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 21例肺良性疾病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肺良性疾病中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低于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01),p16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P<0. 05);肺良性疾病中p16蛋白阳性率高于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07); p16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P<0. 05)。p16甲基化和p16蛋白表达缺失存在相关性(P=0.004)。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1例肺良性疾病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肺良性疾病中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低于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01),p16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肺良性疾病中p16蛋白阳性率高于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07);p16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p16甲基化和p16蛋白表达缺失存在相关性(P=0.004).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P53和 nM23基因表达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 47 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微波修复抗原、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47 例中,低分化癌组 P53蛋白阳性率 88.88%,高分化癌组 P53 蛋白阳性率 4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01).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组的P53 蛋白阳性率 82.60%,无淋巴结转移组的 P53 蛋白阳性率 2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 蛋白在肺腺癌与肺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47 例中,肺鳞癌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组 nM23 阳性率 21.42%;无淋巴结转移组 nM23 阳性率 62.5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nM23 在肺鳞癌与肺腺癌,在肺腺癌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及在非小细胞肺癌高、中、低 3 种不同分化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53 蛋白表达程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 nM23 能抑制肺鳞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Bax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的Bax蛋白表达。结果肺癌Bax基因表达阳性率为60.47%,癌旁肺组织阳性率为9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AX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状态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肺癌存在Bax蛋白低表达;Bax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Bax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6例癌旁组织中PCNA、E-cad的表达及与NSCLC转移的关系.结果 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NSCL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E-cad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 PCNA高表达、E-cad低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促进了NSCLC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基因和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标本和4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Survivin和Skp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Sk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患者Skp2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病理类型、分化程度高低、TNM分期、是否伴随淋巴结转移、吸烟与否及Survivin表达有关(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Survivin与Skp2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Survivin、Skp2过度表达可能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检测肺癌组织Survivin与Skp2的表达有助于临床诊治肺癌患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核酸内切酶Dicer、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m,PCNA)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icer和PCNA在57例肺癌组织和16例癌旁正常肺组织表达情况,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57例NSCLC Dicer蛋白失表达率50.9%,16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为37.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er蛋白在肺腺癌失表达率为66.7%,鳞癌中为3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er蛋白在高分化癌组(33.3%)失表达率低于低分化癌组(76.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年龄、性别无关(P>0.05);NSCLC癌组织中Dicer高表达和低表达的PCNA平均指数分别为(37.61±20.31)%、(48.32±25.34)%(P>0.05).结论:Dicer蛋白失表达可能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影响肺肿瘤细胞的分化方向,没有直接影响PCNA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Delta 样配体4(DLL4)的表达及与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D1)、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 -9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 DLL4的表达,同时检测 PCNA、CyclinD1、MMP -2、MMP -9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分析 DLL4与之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DLL4、PCNA、CyclinD1、MMP -2、MMP -9与正常肺组织相比均明显增强(均 P <0.05);DLL4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均 P <0.05)。相关分析显示,DLL4与 PCNA、CyclinD1、MMP -2表达均呈正相关(均 P <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DLL4存在过表达,且随肿瘤进展而进一步增强。DLL4参与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机制在于 DLL4可能通过调节 PCNA、CyclinD1、MMP -2表达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鳞型细胞癌中PCNA,p16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0例食管鳞型细胞癌中PCNA,p1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癌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与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p16蛋白表达阳性率46%,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关,但与临床分期无关;PCNA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转移均有关。结论:PCNA,P16蛋白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及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肺癌组织P2 1waf1蛋白表达特点 ,研究其与肺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76例肺癌组织P2 1waf1和PCNA蛋白表达状况 ,并与肺良性疾病比较 ,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是否相关。结果 :①肺癌组织P2 1waf1与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80 .2 6 % ,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织 (分别为 35 .5 9%和 39.98% ,P <0 .0 0 1)。②肺癌组织P2 1waf1和PCNA蛋白表达与肺癌分期和分化无关。③肺鳞癌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89.6 6 % ,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 (4 7.0 6 % )。④肺癌组织P2 1waf1与PCNA蛋白表达无关 ,而肺良性疾病组织中两种蛋白表达相关。结论 :①肺癌P2 1waf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细胞增殖程度也很高。②肺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高于小细胞癌。③肺良性疾病细胞增生处于P2 1waf1蛋白控制之下 ,而肺癌细胞则已失去这一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16INK4A蛋白在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及癌旁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及病变旁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方法检测P16INK4A蛋白在23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7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病变旁组织、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深,阳性率逐渐增高,强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蛋白在宫颈癌癌旁正常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变旁正常组织、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P16INK4A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民族及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病变旁组织均不表达,P16INK4A蛋白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P16INK4A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作为新的评价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肠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16蛋白表达与其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对46例大肠癌中PCNA和P16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中PCNA以及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正常粘膜相比差异有显性。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5年生存率有关,P16蛋白表达与上述三差异均无显性。