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笔者在日本进修期间,观察日本川崎病(MCLS)多例。在我省尚未见较典型病例报道。平时临床上遇到的所谓“重症非典型猩红热”与MCLS 有相似之处。本文为了探讨在我省到底有无MCLS,故介绍本病,以冀引起大家注意。MCLS 首先由川崎富作于1967年报告,故名。它是以心血管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组原因不明的小儿热性病,因有皮肤粘膜和淋巴结的损害,故也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Kawasnki disease)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ymph nodesyndrome,(MLNS),是一种婴幼儿期急性热性发疹性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高热、特征性皮肤粘膜病损、颈淋巴结肿大及因冠状动脉炎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Kawas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冠状动脉为中心的全身中小动脉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以发热、皮肤粘膜炎症及淋巴结肿大等为重要临床特征的小儿急性热性疾病,故又叫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现将近年有关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川崎氏病(Kawasaki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简称MCLS。是近年来所认识的婴幼儿期的临床综合征。1942由日本学者川崎首次报道,1967又报道50例,并定名为急性发热性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我院自1980年1981年发现4例,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克恒 《吉林医学》1994,15(6):332-334
<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LNS),是好发于婴幼儿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967年由日本川崎首次报告,并正式命名。本病病因未明,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变态反应性小血管炎,临床以急性持续性发热。皮肤粘膜改变、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但当血管炎改变累及全身各脏器,可出现各系统症状,尤其是心血管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炎并伴动脉瘤、血栓栓塞而致死,为国内外医务工作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6.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 node syndrome,简称MLNS)是川崎在1942年首次报告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持续性发热、粘膜皮肤弥漫性泛红、两眼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和手足硬肿,偶有关节痛等。他经过多年仔细观察,于1967年报告50例,并定名为急性发热性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acute febrile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syndrome)。此综合征是儿科中一种新的、自限性的、独特的重要疾病。本病最初在日本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一种病因不明 ,以冠状动脉为中心的全身小动脉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多系统、多器官受累 ;以发热、皮肤粘膜炎症及淋巴结肿大等为重要临床特征的小儿急性热性疾病 .近年来我国川崎病发病有增多趋势 .我院儿科自 1983年以来共收治川崎病患者2 5例 ,其中再发合并永久性耳聋 1例 ,一过性血小板减少合并无菌性脑膜炎 1例 ,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川崎病患者 2 5 (男 17,女 8)例 ,5月龄~ 4岁2 3例 ,占 92 % ,大于 4岁 2例 .诊断依据为 1984年日本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发热…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定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  相似文献   

9.
<正>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亦称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疹性热病,好发于4岁以下儿童,其主要临床特点有发热、粘膜皮肤出现红疹,伴颈淋巴结肿大等,因其能累及心血管系统,并可致猝死,故越加受到重视。自1985年以来我们共遇到17例,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 (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幼儿高发。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变和淋巴结肿大[1] 。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 ,主要侵犯大、中血管 ,其中以冠状动脉 (CA)血管炎引起的冠脉瘤和冠脉狭窄最为严重 ,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2 ] 。我院 1992年 10月— 2 0 0 2年 9月共收治川崎病患儿 3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均符合 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第四次修订标准。男 2 6例 ,女 10例 ,发病年龄 6个月~14岁 ,其中 <4岁 2 8例 (77.8%…  相似文献   

11.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f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简称MCL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性发热、皮肤粘膜弥漫性潮红、两眼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膜状脱皮等。1967年首先由川崎报告50例,故亦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自1971~1980年日本每年发生MCLS病例约为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近年来国内外报告的病例逐年增加,同时也发现部分病例不完全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只具备2~3项,故提出不典型或不  相似文献   

13.
<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发热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日趋增多,已取代风湿热成为我国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我们对1998年6月~2006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53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结缔组织疾病。临床不多见。我院自2002年12月-2004年5月共收治10例。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KD)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1967年日本川崎氏首先报告,此病属于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发病机理不明,诊断缺乏特异性.本文综合分析35例KD患儿的临床特点,以期发现其中对早期诊断和确定诊断有提示价值的临床特征,以便于早期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简称 MLNS),其临床特征为发热、皮疹、粘膜弥漫性潮红、球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和指趾端特异性脱屑,偶有关节痛。系1967年由日本川崎首先报道又名川崎病(KawosakiDisease),引起各国重视。近年来,我国各地亦相继有报道,说明本症并非罕见。现将我们所见3例并结合文献报道如下(附表)。  相似文献   

17.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rl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ki Disease),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川崎病近年发病增多。对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的病例,近年来已被临床医师重视,有关川崎病患儿脑电图的改变报道不多。现将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的59例川崎病患儿脑电图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崎病(KD)以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点,治疗不及时可遗留冠状动脉损害等并发症。现将自2001—09~2002—12收治的78例KD患儿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非典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2例田欣(包头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包头014010)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也称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诊出性疾病,目前病因仍不清楚,近年来认为与感染和变态反应有关。临床诊断依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1984年9月修订的诊断标准 ̄[1]...  相似文献   

20.
<正>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小儿时期的一种急性发热性血管炎。其临床特点为发热、皮疹、皮肤粘膜损伤和淋巴结肿大。潜在的危险是冠状动脉病损致狭窄、栓塞,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梗塞,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我科于1999~2002年收治川崎病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8岁;<5岁16例,≥5岁4例。均符合川崎病研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2 治疗及结果 早期予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及口服阿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