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性颅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属于血管性头痛的一种。该病常间歇性发作,病程多持久。临床上以阵发性一侧剧烈头痛为特点,严重时可累及整个头部,多伴恶心呕吐,可导致失眠健忘。因此,偏头痛发作起来常有"头痛欲裂"之感。偏头痛为常见病,多见于女性,半数左右有家族史。偏头痛病因还不十分明确,有研究认为与劳累、失眠、情绪紧张及月经期有关。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睡眠不佳、气候  相似文献   

2.
分析、总结郑建民教授治疗偏头痛临床经验,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偏头痛,文章从风邪致病,肝胆经论治,痰邪致病,络病理论4个方面剖析郑建民教授认识偏头痛的学术思想、理论依据以及临床专方论治偏头痛医案分析,郑建民教授认为,偏头痛是六淫邪气侵袭头部清窍,邪留阻碍气机,郁久形成风痰之邪,客于肝胆络脉,病呈发作性,经久不愈。提出"风痰瘀络"辨证思想,临证以疏风祛痰、通利肝胆、逐瘀通络为大法,兼顾正气虚实、寒热,随证加减,选用四生散合止痉散加味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明显,充分体现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优势,病情反复率极低,郑建民教授认为,风痰之邪导致偏头痛,结合络病理论、肝胆经论治的学术思想,专方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以资临床医师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是一组反复发作性的头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的 ,其发病与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内分泌变化以及遗传等有关 ,大多以药物 (索密痛片、阿司匹林甲基麦角酰胺片、麦角胺片等 )治疗。其药效持时较短、易复发 ,且不宜长期服用。笔者自 1998年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 31例 ,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1例患者均按照国际头痛协会发布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 诊断。女 17例 ,男 14例 ;发病年龄 13- 6 0岁 ,其中 2 0岁以下 2例 ,2 1- 30岁…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一种致残性神经血管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头部单侧搏动性疼痛,并带有大量神经性症状,包括对光线、声音、嗅觉的超敏反应,反胃恶心,以及各种自发性、认知、情感和运动障碍。尽管偏头痛的产生常常和压力、荷尔蒙波动、睡眠障碍、饮食不规律或感官超负荷等内外因素有关,神经核血管机制在主要病理产生条件中的作用仍有待验证。三叉神经紊乱症相当复杂,不仅有多种可能的起源,还带有明显的先兆性症状,因此,可以认为偏头痛可以表明大脑产生突变性兴奋,这种兴奋能够激活基因易感个体的三叉神经系统。本文将着重临床前期相关研究和数据,有助于我们理解偏头痛的病理。  相似文献   

5.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开始,也是阳气生发,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时期。中医认为,养生要讲究顺应天时、地利,不同季节遵循不同养生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春季养生重点是,要注意养护身体阳气,饮食上少酸多甘以养护脾胃。春季又是传染病流行、旧病易复发季节,因此要注意预防疾病。为此,春季养生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三字经":调情志,慎起居,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又叫做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具有家族性发病倾向的疾病。该病以偏侧头部反复出现搏动性的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偏头痛有相当大的危害,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引发情感障碍。该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易致残的慢性疾病之一。据统计,在我国的总人口中患有偏头痛的人约占4.2%~14.6%。脑力劳动者患偏头痛的几率要高于体力劳动者。女性患偏头痛的几率是男性的3—5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偏头痛病名的由来、偏头痛在中西医内涵上的区别以及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偏头痛一病无论在病名上还是在临床上都容易在中医学和西医学范畴内引起混淆.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作者认为偏头痛在中西医的内涵上是有区别的,中医所说的"偏头痛"部分属于西医的偏头痛;而西医说指的偏头痛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多种病名,在临床上应用中医古籍研究偏头痛时,明确其表述,应该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为间歇性发生单侧或双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发作前可有各种先兆,间歇期中健如常人,多有家族史。偏头痛的临床类型可分为:典型、普通型、偏瘫型、眼肌麻痹型及腹型偏头痛等,其中以普通型偏头痛最为多见,典型的偏头痛次之,其它各型则很少见。典型的偏头痛多于青年期起病,女性居多。头痛发作前有先兆,如各种视幻觉、偏盲、暗点,甚至肢体无力、麻木或失语等。先兆症状历时几分钟后消失,即开始一侧头痛,常始于颞部、眼眶及前额部,然后扩展至半侧头部或全头部。头痛甚剧烈,呈搏动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由于人头部的神经或血管功能出现了障碍而引起的。该病患者多为女性,其症状多表现为单侧头痛,并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病常反复发作。中医认为,偏头痛多因外感风邪或肝火郁结所致。偏头痛患者除了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心情舒畅以外,还可以使用食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下面就推荐9种可治疗偏头痛的食疗方:  相似文献   

