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两国都有过新年的习俗,也都把过年叫作“正月”,两国围绕着正月都有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性活动,从两国的正月风俗中也可以找到许多近似的习俗,这些先古就存在并流传至今的风俗、活动展示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和风采。本文从中日两国相似的正月风俗、活动等视点出发,探讨两国正月风俗所蕴涵的独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都很重视正月,而且两国的正月风俗都很丰富且极富民族特色.本文选取中日两国正月习俗中相似的活动进行说明,让大家了解两国正月主要的风俗、活动以及它们所蕴涵的民俗性意义,以此来探讨中日两国正月风俗的社会效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中韩节日文化的异同,以同源节日春节为例,从春节的源起、春节的习俗两方面展现了中韩春节文化,探讨了中韩两国农耕文明下的春节历史文化意义及春节礼俗的相似之处,从中韩春节习俗、春节服饰文化、春节风俗活动等方面比较了中韩国两国春节的差异,总结了中韩春节传统文化的变迁趋势:传统祭祖方式弱化、拜年方式多元化、饮食服饰简单化、风俗活动减少等,春节被赋予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中韩两国对传统节日春节非常重视,本文从祭祀与拜年、饮食及服饰、风俗活动、传统习俗之变化四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中韩春节的传统习俗,并且探讨了这些传统习俗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而变化之必然趋势。通过考察两国春节传统习俗,展现两国人民过去与现在的生活面貌,比较两国春节习俗之差异,同时唤起人们对传统习俗、民族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1.历史交流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比邻而居,独特的地理因缘,使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又各自具有其独特性的文化风俗。  相似文献   

6.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决定了其在思想意识和文化形态的不同。作为隔海相望且有着二千多年睦邻关系和文化交流历史的中韩两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也愈发频繁。本文以中韩两国的春节为例,对中韩两国春节的起源、春节的风俗文化、春节的传统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希望能够为了解两国的春节习俗文化差异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生活中,作为人际称谓的亲属称谓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好好地研究。比较、分析、归纳中日的亲属称谓特点,从家族构造、血缘关系、宗族观念、伦理观念等方面,探讨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为中日两国在亲属称谓中反映出来的群体文化心理、风俗民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桂兰 《考试周刊》2010,(14):44-45
文化是一个涵盖面广而又纷繁复杂的系统,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概括地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日本在文字和文化诸多方面都受过中国的巨大影响,因此人们常常感到两围在文字与文化各个方面都似乎相近或相同。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日本与中同存民族构成、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文化的特征性,这些特征不仅直接体现于各自国家的衣食住行上,而且广泛渗透于语言及各类文化艺术形式中,从而引起了两国的文化差异。本文主要就现代中日两国国民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这些看似为个人行为实则高度体现群体行为特征的现象进行考察,以展示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解读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最早的栽培国,也是古老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历经西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到了唐代饮茶的风俗空前兴盛。宋元明清到现在,饮茶的风俗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并发展成中国特色的“茶艺”。在中国唐朝时代扎根的茶文化,在日本的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由谴唐使传入了日本,在日本生根,并发展出属于日本形貌的“茶道”文化。从中日茶文化的区别和习惯的不同,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道”、美意识、及民族性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自然地理、生活习惯、文化意识及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忌讳文化。围绕中日两国在语言、观念、行为三方面忌讳文化的差异表现,探究其内在的根源,把握中日忌讳文化的相互渗透、影响及互补、互动的趋势,借鉴合理的忌讳文化,从而理解中日两国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杨明 《文教资料》2005,(36):109-111
在对日营销的过程中,广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中日两国文化各有其相异的特点,所以在对日广告中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往往也在所难免,本文从分析日本文化入手,分别从四个方面探讨对日广告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文化的角度阐述对日广告传播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然而中国在19世纪末掀起的维新运动仅仅持续了百天就以失败告终.本文首先探讨了两国变法运动的相似之处,接着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等方面来探讨两国维新变法运动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日两国出使西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60—70年代,在远东各国面临殖民地化危机总的历史背景之下,中日两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走向开国,先后组织了遣使西洋的活动。从近代化角度看,这是两国加入近代国际秩序。实现外交近代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在中日两国的历史转折关头,其意义自不待言。但如果结合史实,对两国出使活动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则会发现,两国出使西洋的行动有较大不同。本文试从出使过程、出使目的及成效等方面对两国出使西洋的活动作一比较性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盂兰盆节在中日两国甚至是整个东亚地区的节日体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反映中日两国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的异同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中日两国盂兰盆节日节俗的比较研究,归纳出存在于两国节日习俗中的同质性与差异性,并从节日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思想角度对其产生原因做了初步分析。中日两国盂兰盆节日在发展传承、佛教影响和祖先信仰等决定节日特点的方面上,呈现出主体内容的一致性和关联性以及局部的差别性,最终形成了两国相互联系又区别的节俗。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韩国在地域上比邻,在文化与风俗方面有着很多共通之处,但由于社会发展的模式以及契机不同,两国学校体育有着很大差别.本文主要从对两国学校体育发展历程、高校学校体育、高校师资队伍以及青少年体质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以求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龙吟:又是旧历新年将至,《文化中国》将和大家说一说我们古人过新年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从以上王安石的诗句可以看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春节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每逢过年,人们总是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表达辞旧迎新、岁岁平安的祥和心情。下面我们就谈一谈燃放烟花爆竹的风俗。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3,(A5):19-20
中日两国是有着3000多年历史往来的邻国,中国文化渗透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饮食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例如,豆腐、饮茶等都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本文从中日饮食文化的历史背景、料理构成、特色、制作方法及中日两国人的饮食生活、饮食观来研究日本民族的特有性格。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不同可以说是由两国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中日两国在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思想、士人教育以及改革主体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位置以及社会性质等因素是产生不同结果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9.
法显西行斯里兰卡是中斯两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法显在斯里兰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华事活动,并详细记录了他的所闻,为研究斯里兰卡古代佛教、地理、社会风俗等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法显的故事还是中斯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法显为中斯两国古代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姓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本文从形式,起源、功能等方面对捷克语的姓名文化作出描写,并分析了中、捷两国在诸方面的特点,折射出两国社会历史、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