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有效地改变了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使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完善,内容更加丰满。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始终保持思维活跃、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及探索精神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可谓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3.
从2001版到2011版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回溯2001版新课标颁布之初,我国教育信息化刚刚起步,许多被称为典型或示范的"整合课",往往是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课,或只是教师在课上运用了某种信息技术。尽管这样的"整合课"对突破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这期间,相关研究也大多停留于定  相似文献   

4.
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1988年那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出乎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道歉;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养成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恩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研究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对于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网络作为学习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网络的简单应用及网页制作”知识模块的教学,是笔者自2000年11月起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本文结合教学实验,就网络学习环境下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及特点、课程实验的整体实施计划、探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4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运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9.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组织中的重要一环。成功的导课能够迅速地安定学生的情绪,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的目标。它犹如电影的序幕引人入胜,好似优秀的乐师拉琴,第一个音符就悦耳动听,先声引人,先声夺人。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常见的课堂教学导课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教育"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先进教育理论。然而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感到,今天的课堂上还是用教师讲解示范及学生简单模仿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课堂任务。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平淡无味,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技术的最原始概念是熟练。所谓熟能生巧,巧就是技术。技术来源于生活也需要回归生活,技术课堂也必须走进生活。陶行知先生早年在"生活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深度学习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而单元教学形式可以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做支撑。本研究在新课标与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提出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单元教学设计核心,并以“数据问题”单元教学为例阐述单元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路径,希望能为其他教师开展新教材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SPOC为教学理念,深度学习为目的,智慧课堂为平台,提出构建相关教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为例,介绍该模型的实施过程。通过教学实践,在课前、课中智慧课堂数据显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签到率高,同时互动主动参与率也呈现较高的态势,而课堂测验成绩也较好,基本符合深度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引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堂引入的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精心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的引入,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入新课。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都喜欢玩游戏,什么游戏都能使他们迷恋。究其原因,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容易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课堂环境和秩序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生正以学习主人的身份,以更灵活的思维方式、更活泼的行为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对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信息技术课堂来说,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则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特点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显著的学科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有着明显时代特色的工具性学科,它既是技术课,一样也是充满情趣和灵动的文化课。课程是建立在基本技术过程学习的基础上,既关注文化价值的提炼,又重视教育的重塑。那如何在强调技术的课堂中渗透文化内涵,从而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活力课堂呢?我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在情境中有机拓展,学生情感在情境中充分体验,教学效果在情境中不断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遇到问题时总是习惯于依赖教师或请教他人。为了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学习的状态,笔者把"教会学生学习"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学中采取"想学、  相似文献   

18.
预设即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前教师的备课过程。生成则指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发挥效果。而在实际教学中,时常会出现预设与生成之间差距明显的情况。●预设与生成的关联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传统的预设式教学需要学生在课程前段完全按照讲解、演示、练习的流程被动接受教师预设内容的灌输,而新型的生成式教学则是拓宽学生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理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紧密整合,为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但是,《科学课程标准(3-6)》也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内容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尤其对小学生学习科学而言,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时间经济管理类专业成为热点学科,高等院校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不断扩招。但现今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堂教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着很大的不足,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对经营类专业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寻求有效地解决路径,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