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鸡和多种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败血症经过.目前,基因VII型新城疫病毒分布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新城疫因致病毒株不同,所引起的症状和病变等亦有很大差异.眼下国内很多流行的强毒株大多属...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基因VII型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对2014—2018年分离的5株基因VII型新城疫病毒代表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分析显示:5株病毒F蛋白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或112RRRKR/F117,具有强毒株的典型特征;病毒基因组长度均为15 192 nt,其F蛋白融合肽、七肽重复区和跨膜区,以及HN蛋白跨膜区、中和抗原表位等功能区有多处氨基酸变异。病毒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014—2015年分离的2株病毒属于基因VII.1.1亚型;2016—2018年分离的3株病毒属于基因VII.2亚型,暗示此亚型毒株可能已逐步取代基因VII.1.1亚型,成为家禽中的优势流行毒株。本研究进一步掌握了我国基因VII型新城疫病毒的遗传特性,从而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进口鸽中分离到1株鸽Ⅰ型副黏病毒,经测定,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为59.2h,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92,属于速发型新城疫病毒。通过RT—PCR,扩增出了该分离毒株F基因的重要功能区片段,经测序分析,其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117,符合新城疫强毒裂解位点特征。用blastn和blastx分别搜索GenBank的核酸和蛋白数据库,发现它与2株鸽Ⅰ型副黏病毒具有99%的同源性,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为基因Ⅵ型。表明,该病毒为1株新的强毒力鸽源基因Ⅵ型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4.
从鹤壁某患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HB97),该病毒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为新城疫强毒株。但其抗原性与新城疫F48E8株有明显差异。经过对F基因的扩增、克隆、测序及与其他毒株的 F基因序列比较,表明该毒株为新城疫基因Ⅶ型。这为更好地控制和预防新城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株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一起新城疫暴发的病例中分离出1株新城疫病毒(NDV),命名为铜山分离株(TS)。运用RT-PCR技术,克隆了该分离株F基因的重要功能片段(约0.5kb),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TS分离株在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顺序为^112-R-R-Q-K-R-F^117,与NDV强毒株特征相符,且具有101外的K(赖氨酸)和121处V(缬氨酸)2个特征性氨基酸,与基因Ⅶ型NDV的特性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6.
从广东珠三角地区某鸽场的发病鸽群采样,接种10日龄SPF鸡胚后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JP株。系列微量血凝和微量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新城疫病毒(NDV)阳性。测序结果显示,该NDV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 R-R-Q-K-R-F117,具有强毒株序列特点;F基因分型表明,JP株属于基因Ⅵ型。Blast结果显示,JP株F、HN基因序列均与基因Ⅵ型pi/CH/LGD/110208株同源性最高,均达99%。同源性比较发现,F和HN基因、蛋白都与基因Ⅵ型新城疫毒株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2.5%~99%、95.5%~99.1%和90.6%~98.7%、91.9%~99%,而与国内常用疫苗株B1、La Sota、Mukteswar等同源性较低,分别为83.2%~85.9%、89.2%~91%和79.3%~83.4%、86%~89.5%。分离的JP株属于基因Ⅵ型,并与国内常用疫苗株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一株鸽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发病鸽群中采集的拭子样本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血凝抑制试验(HI)及基因测序等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可与新城疫病毒标准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抑制反应;用针对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及P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可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其与美国新城疫病毒分离株Pigeon/US(TX)/98的F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以上。毒株被鉴定为鸽源新城疫病毒,并命名为Pigeon/Guangdong/ZQ-17。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广东地区某鸽场疑似鸽新城疫病毒感染的鸽群进行病原学诊断,试验采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F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等一系列综合试验对其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这种血凝性可被新城疫病毒(ND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能被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禽流感病毒(AIV)-H5、AIV-H7、AIV-H9阳性血清抑制;用针对NDV F基因设计的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可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该分离株与天津分离株AG/Tianjin/07的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9%。说明该分离株为鸽新城疫病毒,命名为Pigeon/Guangdong/SD54/2006。  相似文献   

9.
从一群自然发病疑似新城疫的病鸡脑中分离出一株野毒株,经过鸡胚传代、HA测定、电镜观察以及回归试验等确认是新城疫病毒。该分离毒株毒力极强,以100倍稀释后,接种SPF鸡胚,24-60小时内鸡胚全部死亡,接种易感雏鸡后,潜伏期短、发病早,呈现典型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省某蛋鸡场病死鸡中分离的一株鸡源新城疫病毒(NDV)进行血凝性、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F基因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HA效价平均为1:128,HI效价为1:1024,MDT为55h。F基因测序表明:其编码区长度为1662bp,共编码553个氨基酸;F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具有典型的NDV强毒分子特征,表明该分离株为强毒株,将其命名为A/Chicken/China/zhoukou1/18(简称ZK1/18)。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属于Ⅶ型,是引起河南省新城疫疫情的主导基因型。该疫情提示,属于基因II型的LaSota疫苗株不能完全抵御基因Ⅶ型野毒的侵袭,在鸡群抵抗力降低时,可造成鸡群感染发病,需要加强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1.
孔雀NDV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1例疑似新城疫病死孔雀进行确诊,采集病死孔雀的心、脾、肺制成匀浆,接种9~11日龄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孔雀死于新城疫。  相似文献   