大肠癌PCNA与P16蛋白的表达存在负相关。结论:PCNA与P16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判断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1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两者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对10例正常骨组织和71例骨肉瘤组织中的P16与PCNA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P16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骨组织(P<0.05),PCNA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骨组织(P<0.05);②P16表达与骨肉瘤的组织学分级、预后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0.05)。PCNA表达与骨肉瘤的预后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③P16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s=-0.58,P<0.05)。结论:P16及PNCA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骨肉瘤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Survivin、P16INK4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抑癌基因P16INK4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urvivin和P16INK4a在56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抽取12例非肺癌的肺部良生病变手术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NSCLC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64.3%、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8.3%)(P<0.01),P16INK4a在NSCLC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失表达率分别为51.8%、16.7%(P<0.01).NSCLC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和P16INK4a失表达率均与NSCL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P16INK4a表达阳性和阴性病例,阳性率分别为40.8%(11/27)和86.2%(25/29)(P<0.01),且表达呈负相关(r=-0.459,P<0.01).结论:在NSCLC中survivin的过表达和P16INK4a的失表达提示二者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同时检测survivin、P16INK4a的表达状态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雪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16-3017,3020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504s和PC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P504s和PCNA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前列腺癌及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穿刺活检标本中的P504s和PCNA表达水平。结果:(1)PCNA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强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显著(P<0.01),且PCNA蛋白的强阳性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2)P504s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P504s表达与前列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3)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CNA与P504s蛋白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PCNA蛋白与P504s蛋白的表达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结论:P504s是前列腺癌敏感而特异性的标记物,P504s与PCN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2例肺癌组织及50例正常肺组织VEGF及PCNA进行检测,对比两组间VEGF及PCNA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VEGF及PCNA阳性率分别为67.7%和72.6%,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的14.0%和12.0%(P<0.05);肺癌VEGF阳性率与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PCNA阳性率与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VEGF及PCNA阳性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VEGF及PCNA与肺癌的发生、进展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可做为评估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E7基因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慢性宫颈炎和CINⅠ患者81例、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57例,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组织HPV16E7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用SPSS软件行等级相关分析和χ2检验。结果:⑴HPV16E7特异性片段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患者81例、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57例,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组织HPV16E7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用SPSS软件行等级相关分析和χ2检验。结果:⑴HPV16E7特异性片段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CINⅠ中分别为17.0%、26.5%,在CINⅢ及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61.5%和74.2%;HPV16E7分布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中分别为17.0%、26.5%,在CINⅢ及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61.5%和74.2%;HPV16E7分布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⑵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⑵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分别为10.6%和30.0%,在CINⅢ和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96.0%和100%;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分别为10.6%和30.0%,在CINⅢ和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96.0%和100%;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⑶在HPV16E7特异性片段表达阳性的宫颈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均是阳性。宫颈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与HPV16E7的表达有相关性(r=0.482,P<0.001)。结论:HPV16E7和P16INK4A蛋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HPV16E7和P16INK4A蛋白可能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上皮性卵巢癌P16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6基因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3例正常卵巢,17例良性卵巢肿瘤和40例上皮性卵巢癌P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16蛋白在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9%,41.18%,67.5%。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皮性卵巢癌P6蛋白表达强度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组织分化越差,临床期别越高,P6表达越弱。结论:P6蛋白表达异常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VEGF、PCNA和M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以及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和34例癌旁组织中VEGF、PCNA和MRP的表达水平。结果64例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生存、年龄明显相关(P〈0.05)。PC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生存无关(P〉0.05)。MR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生存无关(P〉0.05)。VEGF、PCNA和MRP在胃癌中表达无相关性。结论VEGF、PCNA、MRP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275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CC) in our hospital, and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of cervical cancer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p16INK4A proteins.Methods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275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between 2006 and 2011, including the patients' age, clinical FIGO stage, differentiation, histologic grade, infiltration depth, treatment,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fter surgery, and results of following-up.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also done on sections of confirmed cancer specimens without prior chemotherapy/radiotherapy.ResultsAmong various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the median age was 48 years old. The grad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istological type, HPV infection and with lymph node invasion. FIGO stage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to the infiltration depth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16INK4A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histologic grade. However,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p16INK4A staining and patient's age, histopathology and lymph node metastases.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becomes increasingly younger. Additionally, p16INK4A can function as a diagnostic marker of cervical carcinom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