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荷包钳荷包缝合直肠远端与管型吻合器用于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对用荷包缝合加单吻合器用于直肠癌保肛手术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吻合满意,其中中低位直肠癌占79%,肿瘤最低距肛缘5cm,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结论:采用荷包钳关闭直肠操作简便、易行,吻合效果满意,较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手术节省约50%费用。  相似文献   

2.
荷包缝合钳代替直线型吻合器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济、实用、安全的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方法。方法 对24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要求切除直肠,荷包缝合钳封闭直肠残端,管型直肠吻合器行低位保肛术。结果 低位前切除106例,超低位前切除117例,结肠肛管吻合术22例。本组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0例(4.1%),均经横结肠造瘘后痊愈;尿潴留16例(6.5%);手术死亡1例(0.4%)。结论 用荷包缝合钳代替直线型吻合器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安全、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PH荷包缝合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运用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PPH荷包缝合技术,即按照TME原则游离直肠达到盆底肌水平,于肿瘤下方切断直肠。肛门放置PPH扩肛器,在距直肠残端0.5cm处全层荷包缝合一周,放入强生进口胃肠吻合器,收紧结扎荷包缝于吻合器杆芯上。按常规方法完成吻合。结果 15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下残端及侧方癌组织残留,有1例发生吻合口漏。全部患者均行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术后肛门功能良好。结论 PPH荷包缝合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运用临床疗效较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对肛门功能保护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种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腹腔镜下利用不同吻合技术施行5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肠管切缘病理切片均无癌浸润,其中利用双吻合器吻合技术12例,腹腔镜下荷包缝合直肠残端用吻合器完成结直肠吻合16例,肛门外拖出直肠远端闭合再用吻合器完成结直肠吻合14例,经肛门拖出式手工吻合10例。结论:消化道吻合技术是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技术难点,掌握不同的吻合技术可缩短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学习曲线,提高保肛率。  相似文献   

5.
周立生  郑淼  李继坤 《腹部外科》2005,18(5):292-293
目的评价吻合器辅以荷包钳技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4年间治疗直肠癌应用吻合器辅以荷包钳进行结直肠吻合术209例的经验。结果209例应用荷包钳关闭远端直肠和吻合器结直肠吻合的进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1.9%),吻合口出血3例(1.4%),吻合口狭窄3例(1.4%),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无手术死亡。结论吻合器辅以荷包钳低位结直肠吻合技术能帮助外科医生为更多低位直肠癌病人进行保肛手术,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直肠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3例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成功的经验。结果本组病例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充分游离直肠下端并离断肿瘤近端后,将远端直肠和肿瘤一并经肛门拖出,闭合器切闭肿瘤远端,管状吻合器行直肠与降结肠端端吻合。23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肛门,无手术死亡。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残留,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结论针对骨盆相对狭窄的男性患者,利用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直肠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术,对于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简化手术难度,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国产单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低位直肠癌中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且应用国产管状吻合器及荷包钳进行手术的91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保肛均获成功·保舡率为71.09%(91/128),术后病理检查肿瘤远端切缘无癌残留.未发生吻合口出血及狭窄;1例(1.10%)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大便失禁发生.全组获随访1~5年,平均3.8年,局部复发6例(6.59%);总的1年生存率为97.80%(89/91),3年生存率为80.00%(72/90),5年生存率为68.97%(60/87).结论 TME联合国产管状吻合器及荷包钳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可提高保肛率,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新荷包技术联合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为16例患者应用新荷包技术联合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技术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于近上切缘上端乙状结肠处做半环形切开,将带有缝针的吻合器钉座置入乙状结肠内,缝针穿出结肠壁引导钉座中心杆穿透结肠壁,靠近钉座处上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乙状结肠,并将钉座固定于近端乙状结肠内。经肛门置入卵圆钳,远端直肠外翻拉出体外,行直肠远端、乙状结肠吻合。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58.0±3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0±18.