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零差改革对重庆市公立医院人力价值补偿的政策效应,为深化医改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利用重庆市22家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数据,比较分析药零差改革前(2015年、2016年)与改革后(2018年、2019年)公立医院人力成本水平及其补偿度。结果:改革后重庆市全市公立医院人力成本占比、技术劳务收入占比均值为36.92%和26.14%,较改革前增加了 2.74和4.78百分点,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人力成本补偿度均值为70.80,较改革前增加了 8.31,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改革后重庆市全市公立医院人员薪酬倍差均值为2.25,较改革前下降了 0.15;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零差改革显著提升了重庆市公立医院的人力价值补偿水平,但政策效应存在异质性。应厘清公立医院人力价值回归的机理与路径,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该省中医医疗机构门诊医疗费用构成变化情况,以了解导致该省中医医疗机构近年来门诊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变动度指标,分析5年来该省中医医疗机构门诊医疗费用构成变动的情况。结果该省2009年至2013年引起门诊医疗费用结构变化较大的因素有:化验费、检查费、药费;而诊察费、检查费是引起门诊医疗费用结构变动上升的主要费用项目,二者的累积贡献率达到50%;药费、治疗费、化验费是引起门诊医疗费用结构变动下降的主要项目,三者的累计贡献率达到42.43%。结论该省中医医疗机构门诊医疗费用的增长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情况,需要进一步控制药费比,同时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费用占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会办医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主要以国家和上海层面权威发布的有关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机构、床位、人力、服务量、费用5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上海市民营医院占比已达46.39%,床位占比10.58%,卫生技术人员占比9.56%,但业务量占比仅为5%左右,次均药费占医疗费用比重低。结论:目前,上海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上多集中在几个领域,床位规模难以达到总量20%的目标,人力资源,尤其是高资历的医务人员短缺,与公立医疗机构尚不能形成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居民医疗负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居民医疗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面板固定效应的倍差法分析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实际报销比例,缓解了高额医疗支出发生,但对农村居民医疗费用及占比影响有限;低收入参合农村居民高额医疗支出风险仍然较大。结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深度;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给予低收入农村居民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控费政策对医院医疗业务收入和费用结构的影响,为完善新一轮控费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间断时间序列、结构变动度等方法,比较控费政策实施前后医院医疗业务收入和费用结构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模型检验,控费政策对医疗总收入、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控制的即时效应显著,但尚未出现长期下降趋势;2018年下半年医院药占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门诊就医流向与费用特点,为分级诊疗等相关卫生政策的实施与推广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选取东部某省13个区县,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糖尿病患者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分布和诊疗费用情况。结果:2009—2013年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在三级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由1 895降低到661,其占比由3.05%降低到0.57%,有并发症患者在三级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由179增加到524,且在2011—2013年间,其占比由3.27%增加到4.24%。两类患者门诊次均费用和次均个人负担差别较大,且级别越高,差别越大;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中,有并发症患者的次均费用分别是无并发症患者的2.50倍、3.34倍、3.75倍,前者的次均个人负担费用分别是后者的2.62倍、3.66倍、3.96倍。结论:该省基层门诊服务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患者就医选择的不合理,有并发症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的流向三级医疗机构;相比于无并发症患者,有并发症患者面临更大的经济负担。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基础医疗机构建设,提升其预防、诊疗和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服务质量与能力,合理引导糖尿病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次均门诊费用结构及变化趋势,为优化门诊费用结构及有效控制就医成本提供参考。[方法]以深圳市2018-2021年481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次均门诊费用为例,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1年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次均门诊费用结构变动度为30.41%;计免疫苗费、中成药费、西药费、化验费、诊察费5项费用累计结构变动贡献率为94.15%,计免疫苗费、中草药费比重逐年增高,西药费、中成药费、诊察费比重逐年降低。[结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对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次均门诊费用结构优化具有推动作用。建议通过强化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对辅助检查项目监管、增强计免疫苗宣传力度、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费用占比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门诊费用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的医保控费模式关键由该国家的医疗费用支出结构决定,而国家实行的医疗体制决定医疗费用支出结构,并由此形成各个参与主体对医疗机构和药品价格的主导权。