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宣传工作是血站开展献血服务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宣传献血知识使献血者正确认识血站工作性质、内容,以及献血的意义、献血前后相关事宜等,从而促进献血者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因此,加强血站献血宣传非常必要和重要,现结合具体工作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自动电子信息系统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在汉口火车站献血屋,把使用全自动电子信息系统的进行献血登记的献血者设置为自动组,使用手工填写方式进行献血登记的献血者设置为手工组。自动组和手工组各随机取100名献血者,分析2个组献血过程的差异。开发电子签名系统,实现献血者与工作人员电子签名。开发献血过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实现设备数据的自动传输。结果通过对自动组与手工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献血数据的准确性、献血过程需要时间均存在差异。自动组的献血者可以电子签名,献血过程数据可以自动采集。结论该系统能缩短献血过程时间,提高数据准确性,实现了献血健康检查和征询表的电子化,在血站无偿献血服务中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绍兴市街头献血人群献血认知和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绍兴市街头无偿献血人群献血认知及服务需求,为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建立及持续改进献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邮寄问卷的方法对2005年1-10月绍兴市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街头无偿献血人群中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78.5%;献血者对血站服务满意率96.9%;重复献血率为49.2%;愿意加入固定献血队伍和下次愿意献血400 ml的分别为85.0%和78.8%;当前服务需求依次为微笑和鼓励、熟练的操作技术、讲解献血小常识等;潜在服务需求依次为提供一些卫生保健指导及服务措施、献血后能尽快知道化验结果等。结论献血者的满意度、献血动机和对无偿献血知晓程度直接影响到血站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建立和发展,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献血者当前及潜在的服务需求,促使无偿献血工作模式从街头自愿献血向固定献血队伍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的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了解献血者的实际需求,找出献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旨在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制定《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献血者采取电话问卷调查方式,对献血宣传、咨询体检、血液初筛、采血服务、发证服务、纪念品、卫生环境、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及献血者的意见及建议,制定相关的持续改进措施。结果献血者对献血过程的总体服务态度给予肯定,而对于献血宣传、纪念品等项目满意度得分低于80分,提示应该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及重视献血纪念品的选择。献血服务工作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以献血者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结论提高献血服务质量、改善献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提高献血后服务的服务质量三方面是提高献血服务满意度的关键,血站应以此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泉州市居民无偿献血服务导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泉州市居民献血的影响因素,制订出适合泉州市的献血招募策略和服务导向,并为其他血站改善献血服务提供思路。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 500人次泉州市居民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社会营销策略。结果泉州市居民有良好的献血动机,献血者(4 427人次)和未献血者(2 996人次)对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组织的宣传发动是目前我市献血者了解知识和接受招募的最主要方式,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最不满意的分别为献血宣传资料、献血地点和献血纪念品种类。未献血者未参加献血的主要原因为献血不方便和担心健康状况,未献血者在应急、互助、血液库存紧张等情况下愿意参加献血。结论无偿献血服务应根据血站的实际情况,利用社会营稍方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献血服务导向。  相似文献   

6.
依据献血者身高和体重确定采血量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血站工作人员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的健康检查,到如今已有12年。我们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认为,我国  相似文献   

7.
建立献血、受血双向保险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血站给献血者及受血者投保一直是输血界争论的热点 ,本刊今年第 1期刊发的《投保 :一种解决血站医疗纠纷的有效方式》一文 ,意在介绍一种观点供大家参考。文章发表后果然引起强烈反响。就此 ,编辑部选登了读者刘书考的反映不同观点的来信 ,并刊发姚芳芳的文章作为答复。编者以为 ,关于给受血者 (事实上是对血站供给临床的每 1分血液 )投保 ,是非常必要的 ,理由也是十分充足的 (因为现行技术不能保证血液在疾病传播方面 10 0 %的安全性 )。但给献血者投保一定要立足于“从关心、回报献血者 ,激励献血者的角度”(刘书考话 ) ,是对献血者无私奉献精神的鼓励和奖赏 ,否则是不妥当的。因为确实没有证据表明献血会对献血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但符合献血标准的献血者也难免在献血后 1年内就不得病 ,更不用说意外事故 ,因此 ,给予健康保险还是有实际的激励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延期献血的原因,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招募策略,为临床日益增长的用血需求提供保障。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2 109名延期献血者,采取一些必要的招募措施及人性化服务,维持其献血热情,使这些献血者能够再次献血。结果通过血站工作人员采取一系列的招募措施和提供人性化服务,在2 109名延期献血者中有1 152名(占54.6%)符合献血条件的再次献血。结论延期献血者是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资源,有效的招募措施可以保留潜在的献血人群,防止血源的流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某血站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情况,探讨保留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策略,为进一步加强单采血小板献血志愿者的保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等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8年上海某血站的血小板单采工作状况,比较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动机、采血者服务等对献血者献血意愿和再次献血行为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对固定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固定献血人群中女性比例较高,医护人员良好的服务是促进固定献血者保留的重要因素,献血者时间和地点的改变是影响成分献血的主要因素,提高献血者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有效的再招募手段。结论通过献血宣传、精准服务以及后期交流等方式可以提高对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保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跟踪有不愉快献血经历的献血者后期无偿献血情况,为发现血站献血服务中的缺陷及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6~2007年随机电话回访反馈,录入Excel后统计分析。通过和无不愉快献血经历的献血者重复献血率的比较,分析献血者对血站献血服务的各方面的期待值。结果电话回访7 314名无偿献血者,有214名无偿献血者在穿刺技术、献血服务方法、献血后轻度不适感及献血反应等方面有抱怨。而这214例有抱怨的无偿献血者178例后期没有再次参加无偿献血,明显低于无抱怨献血者的重复献血率。另外,在218例抱怨的无偿献血者中,130例为初次无偿献血,后期仅1人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结论对献血者不愉快献血经历要认真对待分析,找出对策,加以解决,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  相似文献   

