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成分相对简单的轻质油(V(石油醚):V(苯)=9:1)作为模拟油取代成分复杂的原油配制模拟采出水,详细探究了驱油剂影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机理。采用超低界面张力仪、Zeta电位分析仪和界面流变仪对油水界面张力、油滴表面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流变进行测定,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聚合物)、石油磺酸盐(WPS,表面活性剂)和矿化度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PS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模拟采出水更加稳定。HPAM能够增加模拟采出水体相黏度,但对其最终乳化稳定性影响较小。矿化度增加显著增强了模拟采出水乳化稳定性,从而为进一步加深对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锂皂石颗粒对聚合物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锂皂石颗粒对模拟聚合物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能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含油量表征分析了锂皂石颗粒对聚合物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HPAM质量浓度为100~600mg/L、锂皂石颗粒质量浓度为50~100mg/L时,对聚合物驱采出水稳定性影响最大。研究了锂皂石颗粒对模拟聚驱采出水中油滴Zeta电位、油水界面张力、颗粒油滴聚集状态及乳化体系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随锂皂石颗粒质量浓度增大,Zeta电位下降、界面张力降低、体系黏度提高,对采油污水稳定性影响显著;当锂皂石颗粒质量浓度大于100mg/L后,聚驱采出水稳定性减弱,此时有利于聚合物驱采出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钠蒙脱土颗粒对聚驱采油污水油水分离性能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采用界面张力仪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钠蒙脱土颗粒对聚驱采油污水中油滴Zeta电位、油水界面张力和界面扩张黏弹模量的影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钠蒙脱土颗粒在油滴表面的吸附状态。结果表明,当钠蒙脱土颗粒质量浓度低于200mg/L时,随其质量浓度增大、Zeta电位下降,、界面张力降低、黏弹模量提高,采油污水中出现稳定液滴型(oil-mineral aggregate,OMA)结构,此时钠蒙脱土颗粒对聚驱采油污水稳定性影响比较显著, 采油污水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当其质量浓度大于250mg/L后,Zeta电位基本不再下降,而界面张力略有提高,黏弹模量也有增大,颗粒油滴形成大的聚集体结构,油滴更容易发生聚并,聚驱采油污水稳定性变差,从而更易于处理。  相似文献   

4.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 电位仪测定了胜利孤东原油模拟油与含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 溶液间的界面特性, 并研究了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去离 子水中加入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后, 去离子水及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粘度及油滴表面 的Ze ta 电位绝对值均增大, 原油与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溶液间所形成的W/ O 型和O/W 型乳状液稳定性均随聚 合物凝胶颗粒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锂皂石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油水界面张力和zeta电位分析了体系稳定的原因。结果表明:在驱油剂的浓度固定时,随着锂皂石质量浓度的增大,zeta电位和界面张力逐渐降低,采出水稳定性逐渐增强;当浓度达到150~200 mg/L时,体系最稳定,继续增大锂皂石的浓度,zeta电位基本无变化,而界面张力增加,此时采出水稳定性减弱。在锂皂石浓度一定时,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zeta电位和界面张力均减小,采出水稳定性增强;随聚合物浓度增大,采出水稳定性先增强后减弱。  相似文献   

6.