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最突出的特色是其医疗保障筹资模式,结合了个人责任与弱者保护,通过WHO关于全球医疗问题所作统计数据为分析基础,研究新加坡储蓄型筹资模式下的医保控费效果,为在总额及长期药价差之冲击下的中国未来医保控费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三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三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县、乡、村医疗机构3342例门诊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就诊患者年龄段为40~50岁的人数最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人均门诊费用67.00元,其中药费45.00元.结论:个人现金支出占农村居民医疗费用的比重偏高,药费占门诊费用的比例过高,应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报酬.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SHA2011)对辽宁省2014年医疗服务费用概况进行描述;从医疗机构角度对医疗费用的机构分配进行介绍。为辽宁省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基于最新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描述辽宁省2014年医疗费用的机构配置情况。结果:2014年辽宁省医疗费用总量为548.96亿元,占经常性卫生费用比重为75.41%,占GDP比重为1.92%,人均医疗费用1 295.32元;医院消耗的医疗费用最多,占比85.0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耗的医疗费用较少,仅占到总体医疗费用的1.39%;从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构成可以看出,住院费用远高于门诊费用,占比达到87.19%。结论:医疗卫生资源机构配置不够合理,亟待进一步优化;住院费用占比较高的问题应通过设计整体性的控费体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财政分权对于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支出的影响。方法:通过运用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设定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并通过固定效应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财政分权度每增加1%将会导致公共卫生支出占比下降7.25%,而财政自给度和人均转移支付对公共卫生支出占比具有正向影响,它们可以减缓财政分权对公共卫生支出消极影响。结论:财政分权是造成我们国家目前公共卫生支出不足的重要制度性原因,而且财政分权重塑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各级政府为增长而竞争忽视了对公共卫生的供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门诊服务利用的相关影响。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对象门诊服务利用相关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评价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80%的门诊服务利用发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发生在二级医院;从费用来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医疗费用各占一半;从环比增速来看,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后患者的次均门诊费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5年二三级医疗机构参合对象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为275.46元和208.24元。结论:参合对象的总体门诊服务利用次数和费用均逐年增加,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增加明显;政策干预后对参合对象次均门诊费用控制较好,尤其二三级医院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社区医学杂志》2012,(21):24-24
<正>近年来,山东寿光、青州等地实施"三位一体"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总额预付、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相辅相成,在降低住院率和次均费用、提高基金使用效益、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实施门诊加住院"捆绑式"总额预付,调动医疗机构主动控费积极性。将门诊和住院费用一起打包,根据各医疗机构覆盖人口、业务范围、上年实际新农合基金支出、执业医师数和实际开放床位数等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9-2016年宁夏12家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门诊费用的结构变化情况,为完善药品零差价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2家县级医院2009-2016年政策实施前后门诊医疗费用资料,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费用的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次均药品费占比由政策实施前的47.10%上升至政策实施后的48.41%;政策实施后,西药费、检查费比重有所下降,化验费、中成药和中草药比重上升,药品费用比重出现上升趋势。[结论]政策实施后,医疗费用增速变缓,药占比下降,但门诊次均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药品零差价政策对门诊患者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不明显。建议进一步扩大医疗服务项目调整范围,提升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和分析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进展与成效。方法 基于主题内容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归纳和评价我国各地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政策体系特点及其成效。结果 在改革中,各地区主要以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主,逐步提高固定薪酬占比,薪酬支出主要来源于业务收入,不少地区推行院长目标年薪制,各地区公立医院人均工资水平一般设定为当地事业单位人均工资水平的2~4倍。整体上看,近几年全国公立医院人均工资水平已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1.8~1.9倍,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2021年达到41.1%。