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法典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高校法治教育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法治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举措。民法典可通过“三切三进四处理”形式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即以“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关系”“维护法律权威与提高法治素养”三个教学内容为切入点,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三条融入路径,通过处理好民法典教育与普法宣传、民法学教育、宪法教育、大思政课四重关系,完成法治教育大使命。  相似文献   

2.
案例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的重要渠道。2021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性、鲜明的政治导向、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为案例教学不断深入探究、实现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方向。在探究如何将民法典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过程中,需从民法典融入课程的价值旨归着手,掌握融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过提取公因式明确案例教学选择内容;在融入过程中做到精准实施,从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以后,如何向中学生讲好民法典、将民法典的理论思想和精神内核融入思政课法治教学,是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全新实践议题。以选择性必修课程《法律与生活》教学为例,学习法律原文,从顶层设计角度学习民法典并做好普法释法工作,培养学生理论兴趣;优化法律案例,利用事实推动教学,强化法治事实辨析,引导学生关注法治现实;创设法治情境,找到学生经历与法律知识的结合点,提升学生法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党史资源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着高度的吻合性,将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具有必要性,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精神的要求。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党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构建教学逻辑、优化教学设计和创新教学实践提出党史融入课程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018年3月29日—30日,"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在扬州市美琪学校隆重举行。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学校王卫华、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许冬红和山东省临沂实验中学王有鹏三位特级教师,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法治教育专册)"公平正义的守护"为题,采取借班上课、同课异  相似文献   

6.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不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打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延迟开学、居家学习、网络授课……疫情是危机,也是机遇。百年前,加缪在《鼠疫》一书中写道:同鼠疫斗争,唯一的方式就是诚挚……就我的情况而言,诚挚就是做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7.
将数学史有机渗透在教学中,不仅能让知识的建构更和谐,还能给学生带来探究乐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实现德育教育,为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文章以“概率与统计”的教学为例,分别谈谈如何将数学史融入章节起始课教学、概念教学与解题教学.  相似文献   

8.
将大历史观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其实质是将教与学置于过去、现在、未来的认知逻辑之中,并以联系、整体、发展的观点重新审视教与学。“走近历史”“走进历史”“走出历史”三者既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入大历史观的三重意蕴,又构成了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闭环。在具体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大历史观,应坚持生命化、情境化、审美化、意义化的教学要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体验理论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引入学生的生命经验,进而营建师生和谐互动生态体验场;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与自然、社会、自我构成的情境中,激发学习与探究愿望;以开放性的课堂对话,激发学生的思考与体验;注重道德行为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提升生态智慧境界,走向生态价值的实践自觉。以此,让学生掌握处理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  相似文献   

10.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影响深远,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开展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案例法教学的现状和意义,重点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法教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礼乐文化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把礼乐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增强立德树人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是讲好本课程的理论命题与实践课题。本文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讨礼乐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的路径与方法,即挖掘礼乐文化资源、创设礼乐文化情境、注重礼乐文化体验,强化铸魂育人的文化基因、实际功效与实践转化。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时政热点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阅读”时代已经到来,教师通过“微阅读”在课前、课中、课后将时政热点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辅助学生学习教材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而加强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
杨宁 《家长》2021,(3):85-86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道德与法治也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伴随着人们道德意识的提高,法治意识的觉醒,学校也提高了相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情境设计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须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以提升其生活为目标,找准学生真实的生活问题,激活教材情境,促成现场体验的生成,创设多元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辨,从而培育学生的道德反思意识,提高其主体思维深度,促进其批判反思等高阶思维的发展,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15.
陈海林 《天津教育》2021,(7):105-106,109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加强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接班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融合措施,本文就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相似文献   

16.
陈海林 《天津教育》2021,(3):105-106,109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加强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接班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融合措施,本文就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与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将先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意识不够强烈等问题展开分析,再 详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融入途径,旨在促进初 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 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8.
河南红色文化资源是伟大革命时期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不仅贯穿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以及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伟大时期,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不同的光辉时期中遗留的文化矿藏。红色文化资源中每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都蕴含着传承民族根、激发爱国魂的教育意义,可以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养成责任意识。文章主要讲述了河南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研究价值,浅析了当前河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境,提出了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河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58):81-8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隽永、博大精深。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就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一味地灌输教材知识,忽视挖掘传统文化因素及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致使传统文化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该情况,文章将以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教学问题为基础,结合教学经验,详细分析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道德辨析是低段道德与法治重要的学习方式,其教学关键以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教学通过系列"问题链",立足日常生活事件深入追问,引导学生反思日常行为;整合拓展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悟其生活意义;以整体视角把握单元主旨和意图,引导学生深化价值理解与认同,引领其道德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