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为了解北京市既有住区建筑的室内环境品质和老年住户居住舒适性现状,2018年3—7月在清河某1990年代初期建成的小区开展调研,对5户住户的主要房间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室内温湿度监测,并每月入户进行声环境、光环境以及空气品质测试。被调研住户均为老年人,平均年龄69岁。入户测试同时,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收集了老年住户对于室内环境的主观评价。研究表明:一、调研期间住户主要房间供暖季的室内温度基本高于20℃,而春、夏季的室内热湿状态多数位于ASHRAE舒适区外;二、在供暖季和春季,受访老年住户的PMV高于TSV,在5%水平上呈显著性差异;三、受访老年住户对自然通风效果满意度较高,对声环境的满意程度受室外施工影响,底层住户对房间自然采光的满意度低。 相似文献
2.
从户型、空间、环境,多角度阐述了舒适型住宅的内涵,分析了创造舒适型住宅的设计要素,提出住宅设计应由“粗放设计”转为“精细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3.
4.
屈万英;莫广妤;唐琪宁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5,(2):128-130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对室内热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冬季保温需求逐渐南移。为了改善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冬季室内热舒适性,本文以武汉市既有多层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参考该地区最新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结合当下新型改造设计措施,对研究对象进行围护结构改造,并采用以De ST3.0为计算核心的绿建斯维尔软件,对改造前后建筑热工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在采用改造措施后住宅室内的热环境改善情况,提出适宜该地区老旧住宅的热环境改造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基于既有住宅改造的现实需求,探讨城市既有住宅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动态化改造的设计手段,以灵活的内部空间布局来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对湖南长沙某小区既有住宅的实例进行了分析,综合住户家庭的现状条件及未来需求,提出了针对性的住宅动态化改造方案,并总结了具有可行性的动态化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适合老人与残疾人的环境设计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概述了我国老人与残疾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他们心理和特殊困难和需求,借鉴国外无障碍环境设计的经验初步探讨适合老人和残疾人环境设计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在改革开放后历经二十年的住宅建设发展,健康住宅、宜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健康住宅是住宅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分三大点就健康住宅应着重考虑的因素进行阐述,把“以人的健康为本”融入住宅设计、建设理念中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和情绪障碍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两个世界卫生难题。光对情绪障碍,尤其是抑郁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光干预应用于养老空间,可实现早期介入,全病程干预:预防发生、延缓发展、促进康复。但要实现其临床研究成果在养老空间的应用,仍有大量待解决的科学及实践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文献研究,辅以模拟实例,梳理了抑郁症光干预的作用机制,展望了光干预在养老空间中的应用策略:一是梳理了抑郁症病理机制中“情感—认知—行为—脑网络”的广泛联系,总结了光干预起效的神经机制,提出了“光敏网络”;二是基于抑郁症光干预起效阈值、视觉舒适阈值及老年人视觉特征相关研究成果,推荐了适用于养老空间的光干预应用阈值范围;三是总结了光干预在养老空间中的应用策略,梳理了自然光采集及人工补光技术中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及方向、为同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对改善老年人生存环境,实现“康养结合”具有学术、临床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养老机构起居空间的基本模式做了简要梳理,然后阐述了养老机构组团型起居空间模式的主要优势,并分析介绍了几个运用该模式的典型案例,以期为我国当下的养老机构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博塔所设计的“山中绿洲”温泉(Tschuggen Bergoase),通过对其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独特设计的分析,体现设计者重视与环境共生的场域精神,几何线条、光与空间结合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发展处于"人居软环境"时代,并且最终目标是达到和谐人居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公民空间"的概念意在使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关注重新转移到其公共生活的本质上,并关注空间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将对空间的思考与社会问题、与人的问题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对这些信息做出判断,激发公共空间潜在的更深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人性化的新加坡居住及环境景观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加坡住宅规划及环境景观设计的分析,概括总结了新加坡独特的城市住宅风貌及其因地制宜的住宅规划而形成的特有的新加坡住宅文化。新加坡住宅环境景观设计更多地将人性化的景观设施与住宅规划有机结合,将住区绿地巧妙且完美地与城市公共绿地连成一体,并将住宅环境景观融入城市整体景观中,从而造就了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美誉。新加坡住宅规划及住宅环境景观设计作为新加坡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成功经验,更值得各方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平民自建住居现象和当前濒危形势进行概述,以吉林乾安平民自建住居为案例,展示调研成果及亲身居住生活体验,分析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平民自建住居的多重气质,归纳平民自建住居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尝试总结出平民自建住居文化对提升当前居住建筑与居住环境的品质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基于Airpak的VRV加新风空调系统模型和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模型,模拟得到夏季两种工况下的室内气流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状况,并采用PMV-PPD及空气龄等指标对室内人员热舒适性及空气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工作区的风速均能达到舒适性空调的要求,人员无明显吹风感,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相比VRV加新风空调系统:气流扰动较小,人员呼吸区温度波动较小,新鲜空气能够及时送达,室内空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