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卫10块渗透率低,含水上升快,自然递减大,水驱动用程度低的问题,运用动态分析法和先进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了改善平面矛盾和层间注采剖面,增加水驱控制储量和动用储量为目标的挖潜方案,通过实施,提高注入水利用率,提高分层动用程度,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使卫10块开发水平稳定在二类,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高含水期老油田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原始测井曲线与新井电测曲线的对比,利用注入体积倍数法,分析了卫10块各小层的水驱动用状况,研究了高含水区块剩余油的分布现状,针对性地实施了转注、压裂、大修、解堵等油水井措施,新增水驱控制储量6×10^4,水驱动用储量3.6×10^4t;个百分点,水驱采收率提高2.2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卫10区块是卫城构造油藏主力区块之一。该区块是被西边的卫34断层和东边为卫32断层所狭持,储层物性由北向南逐渐变差,储层岩性以石英粉砂岩和粉砂级长石石英砂岩为主。通过日常精细注水管理,以转注、增注、细分为主要手段,实施精细井组治理,夯实油藏稳产基础,逐步提高井组稳升率。  相似文献   

4.
河11断块经过30多年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及递减开发期,2005年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钻新井、转注、大泵提液等工作,优化产液结构和注水结构,见到了明显的控水稳油效果,有效提高了河11断块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明寨油田是闻名的极复杂断块油田,目前已到了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开发难度大。文章从地层、构造、剩余油及挖潜四部分,阐述了极复杂断块油田的工作方法,尤其是针对文明寨的主要矛盾一构造,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为同类油田的开发调查提供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于梁11断块纵向上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再加上长期大段合采合注,层问干扰严重,剩余油零散分布,提高采收率非常困难,通过使用先进的PND测井技术寻找潜力层和强化精细注水工作,不断挖掘层问干扰型剩余油潜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大量研究有关老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研究技术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濮城油田这一类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研究技术的系统总结,针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的特点,在细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进行微构造研究、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研究,并建立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然后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挖潜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注水开发不但是油田提高采油速度 ,增加日产量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 ,而且是其提高采收率延长开发周期的主要手段。本文在介绍了文 85块的地质概况和开发历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块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水淹级别的界定和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后 ,以明确的思路根据该块开采状况和剩余油特点有针对性地部署挖潜方案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卫360块沙三下渗透率低,注采井距大,水驱动用程度低的问题,对该块进行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具体提出油田稳油控水对策,制定调整挖潜方案,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实现油田稳产,提高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0.
注水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为提高水驱采收率,提出了将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的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和测试资料,根据油砂体上井网控制情况、水驱特征和边水能量特征,将油砂体划分为弹性驱、注入水驱、注入水+边水驱、边水驱和未动用等类型,详细解剖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动用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和潜力,提出了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注水油田的剩余油进行了挖潜,水驱效果大大提高。研究表明,以油砂体为对象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注水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的油田已经基本进入了高含水期,研究剩余油的分布以及油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高含水期剩余油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具有很大的潜力,研究剩余油势在必行,主要从成因、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掌握储层流动单元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目前划分储层流动单元的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对我国东部某复杂断块油田应用聚类分析法找到了划分流动单元的有效参数和定量界限,并在该断块整套储层中定量划分出四套流动单元,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岩性和储层物性。综合研究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分布的密切关系,揭示了该断块油田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运用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了纵向砂体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结果表明,当油田综合含水率为98%时,水驱剩余油饱和度为40.13%,可动油饱和度为13.41%,油层存在非均质性,在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的部位仍有一定潜力;濮南沙二上2 3油藏平均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在特高含水油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均质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调整难度大、单井措施效益差的问题,以胡状集油田为例,通过剩余油控制机理研究,刻画剩余油分布状况,并总结近几年高效措施的特点,归纳若干不同的挖潜方式,旨在探讨如何由提高单井产能入手,提高区块产量,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目前开发动用临盘、商河、临南三个油田,区域构造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九五”末期由于油田相继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断块破碎、油水井套损严重、注采完善程度低,造成油田产量连续三年下降。针对严峻的开发形势,进入“十五”以后,通过深化油藏构造、储层、剩余油潜力的研究,强化注采井网的完善。提高了水驱控制程度,增强油田稳产基础,提高采收率。全厂连续三年原油年产量连续稳定在163×104t,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在确定开发单元、纵向多层系的剩余油饱和度,评价开发单元、层系的动用程度,揭示层间、层内的油水分布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为单井的补孔、堵水等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柳赞南区浅层油藏进入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认识和挖潜难度逐年增大.近年来通过该测井技术在柳南区块的广泛应用,对浅层油藏剩余油认识和挖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长垣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喇萨杏油田为主的长垣油田,已开发了近50年,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阶段,目前新增储量减少,储采失衡严重,剩余油分散,挖潜难度加大,调整挖潜品位变差,产量接替难度加大,三次采油开发技术,尤其是三元复合驱技术尚需不断完善。针对长垣油田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利用综合资料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评价了长垣油田水驱、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目标,预计最终采收率在60%左右。为确保增加可采储量,改善储采平衡状况,最大限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和开发效益,提出了确保采收率目标的技术对策,为科学编制长垣油田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龙  郑阳阳 《辽宁化工》2014,(12):1553-1554,1559
我国的低渗透石油探明储量和原油产量逐年增多,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统计信息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73%的石油新增储量属于低渗透储量[8]。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目前主要技术为注水开发。由于储层物性、注入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水开发过程中会出现注水压力高,含水上升速度快,水驱动用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大部分石油滞留在油层中,油藏采收率不到20%。为了解决注水井欠注、油井产量低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