12.
鸭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死肉鸭肝脏中分离到2株病毒(ZH1、ZH2),均能够凝集鸡、肉鸭、绵羊、山羊、猪、人、兔、牛等的红细胞,且这种血凝性可被NDV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参照NDV毒力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对分离毒株ZH1、ZH2进行了鸡胚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以及1日龄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测定,结果ZH1、ZH2株的MDT为52 h和44 h,EID50为106.4/0.1mL和108.64/0.1mL,ICPI为1.93和1.975.表明这2株分离病毒均为NDV强毒株.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一步法RT-PCR技术成功扩增了37个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其中2株属于鸽源病毒)F基因片段(约500bp),通过对分离株的测序和基因分型表明,24株属于基因Ⅶ型,1株属于基因Ⅵ型,2株属于基因Ⅲ型,1株属于基因Ⅰ型,6株属于基因Ⅱ型,另外有3株从氨基酸方面分析是基因Ⅶ和Ⅵ型的杂交体,但从进化树方面,分离毒SD054和SD069属于基因Ⅵ型,SD052属于基因Ⅶ型。可以看出,我国新城疫的流行是极其复杂的,既有老基因型的威胁,又有新基因型的不断流行,同时发现有3株病毒发生了两基因型间的杂交现象。  相似文献   

14.
大雁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由生活状态下的野生鸟类中,虽然NDV或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的情况较为常见,但群体中ND暴发导致发病死亡的情况却罕有报道。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多种鸟类可以感染NDV并导致疾病发生。2009年11月吉林省某动物园水禽饲养园的大雁、鹳等突然死亡,发病急、病程短、无明显特征性症状,同群体其他种类的动物(如野鸭等)无发病情况。通过病毒分离、电镜形态观察、血清学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等,对该病原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为最终成功预防控制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广东省各地方分离10余株地方强毒株,对其中的五株地方强毒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将各毒株病肝研磨离心后取上清,绒毛尿囊腔接种9-11日龄的鸡胚,鸡胚接种后36-42h死亡,鸡胚全身出血,含病毒的尿囊液红血球凝集效价(HA)为1:9^9-1:2^15,并能被ND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却不能被AIVH5亚型血清所抑制,用自己设计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对五个毒株进行了PCR鉴定,可扩增出特异性的目的条带,再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初步判定为新城疫病毒,为以后进行广东省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检测鸡肉中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效率和敏感性,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imer5.0设计了NDV的F基因片段,AIV的M基因片段,IBV的M基因片段的引物,在以前一步法RT-PCR扩增各种病毒RNA的基础上,进行了两种病毒和三种病毒的一步法多重RT-PCR的试验。结果确定了两种病毒的一步法多种RT-PCR的试验条件。三种病毒的一步法多重RT-PCR的试验条件基本确立,本试验初步建立了检测NDV,AIV,IBV一步法多重RT-PCR技术。  相似文献   

17.
A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isolate designated IBS002 was isolated from a commercial broiler farm in Malaysia. The virus was characterised as a virulent strain based on the multiple basic amino acid motif of the fusion (F) cleavage site 112RRRKGF117 and length of the C-terminus extension of the 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HN) gene. Furthermore, IBS002 was classified as a velogenic NDV with mean death time (MDT) of 51.2 h and intracerebral pathogenicity index (ICPI) of 1.76. A genetic distance analysis based on the full-length F and HN genes showed that both velogenic viruses used in this study, genotype VII NDV isolate IBS002 and genotype VIII NDV isolate AF2240-I, had high genetic variations with genotype II LaSota vaccine. In this study, the protection efficacy of the recombinant genotype VII NDV inactivated vaccine was also evaluated when added to an existing commercial vaccination program against challenge with velogenic NDV IBS002 and NDV AF2240-I in commercial broile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LaSota and recombinant genotype VII vaccines offered full protection against challenge with AF2240-I. However, the LaSota vaccine only conferred partial protection against IBS002. In addi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viral shedding was observed in the recombinant genotype VII-vaccinated chickens compared to LaSota-vaccinated chickens.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文献发表的 F基因序列 ,设计了 1对新城疫病毒 B95株的特异引物 NDV- P1 / P2 ,探讨了以其进行 RT- PCR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证明 ,用该引物可以扩增出 1条 310 bp的特异核酸带 ,敏感性为 0 .0 0 4 3mg/ L。  相似文献   

19.
姜翠翠  王泽  丁壮 《兽医大学学报》2013,(11):1691-1695,1706
分别根据新城疫病毒与禽流感病毒的M基因、禽流感病毒HA基因上的保守序列,设计了通用型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及通用型新城疫病毒5对特异性引物和5条Taqman荧光标记核酸探针。以阳性重组质粒进行体外转录后的RNA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一步实时荧光RTPCR方法。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通过利用所建立的方法与鸡胚分离法同时对新鲜采集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说明在临床样品检测、流行病学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