11.
实施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献血者满意度调查是血站了解献血者需求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调查可以了解血站提供的服务与献血者心理预期的相符程度,从而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以更好地改进,达到让献血者满意的目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3.15中规定:“血站建立并持续完善献血者跟踪和回访服务制度,实施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程序、献血者投诉、反馈处理程序,确保献血服务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献血者人口特征,及献血服务体验情况对无偿献血动机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制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3个市区具有献血经验者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献血者献血动机和献血服务体验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献血动机与献血服务之间的相关性及献血动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样本705人。献血动机水平已婚者高于未婚者,年龄在27岁以上者高于26岁以下献血3次及以上高于献血1~2次者(P<0.05)。献血者对血站工作人员服务、献血流程、献血环境等方面的体验高于献血地点的分布(P<0.05)。献血自主动机及受控动机均与献血服务体验呈正相关关系(P<0.05)。献血者对献血地点的分布、血站工作人员服务、献血流程体验良好有利于献血动机的提高。结论 献血服务体验可影响献血者的献血的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建议采供血机构进行献血宣传及献血服务时,考虑献血者人群特征制定个性化措施,简化献血流程,优化献血地点分布,重视改善献血者献血服务体验,提升献血动机水平。  相似文献   

13.
便携式血红蛋白仪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者献血前必须筛查血红蛋白,筛查方法可以采用定性试验或定量试验.目前大多数血站采用CuSO_4比重法,其为定性试验,结果易误判;  相似文献   

14.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流动采血车已成为血站采集血液的重要途径。流动采血车开往街头、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部队、农村,能方便公民参加献血,同时也是对无偿献血进行宣传的一种有效方式,由原来等献血者上门献血改为血站主动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的服务形式,增进献血者与血站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情,流动采血车为开展无偿献血提供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佛山南海血站各采血点献血者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了解血站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调查各献血点团体和个体无偿献血者共520名,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献血情况对献血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502份,总体有效回收率96.53%。佛山市南海血站献血者总体满意度为98.25%,且5个维度的满意度均高于97.5%。总体忠诚度为84.86%,美誉度为83.47%。个体献血者在5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均高于团体献血者。结论献血者对血站总体服务满意度较高。团体献血者满意度低于个体献血者,血站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献血法》实施10多年来,各地比较关注献血前招募服务,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献血后服务工作,才能有效地改善献血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从而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献血者的需求,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医疗临床用血日益增长需求,更重要地是促进建立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提高了血液质量和用血安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应建立并持续完善献血者跟踪和回访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全血采集流程和质量控制,实现全血采集的效率与全过程的可追溯性。方法集成4G网络、血液云平台、云呼叫中心、云短信系统、支付宝电子献血卡、手持智能终端、自助登记与打印一体机等网络与信息设备设施,构建血站闭环式全血采集信息系统。结果血站闭环式全血采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献血者招募、献血者健康检查、献血前检测、全血采集、血液留样、献血证打印、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等全血采集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与有效质控。结论闭环式全血采集信息系统提高了血站全血采集的工作效率与对献血安全、血液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无偿献血工作管理与人性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普及,各地区的采血模式已经由政府指令性计划的单位集中采集发展到街头流动采血车及固定献血屋的公民自愿献血,虽然血站属于特殊性医疗行业,在同一地区经营活动中竞争不是异常激烈,但如何才能保证本地区临床医疗急救用血,留住既往的和发展潜在的献血者,服务人性化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所血站能否吸引献血者,除血站本身的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血站管理程序及血站科室设置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路径管理在血站体采科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12月的40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对两组献血者的满意度和献血反应发生率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对照组总体满意度为94.4%,实验组总体满意度为99.6%,实验组献血者对采血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献血后反应发生率4.5%,实验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9%,实验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路径管理可提高血站体采科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血站的社会声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献血检测不合格结果告知的方法和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明确规定了献血者献血后具有知情权,采供血机构应当告知献血者其血液检测的结果.血站所得到的献血者血液结果检测结果一般分为"合格"和"不合格"2种,相比较而言,血站将"不合格结果"告知献血当事人时若不注意方式、方法,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因而献血检测不合格结果的告知更值得高度重视.对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一些做法,现将所取得的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