10.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中医的内伤头痛范畴,中医俗称偏头痛,好发于青壮年。中医认为主要是与肝胆、肾阴、血虚、痰浊、瘀血有关。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的顽疾。临床多表现为头部一侧发作性疼痛,呈持续性跳痛,或两侧头部交替发作后多固定一侧刺痛,时发时止,痛时如裂,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症状。疼痛缓解后如正常人。脑血流图表现为:上升快,下降速;波幅高,两侧波幅不对称。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从活血化痰止痛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总结谭峰教授诊治肝阳化风型偏头痛的经验。谭峰教授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与风邪作祟有关,以内伤为主,与肝尤为密切;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肝阳化风、瘀血阻滞,并对肝阳化风型偏头痛提出了"三早"(早期病症结合,早期活血熄风,早期综合康复)诊治思路。早期的审证求因、病症结合能更好地指导临床中医精准治疗;偏头痛多因内生瘀血、无症之瘀所致,故须通过活血化瘀之品方能消散;配合情志调理、睡眠调整、针灸推拿等早期综合康复手段,亦可有效缓解偏头痛。谭峰教授常用天麻钩藤汤加减并酌加活血化瘀之药治疗肝阳化风型偏头痛,临床收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陈志英 《医学综述》2007,13(23):1908-1909
<正>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该病是由头部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机能紊乱所致,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多见于女性。发作时以偏侧头部疼痛为主,严重时可  相似文献   

13.
<正>偏头痛,是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周期性搏动样剧烈头痛,一般持续数小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眩晕,部分病人发作前可突发眼花,闪光暗点或金星,视物缺损等。证属祖国医学头痛、偏头风等病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被认为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偏头痛患血液处于高粘度及高凝状态,有易形成血栓的趋势,并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采取降低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措施对治疗偏头痛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舒脑宁可影响血流变学的各种参数。为了解该药在防治偏头痛中的作用,我们在偏头痛患中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治疗偏头痛要坚持药物治疗与积极预防相结合的原则,用麦角胺制类药物要慎重,预防偏头痛要注意环境诱因,特别要注意寒冷等因素对头部的刺激。偏头痛是阵发性的一侧头痛,由头部血管舒缩障碍所引起。临床观察偏头痛的症状,分析、探索和研究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偏头痛病,解除患者痛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1例具有独特偏头痛先兆的26岁女性患者,患者自诉为爆发性头部综合征继发睡眠瘫痪后出现偏头痛,此症状有8年的病史且每年发作1~2次,而且每周发生1次无先兆的同样的头痛。上述两个可能发生于脑干的先兆症状,通过一种尚未明确的机制致使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继发睡眠瘫痪的爆发性头部综合征:一种罕见的偏头痛先兆@Evans R.W.$1200 Binz, Houston, TX 77004, United States Dr. @王孝文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血管运动和神经功能调节失常所引起的复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全世界有2.4亿偏头痛患者每年要经受14亿次偏头痛的折磨[1],我国1983年六大城市调查偏头痛年发病率20.2/10万,患病率523.9/10万[2]。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重度偏头痛居最常见的使人丧失工作能力的内科疾病的前20位[3~5]。中医药治疗偏头痛在减少头痛发作频率和减轻疼痛程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且因其用药较为安全而容易被患者接受。1临床诊断偏头痛以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部跳动…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偏头痛5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头痛是以一侧或两侧头部呈阵发性胀痛为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病因复杂、女性较多见。笔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偏头痛患者58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催眠法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指由于调节血管运动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致使脑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而造成的周期性的一侧头部剧烈刺痛、胀痛或搏动性跳痛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头痛。本病属祖国医学头痛范畴,根据反复发作特点,又称“头风”、“首风”。现将催眠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方法,简介如下。1 催眼疗法 催眠治疗适用于慢性偏头痛或其即将发作时。偏头痛发作时则应先按压或按揉太阳穴、风池穴和内关穴,并用药物加以控制,待发作缓解后进行催眠治疗。具体如下: 让病人取卧位或坐位,使病人进入催眠状态。  相似文献   

20.
宿小满 《吉林医学》2003,24(4):369-369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但易反复发作,且其中有些病人长期应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本院自1999~2002年开始应用静注小剂量氯丙嗪治疗发作期偏头痛共20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4例,女性16例;年龄16~52岁;病程3个月~5年;头痛部位:双颞部9例,额及眼眶6例,顶枕部3例,全头痛2例;头痛性质:反复发作性搏动样剧烈头痛。其中12例在急性发作期做头部CT扫描,4例在既往发作期曾做头部CT扫描均未见异常,8例患者在发作期做了TCD检查,提示脑血流速度缓慢,符合发作期血管扩张改变。1.2诊断标准:全部病人均符合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