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大型铟冶炼厂作业工人的生命质量,为预防和控制铟冶炼接触人群健康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铟冶炼厂作业场所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检测,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进行评价;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208名铟冶炼厂作业工人(观察组)和243名铟冶炼厂辅助工种工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铟冶炼过程中存在粉尘、铅、砷、镉、铟、砷化氢、各种酸碱、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砷化氢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两组调查人群躯体功能和社会角色功能分值接近;观察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两组心理功能对角色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健康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躯体功能对角色的影响、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角色功能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分值均低于男性。结论某铟冶炼厂主要作业场所存在粉尘、化学、物理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对照组比较,铟冶炼厂职业接触人群的生命质量较低,多处于亚健康状态。铟冶炼厂作业工人职业接触引起的职业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掌握某冶炼厂生产工艺中职业危害状况,为搞好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冶炼厂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检测.结果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铜烟、二氧化氮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铅尘、铅烟、二氧化硫、砷化氢、砷化物、镉、氧化锌、粉尘、噪声岗位接触浓度或强度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为5.9%~62.5%),其中以铅烟、砷化氢、镉超标明显,其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最高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分别为58.6倍、32.7倍、123倍.对该厂384名冶炼工人进行职业性体检,诊断为轻度铅中毒的146人(38.0%).结论 该冶炼厂职业病危害较严重,应加强综合治理与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3.
某汽车制造公司职业危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汽车制造行业职业危害和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建议。[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作业场所粉尘、各种毒物、噪声、高温等进行检测和评价。采用职业性健康体检等方法对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工作场所粉尘和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粉尘作业工人检出尘肺病Ⅰ期患者1人;无尘肺0^+者(即疑似职业病)70人,异常率高达15.05%。噪声强度超标率为45.45%,噪声作业工人检出听力异常者58人,听力异常率高达35.58%。苯作业工人检出白细胞偏低者49人,红细胞、血红蛋白两项偏低者2人。经郑州市职业中毒诊断专家集体会诊,7人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4人被诊断为苯观察对象。此外,脂肪肝、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88%、7.35%,占作业工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第1、第2位。[结论]作业工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低浓度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生产工人健康的远期影响及多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联合作用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钨矿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职业健康体检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工作场所中钨及其不溶性化合物、钼及其无机化合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铜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硫化碳和二氧化硫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粉尘、二氧化碳、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砷化氢、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和噪声等超标。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需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企业金属铟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生产线主要存在粉尘、铅、砷、镉、铟、盐酸、砷化氢、硫酸、一氧化碳、磷酸二异辛酯、氢氧化钠、煤油、噪声、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其中置换岗位砷化氢存在超标现象。结论关键控制点在置换岗位和浸出岗位,重点防止砷化氢中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某耐火材料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为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2015年3月对该耐火材料厂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分布的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并对该耐火材料厂这些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进行检测分析与评价。结果该耐火材料厂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素为粉尘、噪声、高温。检测结果显示:本次共对11个工种及其相对应的12个工作地点的粉尘浓度进行了检测,其中1个工种的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及2个工作地点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EL)超出国家职业卫生限值;6个接噪工种中有1个工种的个体噪声8 h等效声级超出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高温作业人员WGBT指数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耐火材料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超标工作场所及时进行治理,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定期开展有害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按时发放并督导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减少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甘南地区某金矿职业有害因素在各作业点的分布及作业工人个体接触水平,提出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方法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的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及《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对全泥氰化车间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 氰化钠、氰化氢、氢氧化钠、矽尘、活性炭粉尘和噪声为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化学物质全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粉尘超限倍数超标率为37.5%.噪声8h等效声级计算超标率为75.0%.结论 矽尘和噪声是破碎筛分、磨矿分级、预浸吸附工段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加强除尘和防尘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在密集的高噪声设备与预浸吸附罐区域之间加设隔声墙面.加强工人个人防护和加强职业健康监护,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天然气生产、销售、工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及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以提出改进意见,从而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方法首先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确定该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进行检测、评价、分析。结果工作场所粉尘、毒物浓度测定结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个别岗位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比较严重。结论天然气开采业工人作业环境不容乐观;低浓度毒物对工人健康的远期影响及多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联合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噪声的防护上应加强工程技术改造,注意个人防护。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汉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资料对该市2011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和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该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7.51%.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34%、96.40%、81.49%.职业健康检查中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别为2.02%、0.03%.结论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重点加强粉尘、噪声、苯系物、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郑州铁路局某塑钢厂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后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及生产场所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车间空气中粉尘检测方法》GB5748-8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6BZ159—2004对塑钢厂的粉尘职业有害因素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该车间下料锯、铣槽机、"V"型切割锯各工序粉尘治理前后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4913,P0.005);除尘器除尘效率达90.6%。结论通过对郑州铁路局塑钢厂作业场所现场调查和粉尘治理前后的检测评价,认为粉尘净化系统设计安装合理,效果较好,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