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铝蜂窝夹芯板胶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蜂窝夹芯板由于其强度好,重量轻,正广泛用于许多制件上。对铝蜂窝夹芯板成型用胶粘剂及胶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胶粘剂筛选、表面处理方法及固化工艺研究,确定了夹芯板胶接工艺。  相似文献   

2.
机床组合齿轮目前均用键、销等机械联接,工艺复杂、成本高。本文提出了用胶接组合齿轮代替机械联接组合齿轮。通过胶粘剂的研制,轴与套的胶接试验,简单的理论分析计算,以及胶接组合齿轮的生产考验,证明胶接组合齿轮是可行的。本文为轴与套的胶接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聚四氟乙烯衬管与碳钢管的胶接工艺,选用钠萘-四氢呋喃处理液对聚四氟乙烯管进行表面处理,并采用合适的处理液和喷砂对碳钢外壳进行了处理,然后选用酚醛-丁腈胶粘剂将聚四氟乙烯衬管与钢外壳粘接起来。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不锈钢夹层复合板的胶接强度,研究了表面处理、胶粘剂对不锈钢夹层复合板(铝蜂窝夹芯)胶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锈钢基材的表面处理是影响夹层复合板胶接强度的主要因素,盐酸-甲醛法处理的不锈钢板胶接强度最优,相同条件下,国产环氧胶膜夹层复合板胶接性能相对较好,最大胶接强度达到4.63 kN·m-1.  相似文献   

5.
董宗科 《机电信息》2014,(30):98-99
对胶粘剂发展及胶接技术在煤矿机修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宝鸡北马坊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简为本公司)利用胶粘剂和胶接技术解决一些生产技术问题的实例,对现代煤矿机修应用胶粘剂和胶接技术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蒋煜 《工具技术》1992,26(3):42-44
本文对有机胶粘剂在金属切削刀具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用焊接和胶接硬质合金立铣刀做了切削试验。相比之下,胶接比焊接的综合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7.
机械设备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磨损、松动、裂纹、裂断、组织疏松、气孔、腐蚀及人为损伤等,一般采用焊补、金属喷涂、电镀、机械加固等方法修复。近年来采用胶接技术修复各种机械设备,取得了良好效果。用胶粘剂修复损坏的机体,成本一般只占机件价值的百分之五左右,为焊接修复费用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对大型设备的经济效果尤为显著。采用胶粘剂以胶接代替焊接、铆接和机械夹固,能解决过去旧工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要求汽车采用更多的轻型材料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而异种材料的连接就为结构胶接技术的应用提供平台。通过模拟汽车车身涂装工艺中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采用韧性和脆性两种结构胶粘剂,分别对钢/铝和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平衡胶接接头的剪切强度进行环境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汽车涂装环境对结构胶接接头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与胶粘剂自身性质有关。通过对不同工况接头的失效模式分析和对胶层的内聚力单元数值二维建模仿真,得到两种胶粘剂在涂装工况影响下胶层宏观力学属性和内部应力分布情况的变化趋势,并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相应胶粘剂材料表面参数的匹配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法对胶层失效表面进行样貌分析,探究相应宏观试验结果产生的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舟 《山西机械》2012,(1):195-196
简要介绍了胶接剂的组成及其在工程中的选用原则。对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的胶接原理作了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对胶接前构件的表面处理工艺及表面涂胶方式进行了叙述;同时对胶接技术的使用场合及性能特点也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胶粘剂是一类由富有粘性的物质为基料,并加入各种添加剂组成的材料。它能将不同材质的两个物体胶接在一起,而且接头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使胶接件不易分离。我国是使用胶粘剂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几千年前即已使用胶粘剂,但均采用以粘土、骨胶、淀粉等天然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航天产品,尤其是航天精密机电产品的胶接装配技术研究不足的现状,介绍了航天胶接技术的应用类型,以及胶接技术在耐超高/低温性、高密封性、多功能性、高稳定性或低蠕变性、低挥发性等方面的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胶接装配的机理、关键工艺、静/动态力学性能、疲劳/老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给出了航天工业胶接装配技术在工艺参数量化、动态力学特性以及先进胶接装备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机械强度》2016,(2):339-347
随着工业领域中轻结构和轻质材料需求的增长,导致了胶黏剂的广泛应用,为提高胶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国内外对胶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很多研究。针对3个主要研究方向(静力学分析、疲劳分析和动力学分析)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一种微型步进电机的微胶接装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胶接技术装配微型步进电机的基体和导轨。对胶粘剂的点胶特性进行实验,指出微电机胶接装配中影响胶接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胶滴体积的不稳定和胶滴的扩散。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基体胶接区表面通过蚀刻方法加工出凹槽结构,给出凹槽尺寸的确定原则和胶接实验的条件。结果表明,凹槽结构对胶滴体积具有“容错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胶滴体积的不稳定和胶滴的扩散对微胶接装配质量的影响,但胶滴点胶的位置误差可能引起胶滴溢出凹槽。  相似文献   