采用表面张力仪、界面黏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的固体颗粒(纳米SiO2、钠基蒙脱土)与驱油剂(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作用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颗粒与NaO H作用使得油滴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固体颗粒与烷基苯磺酸盐作用,油水界面张力增大,水相固体颗粒使得油水界面剪切黏度减小;固体颗粒与HPAM 作用使得油滴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明显增大。固体颗粒与碱作用时,其低质量浓度不利于O/W乳状液的稳定,而高质量浓度(800 m g/L )则有利于O/W乳状液的稳定;固体颗粒与烷基苯磺酸盐作用使得O/W乳状液稳定性增加,而与H PA M作用则减小O/W乳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采出液的稳定性及处理效果与油水界面性质有关,三元复合驱弱碱与原油作用时间对油水界面性质及采出液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大庆原油模拟油、模拟水和Na2CO3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Zeta电位分析仪及浊度仪,研究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弱碱与原油长期作用后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2CO3溶液与模拟油长时间反应后,分离得到的水相与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低,油珠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油水界面剪切黏度变化不明显,水相与模拟油乳化后所形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Na2CO3溶液与模拟油反应1d后,分离得到的油相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Zeta电位及乳状液稳定性大于未反应的模拟油的;Na2CO3溶液与模拟油反应10d后,分离得到的油相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小于反应1d后分离所得的油相的,Zeta电位及乳状液稳定性大于反应1d后分离所得的油相的.该研究结果为三元复合驱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沥青质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油/水界面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沥青质与驱油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分子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行为,结合油/水界面膜的微观形貌、弹性模量及薄化破裂行为研究,明确了沥青质存在条件下油/水界面膜微观结构及界面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DBS与沥青质分子交联形成了致密牢固的界面膜体系,这种复合界面膜结构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能阻碍水化膜脱稳和油滴排液,使油滴寿命延长;采出水乳液中油相沥青质含量越高,界面膜越致密平整,且黏弹性显著强化,导致采出水稳定性提升.聚醚破乳剂能破坏复合界面膜上乳化剂分子排列结构,但SDBS分子取向没有改变;而通过向聚醚分子中引入季铵盐基团,破乳剂电中和特性显著提高,结合聚醚自身优异的界面延展性,能实现复合界面膜的有效脱稳.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砂质黄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强度特性,以榆林子洲某地砂黄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初始条件的冻融循环试验,并测定土体冻融后的三轴剪切强度。结果表明:砂黄土冻融后表面出现明显的结构破坏现象;土体粘聚力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先减小然后有所回升,土体冻融后的粘聚力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冻结温度对不同含水率土体粘聚力的影响不同;土体内摩擦角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有所减小,总体下降量不大;土体强度下降主要受粘聚力劣化影响;高含水率极端低温冻结及低含水率较高温冻结均加速了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强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以杨木P-RC APMP为原料,对其进行筛分,并对P-RC APMP细小纤维与CaCO3进行絮聚,研究了不同P-RC APMP细小纤维筛分组分和打浆产生的二次细小纤维对细小纤维-CaCO3共絮聚工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小纤维筛分目数的增加,共絮聚团尺寸大小逐渐减小,共絮聚团的表面电荷不断增加,加入纤维后,浆料的Zeta电位有所下降,白水阳离子需求量不断的减小;随着磨浆转数的提高,通过P400二次细小纤维-CaCO3共絮聚工艺抄造的纸张,其松厚度不断下降,而白度、不透明度和强度性能均不断上升.当磨浆转数为2 000r时,纸张具有相对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Zigbee是一种专为低成本、低速率和低功耗传感器控制网络设计的无线网络协议.介绍基于IEEE 802.15.4的无线网络协议Zigbee的主要特征,利用CAN总线控制器的ARM微处理器LPC2294和Chipcon公司的CC2420实现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应用,并给出该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油田输油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菜籽油为原料,通过环氧化、酯交换反应对菜籽油进行改性,制备一种绿色润滑剂基础油环氧脂肪酸甲酯;并对菜籽油和改性菜籽油的结构进行红外表征;同时测定其抗氧化、摩擦、微生物降解和其他理化性能.结果表明:最终产品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碘值为3.6;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达到333 N;运动粘度为9.6 mm2/s,且具有较强的生物降解能力.红外光谱证明了改性后的菜籽油中存在环氧键和甲酯基团.  相似文献   

13.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aqing oil shale and oil shale semi-cok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 (TG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oil shale and semi-cokes prepared from it. The effect of prior pyrolysis and TGA heating rate on the combustion process was studied. Prior pyrolysis affects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mass loss and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s as the volatile content of the sample decreases. TG/DTG curves obtained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show that heating rate has little effect on ignition temperature. But the peak of combustion shifts to higher temperatures as the heating rate is increased. The Coats-Redfern integr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find the combustion-reaction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burning of oil shale and oil shale semi-coke.