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喉癌诱导化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喉癌综合治疗成为一种趋势 ,诱导化疗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喉癌的各种诱导化疗方案的缓解率、生存率、喉功能保存率、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毒性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发现其治疗效果好、毒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2.
下咽癌的治疗理念多为延长生存期、保留喉功能、改善生存质量。诱导化疗后根据患者反应情况进行放化疗或手术的个性化、综合化治疗模式是临床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靶向药物的加入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注意的是,因人种、患者身体状况等差异,药物的选择及用药剂量存在争议。本文分析以往的临床试验资料,总结诱导化疗在下咽癌中的治疗历程,探讨诱导化疗及靶向治疗的应用价值,为未来下咽癌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苯丁酸钠对喉癌Hep-2细胞株诱导化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苯丁酸钠(PB)与诱导化疗药物对体外喉癌Hep2细胞株的联合作用,探讨PB对喉癌诱导化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PB分别与5氟脲嘧啶(5FU)和顺铂(CDDP)联合作用时对喉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5FU和CDDP分别与PB联合应用时,两药各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及各个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5FU和CDDP的浓度一定时,PB的各个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B能增强诱导化疗药物对体外喉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为临床增强喉癌诱导化疗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和毒性反应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多数可手术切除的晚期喉癌下咽癌采用根治性手术加放疗后常导致喉丧失。放疗技术的进步、次全喉切除术的应用和放疗、化疗的联合治疗都使喉保留术取得了重要进展。诱导化疗在不降低生存率的情况下,喉保留可达50% ̄60%,展示了较好的前景。然而,喉保留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喉部分切除术和放疗是目前全世界通行的治疗真声带侵袭性鳞癌的方法。早在1980年初,该作者就采用以铂剂为基础的诱导化疗治疗声带鳞癌,并曾报道部分病例至少随访3年达到完全临床缓解,且肿瘤的临床反应与组织学消退之间存在相关性。随后,作者提  相似文献   

6.
保留喉功能喉咽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保留喉功能的综合治疗对喉咽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0-2000年我院收治的88例经保留喉功能的综合治疗的喉咽鳞状细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总5年生存率是50%,其中Ⅰ级患者为87.5%,Ⅱ级患者为68.19%,Ⅲ级患者为39.62%,Ⅳ级患者为20%;有56例(63.64%)患者喉功能完全(发音,呼吸和吞咽)得以保留,32例(36.36%)患者喉功能部分(发音和吞咽)得以保留;诱导化疗后总缓解率为77.27%,其中完全缓解率为9.09%,部分缓解率为68.18%。结论 诱导化疗是喉咽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保留喉功能的综合治疗在喉咽癌治疗中十分主要。  相似文献   

7.
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综合治疗对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癌的作用。方法:对梨状窝癌进行保留喉功能治疗的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33例术前分别给予1周期或2周期诱导化疗;(2)手术治疗经化疗后的肿瘤切除;(3)术后放射治疗。结果:化疗后有效率42.4%。3年生存率54.8%,5年生存率38.7%。  相似文献   

8.
诱导化疗在头颈部癌的应用已多年,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经近年较多随机试验研究。基本表明现有化疗方案不能提高生存率,目前已趋向于重在据其对癌瘤的缓解程度,选择适宜于器官(尤其喉)保存的病例,成为诱导化疗在头颈癌应用的一个新动态。  相似文献   

9.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但是器官功能保留率和5年生存率没有显著提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药开始应用于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研究表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作为诱导化疗方案提高了喉功能保全率。后来随着紫杉醇的应用,有研究证实在PF方案基础上加用紫杉醇可提高诱导化疗的疗效。与PF方案相比,TPF方案在局部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期上有显著的优越性,因此,成为诱导化疗的首选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期,同步放化疗成为非手术治疗及保喉的新方式,因其在总体生存率、保喉率、局部控制率上有明确的优势,已被列入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非手术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2006年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运用于临床,因其预后的优势及较少的不良反应成为无法耐受化疗药物的新选择。就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DOXF辅助化疗方案与DFP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血液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比较研究DOXF辅助化疗方案与DFP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其血液毒性反应。实验组27例,应用DOXF辅助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DFP辅助化疗方案。仔细分析两组相关症状及血常规变化情况,比较其近期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27例中,CR7例,PR10例,总有效率(CR+PR)63.0%;对照组20例中,CR5例,PR8例,总有效率65.0%,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血液学反应,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和骨髓抑制,但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液毒性反应较轻。