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种业自2000年开始由原来的"四自一辅""四化一供"阶段发展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种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自2016年开始,种子行业的市场行情风云突变,种业环境发生变化,竞争程度日益激烈,企业的盈利能力迅速降低,很多企业挣扎在死亡线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文章以山东顺鑫京科种业为例,介绍了该公司快速提质转型,换道超车的措施,以供其他种业公司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石 《北京农业》2012,(32):1-2
正谈到中国种业的历史,史学家们总有必不可少的套路。比如"四自一辅"一直被公认是中国种业历史的"开山"时期,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所谓"四自一辅"是指1958年到1978年间,中国农民对于农作物种子的"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必要的调剂"。其实这个方针是针对"大跃进"时期的吃光喝光的疯狂败家行径的回归,与几  相似文献   

3.
谈到中国种业的历史,史家们总有必不可少的套路。比如"四自一辅"一直被公认是中国种业历史的"开山"时期,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四自一辅"指1958~1978年间,中国农民对于农作物种子的"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必要的调剂"。其实这个方针与几个世纪以来的农民伯伯们的长期实践没有区别,完全处于原始和自发的蒙昧状态,根本没有所谓的"产业"可言。既然没有产业,也就没有所谓的种业,所以称这一时期为中国种业的"开山"时期也就显得牵强了。1978年开始,中国的种业进入了所谓的"四化一供"时期,即"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  相似文献   

4.
<正>种子是农业再生产的基础,是农业发展之源泉[1]。建国以来,我国种业的发展经历了计划体制阶段、经营双轨制阶段、种子产业化阶段、种子市场化阶段等四个发展阶段。自2000年《种子法》的颁布和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种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种业虽然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国际化市场中,仍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农业需求,尤其是跨国种业巨头的涌入对我国种业发展有很大的冲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1年起,我国连续3年出台促进民族种业发展的文件,不断增强新品种的开发能力,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然而,国内种企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种业创新与农业生产"两张皮"问题亟待解决。在种业由大到强之路上,自主种企当担负起神圣使命。聚焦中国种业,有这样一种对比总是让人充满困惑。一方面中国种业市场居全球第二,占世界的21%,估值已超过650亿元;我国有400多家科研单  相似文献   

6.
简述1949年以来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种子产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四自一辅”时期、改革开放“四化一供”时期和市场经济产业发展时期三个阶段。2000年以前,中国种子产业基本上处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下,加入WTO和种子法实施以后,彻底打破国有种子公司画地为牢的垄断格局,中国种业呈现从遍地开花到百强竞雄空前繁荣局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种业必须树立紧迫感和使命感,更新观念,锐意改革,融入种业“国际化链条”。  相似文献   

7.
<正>5月26日,2014世界种子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种子业界的奥林匹克"首次来到中国。自2011年起,我国连续3年出台促进民族种业发展的文件,不断增强新品种的开发能力,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然而,国内种企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种业创新与农业生产"两张皮"问题亟待解决。在种业由大到强之路上,自主种企当担负起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8.
走向种业强国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我国种业发展历程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粒种子曾经开创了一个文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国种业发展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四自一辅"阶段(1949~197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农民对良种要求迫切,农业部提出"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  相似文献   

9.
<正>种业兼并重组进程在过去三年里不断加速。从2011年至今,种业研发、生产的集中度明显提升,种业企业总量由3年前的87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5200多家,减幅达40%。为了增强中国种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种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方面。下一步应该鼓励企业把育种、繁殖和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一批在种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  相似文献   

10.
<正>种业兼并重组进程在过去三年里不断加速。农业部表示,从2011年至今,种业研发、生产的集中度明显提升,种业企业总量由3年前的87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5200多家,减幅达40%。为了增强中国种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前50家企业的集中度达到60%。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种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方面。下一步应该鼓励企业把育种、繁殖和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一批在种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由于起步晚,投入不足,使中国种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外国种业进入围门、企业逐渐市场化的时期,中国种业仍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粮安天下、种铸基石。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力量。从成立至今,农垦始终将种子产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为加快振兴民族种业,2014年8月28日,中国农垦种业联盟成立,吹响了加快农垦种业发展、做大做强民族种业的"集结号"。2015年7月22日-24日,中国农垦种业联盟成员大会召开,农垦种业开始"出招":一是组织开展农作物品种联合测试合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10月25日举行的十届全国种子双交会,有5万多名来自国内外的业界人士聚集武汉。事实上,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数据显示,中国种业市场已经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近1000亿元,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种业发展这11年来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因为2001年以前是国家来管的,加入WTO以后,一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识别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探讨四川省油菜种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以推进四川省油菜种业发展,同时为油菜种业竞争力分析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资源禀赋、发展能力和产业环境等3方面构建油菜种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主要省、市、自治区的油菜种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识别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及其在全国所处的地位。【结果】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在全国位于第二梯队,与湖北省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油菜种业综合竞争力水平仍位于全国前列,主要是其在发展能力和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但发展能力和产业环境对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仍有待增强,未来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应加快现代化制种基地建设、提高油菜制种水平,整合财政资金、创新油菜良种推广模式,扶持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团、加强产学研有效结合,强化油菜种业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四川油菜种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在农业农村部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我国种业发展时表示,当前呈现出"四个显著"现象,下一步要始终确保中国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小小的种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记者梳理发现,国家对于种业的重视一以贯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来临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来临,预示着农资行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上日程四个五年规划提上日程。"十四五"时期我国农资行业和企业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业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置身全产业链竞争时代,如果企业营销的生存法则举棋不定果企业营销的生存法则举棋不定,是一场"豪赌"还是趁势脱困脱困,却有云泥之别。""十四五"不能赌。纵观当前复合肥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形势,与"十三五"时期相比期相比,农资行业的"十四五"将迎来行业竞争格局、产业发展动能发展动能、企业资源渠道三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注定是我国种业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种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其发展势头之猛、投资积极性之高、兼并重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一年,种子企业开始了全面升级之路,持证种企数量从8700家降到了6900家,有32家企业获首批育繁推一体化资质证书,入选"国家队";这一年,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投50亿巨资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实现了由种子到种业的跨越。当下的首要任务是推进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的迈进。目标就是要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核心任务是提高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俗话说,"一粒种,万担粮",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位于产业链的最上游,是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9.
<正>位于北京东部的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发展迅猛,目前已吸引了30余家中外知名种子企业进驻。北京正力图将它打造成中国的"种业硅谷"。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规划面积3万亩。世界排名第四的种子企业法国利马格兰种业和北京德农种业、垦丰种业等30余家企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通州试验站、中国农科院通州院区等科研单位相继入驻园区。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中国的市场规模已经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50亿元左右。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悉数落户中国,它们看重的正是中国种子市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对于我国种子行业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都给黑龙江垦区种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黑龙江垦区种子事业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经历从"四自一辅"、"四化一供",到今天的"实施种子工程",使得垦区种子产业建设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