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因病致贫风险的动态转变过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解释导致不同因病致贫风险状态的成因,为后扶贫时代因病致贫风险的防范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山东省老年健康队列数据,依托于致贫性卫生支出指标描述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因病致贫风险的动态变化概率和类型,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因病致贫风险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因病致贫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并且因病致贫风险的发生多为暂时性发生;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因病致贫风险的动态变化类型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后扶贫时代因病致贫风险的治理仍需重点关注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为其设计具有动态瞄准机制的健康救助政策和采取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生计资本以增强抵御疾病风险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陕西省城乡居民发生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为健康扶贫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陕西省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计算因病致贫发生率,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家庭中有老年人、家庭为低贫户、家庭遭受了灾难性卫生支出等增加了发生因病致贫的风险;处于关中地区、家庭人口数大于1人、家庭有儿童降低了风险。结论政府应继续重视因病致贫问题,在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行多种补助政策的同时,关注低贫户、老年人口、独居人口和慢性病患病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浙江省样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方案对因病致贫问题的解决能力。方法:应用调查数据,分析因病致贫的普遍程度、严重程度以及新农合对因病致贫的解决能力和缓解程度。结果:秀洲区、开化县和常山县因病致贫率分别为1.0%、0.2%和0.7%;因病致贫人群超过就医风险临界线的医药费用占总医药费用的比例分别为46.3%、34.9%和44.2%;解决参合人群因病致贫的能力分别为72.7%、75.0%和54.5%;因病致贫问题缓解程度分别为34.0%、64.9%和39.0%。结论:比较秀洲区和开化县新农合试点地区和对照县——常山县的情况,可以认为,新农合的实施对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中老年贫困人口各部分医疗费用导致的因病支出型贫困状况进行分析,模拟医疗保障政策对门诊和住院的减贫效果,为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因病支出型贫困风险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FGT指数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补偿前后的因病因病支出型贫困进行测算,模拟医疗保障在不同补偿比例下的减贫效果;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984至2011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变化趋势。方法:恩格尔系数,洛伦兹指数,基尼系数,对应分析。结果:陕西省城乡居民总体上处于相对富裕的状态,消费趋向多元化。然而,城乡内部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结论:陕西省城乡相对贫困程度加大,现行的绝对贫困线无法反映这种状况,相对贫困线为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医疗救助政策旨在减轻贫困人群医疗费用负担,无法有效解决健康贫困问题,缺乏健康能力者难以彻底摆脱贫困。健康贫困往往成为公民收入贫困的直接原因,阻碍了公民健康权的实现,加大了到2020年实现扶贫目标的难度。而医疗救助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承担兜底的政策角色,因此针对健康贫困的政策设计可同医疗救助制度衔接起来。鉴于此,医疗救助政策目标应转型为减轻医疗负担与提升健康脱贫能力并重,从完备制度体系、完善公共卫生体系、重视健康教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四个方面,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实现,根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顽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时期及队列中国居民各类型疾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中国居民健康促进政策的持续性调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05~2019),采用APC模型探索中国居民分死因死亡风险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结果:各类疾病死亡风险具有显著差异(P<0.0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中国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各类疾病死亡风险随居民年龄增大逐步上升(P<0.05),60岁后死亡风险加速上升。在时期和队列效应上,居民全死因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P<0.05),各类疾病死亡风险及变化速度不一。传染病、母婴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风险呈现出急速下降后的再次抬头趋势。1940~1969年出生人口伤害死亡风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各级卫生部门应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重点,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应对新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降低高危人群伤害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规避公立医院现金性风险、收支性风险为目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基于风险分析理念的公立医院资产负债评价体系,其指标权重与时下行业关注热点方向一致,对实务研究具有一定现时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和防贫就医能力,降低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贫困脆弱性。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数据,选取个人特征、健康水平、医疗条件及医疗保障、疾病预防4个维度的23个变量,通过Probit模型分析健康风险下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贫困脆弱性。结果就患者的个人特征而言,女性、年龄较大、婚姻不稳定、处于退休状态是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中,自评健康、患慢性病数量、情绪低落、孤独和睡眠质量是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医疗支出和医疗保障中,医疗支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是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疾病预防变量中,吸烟和喝酒是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个人良好的心身健康状况对降低贫困脆弱性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类医疗保险是防范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因病致贫、返贫的有效手段,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积极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有效降低慢性病导致的返贫风险。  相似文献   

11.
阐述鸦片的药用价值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性;分析了鸦片使人上瘾的原因.鸦片作为自然界的特殊药用物质,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给医学界提出了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2.
内部审计作为对公立医院基本业务活动的一项重要辅助活动,其在优化医院内部治理、降低运营风险、增加组织价值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者以内部审计和医院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索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内控评价为核心的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运行机制,以期能促进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业务发展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险认知和风险偏好异质性对农村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机制,据此提出健康贫困治理模式与路径。方法:对山西省“三区”项目进行案例分析,运用风险理论框架,描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逻辑图,发现健康贫困治理框架。结果:在风险认知层面识别出健康风险认知有偏和无偏两类,在风险偏好层面识别出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和风险厌恶者三类。进而根据健康风险认知和风险偏好两种模式,分别提出干预路径。讨论:基于风险认知和风险偏好理论,从意识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出“模式—路径—策略”的健康贫困治理框架,并揭示出该治理框架的适用情景。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管理》2019,(3):61-63
随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深入,在外部监管与内部变革相互作用下,医院经营面临着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最终会通过财务风险来显现。对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将会或已经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成为医院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控手段。笔者从医改视角出发,在对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控制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复杂矛盾的"晴雨表",也成为困扰许多医院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借助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和思维,研究分析医疗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积极构建防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吸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视角对青少年吸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吸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基于个人特征的视角探讨贫困患者医疗目的地选择行为结果及影响机制,为准确且有效地长期实施健康扶贫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贫困患者医疗目的地选择行为和个人特征影响因素,为健康扶贫政策提供政策建议。结果 贫困患者具有就近就医倾向,分别有66.1%和26.1%的患者选择县内及市内县外就医;除性别外,疾病类型、年龄和民族等因素均对医疗目的地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患者县外就医选择具有“有限理性”特征,既优先选择高级别医院、也会将医疗目的地更多局限在省域范围内。建议 一是优化服务管理,引导贫困患者合理理性就医行为;二是强化政策协同,构建贫困患者减负多重保障屏障;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探索“互联网医疗+保险”联动机制;四是加强区域规划,完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天津市社区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D)知识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4—7月选取天津市4个社区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369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信息问卷和中文版阿尔茨海默病知识量表(ADKS)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AD健康知识总体得分为(18.42±3.40)分,总体正确率为61.4%。ADKS正确率低于60.0%的知识维度分别为对生活的影响(59.0%)、评估和诊断(58.4%)、危险因素(57.9%)以及照料(56.3%)。影响老年人AD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年龄(P<0.001)、是否曾因怀疑认知障碍或AD就诊(P=0.02)、是否接触过AD患者(P<0.001)以及是否看过AD相关宣传片/纪录片(P<0.001)。结论 天津市社区老年人AD知识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健康促进计划,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非典”时期,综合性医院硬件设施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今后在综合性医院建设中需着力解决如何适应平时医疗和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双重功能需要。本着“平战结合”、医患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设施配套等三个方面重点抓好防护分区.隔离措施、治废处理.平面布置完善设施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