结论与传统的DFP方案比较,DOXF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血液毒性程度低,患者耐受性高,更易完成全周期放化疗计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TPF)方案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喉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 年1 月~2013 年10 月于 本院首次治疗的局部晚期喉咽鳞癌患者78例,采用TPF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78例患者共完成156周期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其中 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4例(5.1%),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55例(70.5%),稳定(stable disease,SD)17例(21.8%),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2例(2.6%)。总有效率(CR+PR)75.6%,Ⅲ/Ⅳ度副反应发生率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效率与肿瘤中低分化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喉咽鳞癌患者,TPF方案诱导化疗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作为局部晚期喉咽癌诱导化疗的选择。同时提示病理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的肿瘤患者,更可能从诱导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诱导化疗筛选的综合治疗方案对于局部中晚期喉癌患者生存率及喉功能保留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治疗的71例中晚期喉癌患者(T3~T4级病变,评估需全喉切除手术的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2例;年龄39~80岁,中位年龄59岁;T3级47例,T4级24例;III期28例,IV期43例;所有患者经MDT讨论后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手术治疗组,另一组为诱导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疾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喉器官功能保全情况。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 检验,Cox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7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88个月,全部患者的5年OS和DFS分别为63.5%和55.4%。手术治疗组和诱导化疗组患者5年OS分别为62.5%和60.7%(P =0.643),5年DFS分别为57.3%和52.5%(P =0.351)。不同年龄分组和肿瘤分期的患者间比较OS及DFS差异经Log-rank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肿瘤分期是影响中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诱导化疗组患者对诱导化疗的总体敏感率为32.3%,总体喉器官功能保 全率为74.2%。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需行全喉切除的患者,TPF诱导化疗筛选治疗方案,在不降低生存率情况下可使肿瘤降级,从而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喉功能保留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下咽癌患者多就诊较晚,需联合治疗。通常的治疗模式是:全喉切除十部分咽切除、根治性颈廓清、术后放疗,患者失去言语功能。随着对头颈癌有效的化疗方案的采用,已有报道证实治疗下咽癌时喉保存的可行性。为比较治疗梨状窝癌保存喉(对敏感患者诱导化疗加控制性放疗,不敏感者手术)与常规手术两种治疗方法的结果,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从1990年开始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的Ⅲ期试验。经病理学证实的、未治疗的梨状窝或杓会厌襞癌患者,TNM分期为T2(除外梨状窝膜部外生型T2病变)、T3或T4、N0、N1、N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诱导化疗筛选的综合治疗对于中晚期下咽癌患者生存率、喉功能保留的意义。方法:前瞻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中晚期下咽癌的患者,均接受2~3周期TPF方案(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本研究初步将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影像学评估肿瘤体积缩小达到70%及以上称大PR,行同期放化疗,小于此标准PR患者称小PR。(CR+大PR)组为TPF诱导化疗有效组,未达CR及大PR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即为TPF诱导化疗无效组,术后视情况接受辅助放疗。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喉器官功能保全生存时间(larynx dysfunction-free survival,LDFS)。χ^2检验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Cox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共纳入26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4.7(5~83)个月,诱导化疗有效组和诱导化疗无效组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为46.0%、32.6%;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1.0%、26.6%;喉器官功能保全生存率分别为37.9%、24.8%。诱导化疗疗效差、N分期高、Ki-67免疫组化强阳性是预后不良因素(P值均<0.001)。临床分期越高,诱导化疗疗效越差(P=0.015)。大、小PR患者间OS及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中晚期下咽癌患者进行TPF诱导化疗筛选综合治疗,可在获得较高生存率情况下尽可能保留患者有效喉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1介绍 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放疗是目前综合治疗的关键。