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矿山井下测量中,目前已逐步使用陀螺经纬仪测定导线边的方位角。如附图所示,不需经过几何定向,可用陀螺经纬仪测定导线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_1,并经若干测站后,再测定导线边CD的方位角α_2,并以α_2来查核B点至C点间各导线站的测角误差和减少由于导线测角误差对方位角的累积影响。  相似文献   

2.
竖井利用陀螺经纬仪定向时的联系测量的主要特点在于:投点和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起始边的方位角传递任务是单独完成的。这样做的优点为:1)排除了投点误差对起始边坐标方位角传递的影响,因为竖井联系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精确地将地面的坐标方位角传递到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起始边上,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定向的精度;2)投点可以相应地简化。几何定向时,投点是需认真细致解决的一个困难问题,它占用了竖井几何定向所需时间的大部分,而采用陀螺定向联系测量法时,投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在采用两井定向的方法时,一般是将井下连接导线某一点的坐标和某一边的方位角作为井下平面控制导线的起算数据,它们的误差对井下平面控制导线各点的坐标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起始方位角误差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讲,井下有几条甚至几十条边。因此,搞清楚井下连接导线的误差分布规律,以便结合巷道布置情况合理地选择井下方位起始边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对此,在现有的矿山测量教科书中已经得到如下的结论。 1、当井下连接导线为等边直伸形时,导线各边的方位角误差呈对称分布,中间方位最强,两端方位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5072工作面贯通测量与施工测量误差之原因分析,找到了在起始边方位角超限,2次测量误差较大时,通过内业计算,解决此类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产陀螺经纬仪产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推广使用,必然要改变井下平面基本控制导线的现状。应用陀螺经纬仪,不仅可以测定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起始边坐标方位角,还可在井田边界或其它适当地点,加测若干条陀螺定向边,从而构成具有陀螺定向边的方向附合  相似文献   

6.
定向测量中定向边的坐标方位角大多使用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和陀螺方位角来计算,根据真北与坐标北的几何关系,还可以使用已知边的真方位角和陀螺方位角来计算。文章通过对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基于已知边真方位角利用陀螺方位角求取定向边的坐标方位角这一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矿山测量规程[1]中载有布设以陀螺边分段的井下控制网和专用高精度控制网的规定。这样提出了选择陀螺边的最佳距离,以达到在陀螺边个数最少的情况下能保证控制网必要精度的任务。由此有必要研制陀螺边最佳间距的计算方法。在研制的计算方法中应考虑导线的必要精度、导线形状、边数、测角精度和量边精度,其中包括系统误差。以带有陀螺边的导线终点点位中误差的公式[2]可以作为计算方法的基础,并增加陀螺边方位角的系统误差,这里主要指确定陀螺仪改正数时地面起始边的方位角误差(见图)。这样陀螺边导线终点点位中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8.
文中利用南北方向线作辅助线,分解每个转折角为两部分,推出已知点B,C南北方向线之间的观测角部分之和恒等于(k-1)×180°,k为观测角个数,确定了附合导线观测角之和的理论值计算公式中n的三种可能取值。由于起始边、终止边坐标方位角和导线形状都会影响n的具体取值,针对这种情况给出了合理化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陀螺全站仪在小型矿井联系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陀螺全站仪进行小型矿井联系测量时,利用单测回法求算井下待定边坐标方位角以及在直伸导线上加测陀螺边,可简化测量工作工序、大幅度提高导线测量精度.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单测回法求算井下待定边坐标方位角及加测陀螺定向边最佳位置的选择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实用,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10.
赵世杰 《中州煤炭》2019,(9):99-102
子午线收敛角在煤矿测量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矿区跨度范围较大的情况下,子午线收敛角尤为重要。煤矿测量中通常需要加测陀螺定向边来提高井下巷道测量精度,主要参数有陀螺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子午线收敛角、仪器常数等。采用中天法,通过对豫省东部某煤矿实测数据的计算和精度评定,测定所求井下陀螺定向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定向边的坐标方位角指导煤矿顺利贯通,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点位坐标决定子午线收敛角大小。实测中必须精确计算子午线收敛角,并对仪器常数和陀螺方位角进行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11.
饶河清  李萍军  黄河  马丽 《金属矿山》2014,43(12):143-146
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宽方位角观测系统方位角、偏移距及满覆盖次数分布等特点,以地质构造发育、各向异性显著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萌城矿区某勘查区为例,对宽、窄方位角观测系统的勘探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窄方位角观测系统,宽方位角观测系统1次覆盖向满覆盖过渡快,野外数据采集时对地表障碍物变形观测易于实现;宽方位角观测系统大大提高了横向上的观测能力,有效扩展了观测方位角,使获得的地震数据更趋于全息三维,方位角分布更均匀;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重进行子波保真、远道动校正及速度分析,便于获得分辨率较高、构造成像清晰的地震数据;相对于窄方位角地震勘探,宽方位角地震勘探观测通常覆盖次数更高,但勘探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12.
蔡文芮 《中州煤炭》2021,(10):142-148
为了提高沁水煤田某矿煤层陷落柱、断层、挠曲等小构造的探测准确率,将OVT域叠前偏移技术引入了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通过面元划分、五维规则化、OVT域叠前时间偏移、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时差校正等处理过程,实现宽方位OVT域叠前时间偏移。研究结果表明,OVT域叠前时间偏移保留了方位角信息,可以反映地层随方位角的变化;方位各向异性校正解决了道集的方位各向同相轴“抖动”问题,提高了剖面的分辨率,使小断层位置、陷落柱边界更清晰,“串珠状”现象更聚焦;OVT域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波形自然、浅层同相轴连续性低频成分更丰富,频带更宽。  相似文献   