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1±0.3)d,术后平均住院(9.2±1.6)d,未发生吻合口漏、狭窄。术后随访3~56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新荷包技术联合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深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对52例术前确诊为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患者使用弧形切割吻合器施行直肠远端切割与闭合,配合圆形吻合器完成规范化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或微创化小切口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低位/超低位/结肛吻合术.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吻合,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未发生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局部复发病例.结论 使用深部弧形切割吻合器具有更快捷的切割闭合程序、术中污染少、远切缘更安全、拓宽了深部闭合范围、适用于极低位直肠癌的远端钉合等优点,并可作为微创化/小切口直肠癌根治术的重要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经肛荷包单吻合器技术在高难度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手术中的优越性,选择因肥胖、骨盆狭窄、远端闭合困难或器械吻合失败的距肛门7cm以下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121例,在严格遵循TME原则的前提下,采用经肛荷包单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手术治疗。结果显示,121例患者全部完成保肛手术,2例(1.65%)术后2周内发生吻合口漏,3例(2.47%)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2.47%)局部复发,无手术死亡。结果表明,采用经肛荷包单吻合器技术对高难度低位直肠癌行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手术疗效满意,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对14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根治性切除,用支撑吻合管完成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成功14例,吻合时间l5~30 min,直肠系膜均完整切除,其中结肠与外科肛管吻合8例,结肠与解剖肛管吻合6例。术后病人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狭窄与吻合口瘘者。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优良率为85.71%(12/14)。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8.57%(11/14)及7.14%(1/14)。结论〓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合理的手术范围。方法应用病理检测和流式细胞技术,对30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标本进行分析,观察直肠癌组织和癌远端3cm和5cm、正常肠管组织和癌旁3cm和5cm直肠系膜及正常结肠系膜组织的DNA倍体、DNA指数(DI)、增殖指数(PI)和增殖期细胞百分比(SPF)值的变化,并与病理检测相对照。结果病理检测结果显示:直肠癌远端3cm和5cm肠管中均未检测到癌浸润.而癌旁3cm和5cm直肠系膜癌转移率分别为26.7%和6.7%。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的DI、P1和SPF值显著高于癌远端3cm和5cm及正常肠管组织,癌远端3cm肠管组织也显著高于癌远端5cm及正常肠管组织,而癌远端5cm肠管与正常肠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细胞异倍体率与癌远端3cm肠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著高于癌远端5cm及正常肠管组织。癌组织的DI和异倍体率与癌旁3cm和5cm直肠系膜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正常系膜,而癌旁3cm和5cm直肠系膜组织的DI和异倍体率亦显著高于正常系膜。癌组织P1和SPF则显著高于癌旁3cm和5cm及正常系膜。结论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远端3cm肠管组织为安全组织;而流式细胞学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远端3cm肠管组织和癌旁5cm直肠系膜为不安全组织;手术切除范围应达癌远端系膜5cm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中低位直肠癌逆向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实施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时,肿瘤平面以下系膜与肠管切除的范围。方法将60例经标准TME切除的中低位直肠癌肿瘤标本,以5mm间距由肿瘤下缘横断面连续取材至下切缘.大组织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转移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5例(25.0%)患者出现肠系膜逆向转移,转移距离0.5~4.0(2.47±1.06)cm;肠系膜逆向转移与Dukes分期(P〈0.01)、肠旁淋巴结转移(P〈0.01)和组织分化程度(P〈0.05)相关。11例(18.3%)患者为肠壁内逆向浸润,转移距离0.5~4.0(1.64±1.16)cm。肠壁内逆向浸润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时,宜切除4.0cm远端系膜和2.5cm肠管;肿瘤病理分期晚、有肠旁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不良时,最好切除5cm远端系膜和肠管。  相似文献   

14.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after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appears to be markedly lower than that after conventional operations. We reviewed all relevant articles identified from the MEDLINE databases and clarified the rationale for TME. It is clear that distal intramural spread is rare. Even when present, such spread is not likely to extend beyond 2 cm. Data with attention to mesorectal cancer deposits suggest that mesorectal clearance of at least 4–5 cm distal to the tumor should be sufficient. TME should be performed for most tumors of the mid- and lower rectum.