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固定网、移动网、无线接入网等各个层面的网络融合正在不断加快和走向深入,随着网络技术的IP化,内容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互联网和电信网、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边界日趋模糊,行业、网络、应用、终端等各个层面的融合也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融合的发展趋势给多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其商业模式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固定网、移动网、无线接入网等各层面的网络融合正在不断加快和走向深入,用户需求的升级和技术业务的创新改变了通信业的发展轨迹,通信技术向其他领域的渗透更加明显,通信产业和市场发展对通信标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需要加快标准跟踪预研和标准化工作,满足社会对标准的需求.介绍了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当前通信标准化面临的重点或热点领域等.  相似文献   

3.
网络融合是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里讨论通信领域关于网络融合的新概念;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的融合(FMIC)。从业务融合的角度讨论固定网与因特网,固定网与移动网,移动网与因特网之间的相互融合,并分析各种网络融合的协议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人们通信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和互联网均面临着重大的技术变革,网络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全球通信信息产业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电信业转型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课题。下一代网(NGN)就是在通信技术变革期,针对融合与转型趋势,涉及传输、接入、承载、业务等多个层面,能够安全、可靠、灵活地提供综合服务的新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IMS是下一代网技术的典型代表,是未来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爱立信公司凭借自己多年的研发经验和对下一代网技术的独到理解,分析了IMS在通信融合和转型中的作用和地位,介绍了自己在IMS领域的成功经验,这些对于我国下一代网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光网络是信息传送的骨干网络,在可预见的将来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中国社会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彼此交互和渗透,固定网和移动网交织重叠,更是加剧了网络信息流量的进一步膨胀。  相似文献   

6.
《网络电信》2009,(1):25-27
融合—— 在电信业,融合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行业层面,电信、计算机、电视传媒、文化四产业走向融合。二、网络层面,电信、互联、有线电视三网融合趋势强劲,固网与移动网趋于融合。三、网络融合促进业务融合。四、业务融合促进终端融合。  相似文献   

7.
网络融合是一个大趋势,融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尽量简化网络环境,降低运营维护的复杂度和运维成本,这是所有运营商所期望的。为此,本文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固网与移动网融合的技术路线及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的融合内容、融合方法及其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对未来电信业的宏观环境和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展望。然后,重点就电信网的核心网、承载网、移动网、传送网以及接入网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其挑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当今业界较为热门的话题--三网融合及物联网进行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移动用户的快速增长,电信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基于IP的全移动解决方案正成为电信网络发展和部署的热点。ALL IP架构涉及业务网、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等各个层面的IP化,网络正以“业务和技术”划分向“Onenetwork,Allservice”转移。秉承一贯的“可运营、可管理”的电信级IP网络理念,将电信级IP技术与网络各个层面的技术相融合,奠定了华为在ALL IP网络中的领先地位。2007年,华为将“引领移动网络走向IP”作为年度主题。  相似文献   

10.
ICT的2012     
邬贺铨 《世界电信》2012,(3):37-42,6
2012年,电信业的转型已经到了需要认真思考的时候,是互联网融合进电信网,还是电信网融合进互联网?在全球各领域面临深层次变革的今天,电信业的发展充满挑战,也充满想象。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如社交网络、网络视频、智能搜索、移动互联网等趋势,聚合技术、人工智能、网格计算、开放平台等技术,对互联网产业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和电信网的融合,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电信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势必会改变电信业的格局,逐步打破电信运营商对行业的垄断,业务和内容将会成为电信业的重心,终端厂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会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胡云 《电子工程师》2011,37(2):9-12
三网融合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文章针对三网融合,阐述了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探讨了三网融合的主要应用和对网络的要求,分析了三网融合存在的风险,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三网融合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在广播电影电视数字化迅猛发展和多媒体融合的今天,互联网的存在和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和电信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在"三网融合"的进程当中,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都面临着日益被互联网化的趋势,电信业越来越有"被管道化"的倾向,究竟是技术还是理念层面使互联网具有如此巨大的颠覆力量?站在电信业如何看待互联网?如何看待"三网融合"的未来发展?针对这些疑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何宝宏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数据通信》2010,(24):29-29
2010年,随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跨越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融合业务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推动着产业发生深刻的变革,移动网络智能及应用管理日益成熟已经成为这一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LTE作为下一代无线宽带通信技术,将为用户带来超越固定宽带的服务性能,受到产业链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2010年,随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跨越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融合业务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推动着产业发生深刻的变革,移动网络智能及应用管理日益成熟已经成为这一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LTE作为下一代无线宽带通信技术,将为用户带来超越固定宽带的服务性能,受到产业链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促进消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三网融合并不是通信、广电网络技术层面上的简单统一,而是以网络技术演进为驱动,电信、广电、互联网业务相互渗透为主导,最终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通过对三网融合的政策解读,分析了三网融合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三网融合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7.
《电信网技术》2003,(9):44-47
随着网络技术和运营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固网运营商加快了传统固定话音网和IP网络的融合,使固定网络在多样化服务创建和话务传送成本压缩方面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目前,GPRS,IXRTT,UMTS这些2.5G,3G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移动网运营商酝酿的网络全IP趋势,也就是全IP移动网。北电网络《移动网络的发展方向——全IP移动网》一文从IP的传送体系、IP网络控制和信令体系、IP的应用服务和全IP演进中移动网的特殊问题介绍了全IP移动网,对电信规划设计、网络运营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已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势所趋,并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三个领域的应用技术相互融合,高层业务相互交叉,市场经营相互渗透,这同时也为广播电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我国电信业的语音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曹蓟光 《世界宽带网络》2007,14(8):42-42,44,45
目前,随着人们通信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已经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这三个网络在技术上趋向一致、在网络层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在业务层面各有侧重并互相渗透和交叉、在产业层面面向信息服务大行业,打破各自界限进行逐步融合、在监管层面明确各方关系与职责,构建新型的信息服务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对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三网融合"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最后阐述了三网融合是我国三大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