14.
以Von Mises屈服准则为胶层失效判据及基于应力分布的三维Hashin失效准则为复合材料层合板失效判据,采用材料刚度退化的方法,在ANSYS中建立了考虑复合材料层合板和胶层失效的复合材料胶接强度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复合材料胶接强度进行了准确预测.重点研究了胶层厚度和胶接长度两个设计参数对复合材料胶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接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胶层厚度和胶接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胶带接头的方法有机械连接和硫化胶接两种,由于机械连接的接头强度与胶带本身强度的比值(即所谓接头强度效率)只有25~60%,因此其接头强度低、寿命短,不适用于长距离、高强度的胶带输送机;而硫化胶接的接头强度效率达60~95%,其接头强度较高、寿命较长,对输送机的运行性能也较好,因此硫化胶接正取代机械连接而迅速发展。目前国内胶带接头大多数是由用户在现场进行胶接,  相似文献   

16.
镁合金激光胶接焊接头微观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激光胶接焊焊接镁舍金,利用现代测试手段分析接头的微观组织特征,并分别研究激光焊、胶接和激光胶接焊3种接头在相同工艺参数下的剪切力和抗剥离力,在较好的工艺参数下,激光胶接焊焊缝成形良好。在激光热源的作用下,焊缝区内胶层受热分解并以气体形式逸出焊缝,并未影响焊缝的组织熔舍;焊缝边缘附近胶层炭化裂解,存在胶层失效区,虽减小胶层的承载面积,但该区域很窄,对接头的实际承载能力影响不大。激光胶接焊接头剪切力最大,胶接接头次之,激光焊接接头剪切力最小;激光胶接焊接头的抗剥离力远大于胶接接头的抗剥离力。激光胶接焊有效提高接头的实际承载能力,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在量具、刀具、模具制造及维修,设备维修,密封补漏,补裂,废品挽回,过盈配合,辅具制造,管接头,工具修理,断轴修复,化学热处理等方面,氧化铜基无机胶接剂获得广泛地应用。实践证明,我们采用如下的制造工艺,制造的氧化铜基无机胶接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赛车轻量化设计的需要,对碳纤维管与铝合金接头的胶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胶接强度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因素水平;通过正交试验和分析,确定了胶层厚度、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化学处理方式。试验结果为胶接工艺的实施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搭接长度对胶接接头工作应力分布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单搭接金属胶接接头承载后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搭接长度对分别采用酚醛树脂和丙烯酸酯制备的接头应力分布和接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胶粘剂的性能对应力分布有较大影响,酚醛树脂胶粘剂制备的接头中胶瘤承担了相当多的载荷,且随搭接长度的增加,von Mises等效应力峰值和剪切应力峰值均趋于向胶层内转移,胶层中各部位的应力亦均有下降;当采用丙烯酸酯胶制备的接头时,胶瘤承载作用并不明显,其应力峰值出现在胶层中被粘物拐角处。  相似文献   

20.
对于碳纤维增强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re-reinforced polymer,CFRP)层合板单搭胶接结构的优化问题,首先利用连续损伤力学模型、三维Hashin准则和内聚力模型研究不同胶接参数对CFRP层压板单搭胶接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其次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面法构建了拉伸强度代理模型,最后基于遗传算法和代理模型进行联合优化.结果 表明,仿真与试验吻合较好,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均低于10%,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大,拉伸强度和层合板层间分层损伤程度逐渐增大,剪切强度和胶层自身剪切失效程度逐渐减小;胶接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失效形式随着铺层方式的不同而改变.最佳铺层顺序、胶接长度、胶层厚度和搭接宽度分别为[03/903]2s、20 mm、0.0607 mm和10 mm.与常规单搭胶接结构相比,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25.92%和25.88%.采用遗传算法对CFRP层合板单搭胶接结构进行优化,对提高单搭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