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对西江、阿曼、萨里尔、陆丰4种原油的360~540℃馏份段进行实沸点蒸馏切割试验,得到各原油的减压馏份,并每20℃收集一段馏份,然后以各馏份油为原料在实验室进行酮苯脱蜡、溶剂精制试验进一步得到精制油.通过试验分析,考察了这4种原油不同馏份段润滑油基础油的性能特点,研究了不同原油性质与基础油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归纳了西江、阿曼、萨里尔、陆丰原油生产基础油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原油性质与基础油性能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The PHBV (β-hydroxybutyrate-co-β-hydroxyvalerate) foams as oil sorbent materials, which were prepared by salting out method based on PHBV and chloroform additive and their oil pick-up abiliti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oil pick-up abilities of different PHBV foams as oil sorbent material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amount of chloroform additive and sodium chloride increasing, the oil pick-up rates, the oil-keeping rates and the second oil pick-up rates of PHBV foams can increase to different extent. When the amount of sodium chloride was 92%, the ratio of PHBV to chloroform was 1 (g): 14 (mL), the oil pick-up ability of the PHBV foam was optimal. And their oil pick-up ratios can reach 25.51 (26℃) and 27.51 g/g (17℃) in raw oil, which were 4-5 times more than those of PHBV powder.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modified PHBV as oil sorbent materials also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three-dimension structure, bio-degradability and good oil pick-up ability, so this kind of green oil s  相似文献   

16.
NMP抽提研制橡胶填充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制符合一定标准的橡胶填充油,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对润滑油溶剂精制过程中的副产物抽出油进行抽提.主要考察了抽提温度和质量剂油比对橡胶填充油的质量和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剂油比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品收率上升,芳香烃含量下降;当温度一定时,随着剂油比增大,产品收率先下降后上升,芳香烃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综合考虑产品的质量和收率,本实验范围内较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60 ℃,质量剂油比1.0.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为72.04%,芳香烃组分的含量为44.17%,符合某些企业橡胶填充油的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油油管电加热技术在高凝油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油管和套管作为发热体直接加热油管内原油的方法.电能由三相配电变压器经AC DC AC逆变电路输出传送到油管,经油管下部的油套管接触器连接到套管,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利用油管做热源体,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直接加热井筒内的液体.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电网扰动和高凝油开采油管结蜡问题.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辅助萃取油泥回收原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舟山地区油轮产生的油泥,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对油泥进行处理,回收原油.实验研究了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水浴温度、超声波作用时间等参数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频率,28 kHz的超声波频率更有利于提高油泥的原油回收率;当水浴温度从25 ℃升到55 ℃时,原油回收率从93.89%增加到97.60%;当超声波功率从0提高到600 W时,原油回收率从75.71%提高到97.55%;当超声波作用时间为15 min时,原油回收率即可达到最大值.通过试验得出超声波辅助萃取的最佳工况为:15 min,150 W,28 kHz,55 ℃.在此工况下,油泥含油率从处理前的51.74%降低到1.25%,原油回收率为97.58%.与传统的萃取法(原油回收率为80.05%)相比.超声波辅助萃取法的原油回收率提高了17.53%.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进行油页岩含油率的原位检测时的建模精度,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本研究利用实际和合成油页岩样品,结合光谱和矩阵2类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不同方法及其组合对油页岩光谱数据一致性、样品含油率偏最小二乘法(PLS)的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种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中,一阶导数、正则化、中心化以及适当的组合(如平滑、消噪和消基线后分别加中心化)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可提高相同样品光谱数据间的一致性;在11种光谱预处理和3种矩阵处理的组合方法中,3种数据预处理组合方法(中心化、一阶导数2种光谱预处理+中心化矩阵预处理、一阶导数光谱预处理+正则化矩阵预处理)可提高合成样品含油率PLS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试油产量和试采产量是指导探井试采工作的重要参数,针对大庆外围油田的试采井的试油资料和试采资料,从Darcy定律和J.Dupuit公式出发,得到葡萄花油层和低渗透的扶杨油层试油产量和试采产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生产实际验证,为合理制定稳产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