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gut tube needs to be divided at the same level in every case. Dissection of the distal mesorectum off the gut tube can be performed, so the distal line of division of the bowel wall can be made at a minimum of 2 cm below the tumor if such a maneuver would ensure that the sphincters are preserved. In cases with cancer in the upper third of the rectum, the mesorectum and gut tube can safely be divided 5 cm below the tumor without jeopardizing the recurrence rate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ME is an essential treatment approach for rectal cancer, and late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are additional therapie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advanced 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接受改良法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全直肠系膜切除理念清扫淋巴结和游离结直肠后,在距肿瘤远侧2 cm处以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闭合肠管,组织钳夹将游离的远端直肠经肛门外翻拖出后敞开,标本经保护套从肛门拖出,体外切除标本后在腹腔镜引导下完成吻合。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6±35) min,术中出血(33±61) ml,清扫淋巴结(17.0±5.6)枚,术后排气时间(2.7±1.3) d,术后住院时间(7.9±2.6) d,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1例。结论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工闭合直肠远端在保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比较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分别应用手工闭合直肠远端与直线缝合器闭合直肠远端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吻合口漏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切缘癌残留率、平均住院费用.结果:145例手工闭合直肠远端组(A组)平均手术时间2.5 h、平均出血量58 mL(10~300 mL)、吻合口漏发生率0%(0/145)、切口感染率(1/145)、切缘癌残留率0%(0/145)、平均住院费用12376元RMB.187例直线缝合器闭合直肠远端组(B组)平均手术时间2.3 h、平均出血量56 mL(10~300 mL)、吻合口漏发生率0%(0/187)、切口感染率(1/187)、切缘癌残留率0%(0/187)、平均住院费用14859元RMB.结论: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手工闭合直肠远端是安全的,能达到直线缝合器闭合直肠远端的效果,虽平均手术时间稍长,但明显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适度扩肛对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作用。方法将375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3例)和扩肛组(192例),扩肛组术后48h开始扩肛,对照组术后未扩肛,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186例发生吻合口漏11例,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6.01%;扩肛组189例发生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56%。两组相比,扩肛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6。结论适度扩肛对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充气试验十美蓝试验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中检测吻合口漏的作用。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科室收治直肠癌患者132例,将其随机分为直肠充气试验组(充气组)65例和直肠充气试验+美蓝试验组(充气+美蓝组)67例,2组均遵循TME原则行Dixon术。充气组在行TME术及肠吻合完毕后,用肠钳在吻合口上端2cm处钳夹肠管,于盆腔内倒人蒸馏水500mL;经肛门置入24#Foley尿管,向尿管球囊注水使球囊膨胀封闭肛门,使吻合肠段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再经尿管注入气体50mL,观察水面有无气泡出现,若有气泡则表示存在吻合口漏,并予以修补,至无气泡出现。充气+美蓝组患者则在充气组的基础上加行美蓝试验,吸出盆腔内的蒸馏水和直肠内气体后,经尿管注入美蓝1支(20mg)和生理盐水50mL,观察吻合口有无美蓝漏出。结果充气组术中发现吻合口漏3例(4.62%),均给予了修补;术后发生吻合口漏9例(13.85%),5例经充分引流、禁食及对症治疗后治愈,3例经肛门缝合修补后治愈,1例经横结肠造口、局部引流后治愈。充气+美蓝组经充气试验发现吻合口漏2例,后经美蓝试验发现13例存在吻合口漏,共发现吻合口漏15例(22.39%),均给予修补;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与充气组比较,充气+美蓝组术中吻合口漏的检出率较高(P〈0.05),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充气试验可发现较大的吻合口漏,而美蓝试验可发现小的吻合口漏和隐性漏,两种试验联合应用可发现吻合口缺陷与漏;直视下修补可有效防止TME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应用新荷包技术在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分析6例应用新荷包技术行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资料。患者在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将带有缝针的钉座通过靠近上切缘处乙状结肠肠壁切口置入乙状结肠肠腔内,然后将缝针从肠壁穿出,引导钉座杆穿出肠壁,靠近钉座处用直线切闭器切断结肠;远端肠壁连同肿瘤经肛门外翻拉出体外,在直视下行肿瘤下切缘的切割闭合,完成吻合。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65±21)min,出血(55±12)m L;无吻合口瘘;术后随访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新荷包技术应用于全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良好的短期效果,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