其应用指征是:局部晚期癌,所有原发部位不能切除的鳞状细胞癌、鼻咽癌、口咽癌和喉癌的功能保留以及术后具有不利病理因素(包膜外侵犯,切缘阳性)的患者。喉咽癌是基于一级证据,通过诱导化疗能保留功能的病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喉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治疗方法并分析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0年1月至2009年8月诊治的6例原发性喉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和纤维喉镜活检标本的病理检查确诊原发性喉小细胞癌。本组6例患者中1例放弃治疗,1例行单纯化疗,1例行声门上半喉切除术和辅助放化疗,1例行诱导化疗+放疗+辅助化疗,2例行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化疗药物包括博来霉素、氟尿嘧啶、顺铂、依托泊苷、紫杉醇,化疗3~6周期。放疗采用60Coγ射线或4MVX射线,常规照射或三维适形放疗,剂量60 ~66 Gy,6~7周。结果 6例患者中,除1例临床分期为Ⅲ期外,其余5例均为ⅣA期。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1例放弃治疗者3个月后死于呼吸衰竭;2例行同步放化疗者至今分别无瘤生存8个月和24个月,其余3例患者于8 ~12个月后死于肺或肝转移。结论 该病易全身播散,治疗前需行全面评估,化疗在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步放化疗是本病的理想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新方案,作为新辅助化疗来治疗下咽鳞癌患者术前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初治的91例下咽鳞癌患者以尼妥珠单抗(300 mg第1天)联合奈达铂(90 mg/m2第1天)和5-Fu(750 mg/m2第1~5天)3周方案作为新辅助化疗,两个周期后予以手术和术后放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肿瘤缓解率,次要研究终点为病理完全缓解率、保喉率和化疗相关毒性。 结果 所有入组对象的总体肿瘤缓解率为86.8%(79/91),52例(57.1%)影像学降期,其中47例次(51.6%)达T降期,20例次(22.0%)达N降期。新辅助化疗(1或2个周期)后共8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68例为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根治性手术,保喉率为77.3%。8例术后原发灶病理完全缓解,占总入组患者数的8.8%(8/91)。29例(31.9%)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26例(28.6%)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5-Fu方案作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下咽鳞癌患者的肿瘤缓解率,且对其毒性耐受良好,多数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保留喉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对于改善局部晚期喉咽鳞状细胞癌总体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2例III~IV期喉咽鳞状细胞癌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接受2程诱导化疗,根据后续治疗将患者分为手术组(62例,手术+同步放/化疗)和非手术组(60例,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疗效差异及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手术组62例,死亡45例;非手术组60例,死亡38例。单因素分析示:分化程度、肿瘤临床分期III/IV期和是否颈淋巴结转移(P<0.05)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多因素分析示:分化程度(P=0.010)、肿瘤临床分期III/IV期(P=0.044)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重要因素。分层分析诱导化疗有效组,手术组患者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93.2%和86.0%,非手术组患者的3年和5年OS分别为74.3%和60.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P=0.022) 。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喉咽鳞癌患者,诱导化疗+手术+同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虽然不能有效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但对诱导化疗有效者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能从手术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miRNA芯片筛选与喉咽鳞状细胞癌对TPF方案诱导化疗敏感性相关的差异miRNAs,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具有诊疗价值的目标miRNA并进行验证。方法利用Affymetrix GeneChipmiRNAArray4.0芯片对12例TPF方案诱导化疗敏感的原发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及9例不敏感的患者的肿瘤组织行差异miRNA的筛选。选择文献中已经报道的和肿瘤发生相关的miRNA作为目标miRNA,并采用RT-PCR在24例原发喉咽鳞癌肿瘤组织(14例敏感,10例不敏感)中验证目标miRNA。结果筛选出24个miRNA在敏感组与不敏感组间表达有显著差异,其中6个miRNA在对TPF方案诱导化疗敏感组中表达上调,18个miRNA表达下调。运用miRNA靶基因预测数据库mirfocus对筛选出的24个差异miRNA进行分析,确定在敏感组中低表达的hsa-miR-211-3p、hsa-miR-4253、hsa-miR-4443、hsa-miR-193b-3p作为目标miRNA。采用RT-PCR对目标miRNA进行验证,hsa-miR-4253、hsa-miR-4443、hsa-miR-193b-3p与芯片筛选结果一致。结论 hsa-miR-4253、hsa-miR-4443、hsa-miR-193b-3p在诱导化疗敏感组与不敏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指标,并为进一步研究喉咽鳞状细胞癌对诱导化疗敏感性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英]/AustinJ…//OtolaryngolHeadNeckSurg.1995,113(4).404~407晚期喉癌的保守治疗(单放疗或诱导化疗加放疗)正日益被用做首选治疗法,对经治后患者有否残留癌及局部治疗反应的评估较术后患者更重要,放疗也是早期T1、T2喉癌的主要疗法。放、化疗后由于局部粘膜炎、水肿、分泌物粘稠,故临床检查很困难,常规影像学检查(CT、MRI)对发现残余癌也常无能为力,喉部活检常遗漏病变并可能导致软骨膜炎和气道梗阻。CT、MRI是基干器官的解剖结构改变进行诊断,而PET是结合FDG(2-氟-2脱氧-D-葡萄糖)标记测定组织内的葡萄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