结论 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公立医院负责人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建成,公立医院人均工资水平、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不断提高,但是医务人员薪酬支付方式、薪酬结构和经费来源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及医疗费用支出情况,为进一步促进广西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2013-2017年广西城镇职工医保费用支出情况表和《广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收集整理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2013-2017年广西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从76.76亿元增长到128.76亿元;个人账户累计结余达50%以上;(2) 2013-2017年退休人员的普通门(急)诊医疗费用构成比从42.03%下降为9.30%,但门诊大病和住院的医疗费用构成比一直都在60%以上;(3)由回归分析可得,普通(急)门诊、住院、门诊大病费用与职工医保基金支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退休人员住院人次和退休人员次均医疗费用呈正相关。[结论 ](1)医保基金累计结余较大,个人账户沉淀较多;(2)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构成比较大;(3)城镇职工医保制度与人口老龄化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四川省公立医院2017-2020年医疗费用结构变动情况,为进一步科学、合理控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国家卫生健康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提取四川省公立医院2017-2020年医疗费用相关数据,包括医疗费用、门诊费用、住院费用、药占比、平均住院日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7-2020年四川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结构变动度分析对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及各项明细费用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0年,四川省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的总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0.19%、10.58%。引起次均门诊费用变动的主要项目是药品费用、检查检验费、治疗费,三者累计贡献率达87.54%;对于次均住院费用而言,药品费用占比变动对次均住院费用变动贡献率最高,为39.32%,检查检验费和卫生材料费,是改革后引起人均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另外两个主要费用项目,两者累计贡献率达30.34%。[结论]四川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以来,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政策落地见效,但需对卫生材料费的增长加以重点关注,通过改革联动持续优化费用结构,提升医务人员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首批8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以下简称"门诊")和5家美沙酮口服液配置单位(以下简称"药厂")财政投入调查,描述并分析各级财政投入水平、经费来源和流向,及其在门诊和药厂总成本中的构成比,并与定性访谈相结合,发现费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管理层提供相关决策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卫生部规财司和国家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以及各省和市卫生厅局的规财处.借鉴卫生总费用测算的部分方法,计算各级财政投入的数量和比例,描述其使用流向.结果:(1)8个门诊的经费投入中,来自中央财政的构成比约为12%~33%,来自地方财政的构成比约为7%~67%.门诊固定成本和办公成本中,中央财政所占的比例高于地方财政,人力成本中则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2)中央财政是药厂获得财政补贴的唯一来源.在设备方面,中央财政补助约占5个药厂设备总投入的5%~11%,但在生产性支出方面,中央财政补贴的美沙酮原料购买费用几乎占了整个美沙酮口服液配制生产性支出的一半(33%~69%).结论和建议:财政对美沙酮工作给予一定的补偿是必要的,但补偿的方式、水平和投入方向应以各地工作成本数据为基础、以工作绩效考核为标准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疆某县级公立医院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情况,为进一步合理调控县级医院住院费用、体现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收入占比提供实证依据。[方法]运用结构变动度评价2016-2021年该院各项住院费用的变动度、变动方向、贡献率和拉动力。[结果]2016-2021年该院住院患者医疗总费用呈总体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8.06%,其中药品费用占比明显下降,且2017-2018年变动幅度最大(-14.181),治疗费呈正方向变动幅度明显(8.255),但手术费、护理费等其他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费用增长不明显。[结论]药品费和治疗费是引起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药品零加成政策取得初步成效,住院费用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现阶段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收入占比仍需提高,以进一步优化住院费用结构的同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南京区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南京市区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前后医疗费用数据的测算调研,模拟分析医保基金支出等重点指标的变化。结果:已试点的江宁区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均下降,个人负担率住院持平、门诊有升有降。经模拟测算,即将推进改革的其它4个区级医院门诊和住院药占比、次均门诊费用均有所下降,次均住院费用上升,住院费用个人负担下降3.21个百分点,住院费用医保统筹基金增加支出占实际基金支出的7.74%。结论:医药价格改革减轻了患者个人负担;医保基金支出增加,风险有待防范;医药价格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医疗技术和医护服务价值得到体现,补偿率偏高地区个人和医保统筹基金支出均增加。建议: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分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城乡统筹相结合,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