13.
对随钻方位伽马测量仪的研制、仪器电路设计等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参照垂直井刻度原理,对随钻方位伽马测井仪刻度装置设计、量值传递流程、不确定度计算方法及测量影响因素展开详细论述。通过建立随钻方位伽马顺煤层钻进数学模型,模拟钻进时煤层顶底板识别,及计算钻遇界面距离L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全力扭方位的数学本质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求装置角,使得方位变化达到最大。文献中已有的几种求解方法在求解过程中没有考虑约束条件,这使得有关计算公式缺乏严格的数学基础。使用有约束极值问题的标准求解方法——拉格朗日乘数法对全力扭方位问题重新进行了数学表述,并推导出了最优解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刘林  党昌志 《煤炭技术》2003,22(9):111-111
以简单的方位角计算公式为基础,推导出了以方位角表示的前方交会定点公式,并在该矿的贯通测量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地应力对煤层气井水力压裂裂缝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晋城矿区西部3号煤层的地应力及煤岩的力学性质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了不同地应力条件下井壁处及天然裂缝缝端的破裂压力,分析了地应力对水力压裂起裂压力、起裂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起裂压力和起裂位置不但与地应力方位有关,而且与地应力大小有关;随水平主应力差系数增大,天然裂缝与最大水平主应力间的夹角对破裂压力的影响程度增大。对于晋城矿区西部3号煤层,当水平主应力差系数大于0.84时,易产生较为平直的水力主缝;小于0.47时,易于产生网状裂缝;在0.47~0.84时,起裂方位与天然裂缝的分布有关。不同地区,用于判断起裂方位的水平主应力差系数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几种方位角间的关系,导出了GPS测量方位角的实用公式。根据临沧飞机场的作业实例,对GPS方位角测量的方法及精度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张宪旭 《中州煤炭》2021,(7):114-119,136
沁水盆地煤储层中裂隙系统较发育,裂隙的走向、密度和发育范围控制着其渗透性和运移方向,查明地下裂隙的发育情况对煤层气的开发和压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裂隙发育地区具有明显的HTI方位各向异性的特点,利用宽方位高密度地震数据携带方位角信息的特征,在处理过程中开展OVT面元划分、五维规则化和OVT域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获得携带方位信息的高保真度的OVT道集;在解释中利用OVT道集中随方位角变化的振幅和时差属性,采用拟合椭圆的方法对地下裂隙的走向和强度进行了预测。获得的裂缝预测结果与地下构造有较高的吻合度,并在井位部署和压裂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简述朱溪矿区ZK5407孔前期钻探施工的基本情况后,根据定向纠斜地质要求等情况确定了纠斜总体思路。详细介绍了自孔深1288.70 m、顶角8.6°、方位角30°至孔深1637.25 m、顶角2.7°、方位角257°共17次的包括螺杆定向纠斜的理论准备、设备仪器、实施经过和钻进工艺在内的螺杆定向纠斜施工工艺,并阐述了开创江西省地矿系统深孔螺杆定向钻探先例之成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