI对微型、小型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微型听神经瘤13例(d≤10mm),小型听神经瘤19例(10〈d≤20mm),男15例,女17例,年龄33—61岁,平均41.8岁,采用SignaHDX3.OTMRI超导型MR系统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病灶边缘、信号、邻近结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32例微、小型听神经瘤Gd—DTPA扫描呈明显强化,病灶的位置.边缘及邻近结构关系更明确。肿瘤Tl加权序列为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序列为高信号或稍高混杂信号,内听道均未见扩大。11例病灶局限在到内听道内,肿瘤直径约0.3—1.2mm,平均0.54mm;3例肿瘤位于听神经,T1WI,T2WI听神经稍增粗、未见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后呈点片状强化,18例肿瘤大部分位于内听道内,其肿瘤少部分突入桥小脑角肿瘤直径约0.8—2.0mm,平均1.24mm。结论MRI平扫+增强是防止微型、小型听神经瘤漏诊最有效方法,其诊断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