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光整加工的概况,着重介绍了倾斜式离心光饰机的结构、原理、光整加工工艺及其特点和应用。由于光饰机回转生产的离心作用及滚筒的合理倾斜,实现了滚筒内零件与磨料之间较复杂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了光整加工。倾斜的滚筒有助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零件与磨料之间沿滚筒轴向的相对滑动,改善了水平式离心光饰机的缺点,从而提高了光整加工的效率及质量。本机采用了链传动,比皮带传动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本文还扼要叙述了光整加工中对磨料与零件的配比、磨料及磨液的合理选择,这都是确保光整加工质量及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唐正扬 《机床电器》1995,(2):18-19,31
振动光饰工艺国外在六十年代初期已广泛采用,使用较为普及,而我国近几年才使用,它对产品质量提高和产生经济效益已引起了各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从国外引进的电器产品中金属零件表面粗糙度都比国内好,冲制件边线光洁无毛刺,镀层光泽度好,国外金属零件在表面处理前都要进行振动光饰处理,经振动光饰处理后的金属零件表面获得理想的粗糙度,冲切边缘无毛刺等。目前在机械、电器、纺织等行业中逐渐推广使用,本文简单介绍振动光饰原理,磨料选择使用,添加剂,及振动光饰工艺简介。一、振动光饰原理振动光饰是依靠专用设备─—振动光饰机,…  相似文献   

3.
振动抛光磨块是一种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复杂型面零件再加工的磨具,振动抛光将零件和抛光用磨块按一定比例放入光饰设备容器中,配以乳化液等进行光整加工。由于振动光饰机容器的周期性螺旋振动(或无规则振动)或离心式抛光机外容器的转动,加工零件与抛光磨块相互运动,形成磨块对零件表面的强力研磨作用,研磨抛光可达到去毛刺、去氧化皮、去飞边、形成倒角和光整加工等目的。本文阐述了不同形状、规格和性能磨块的研制,并对该系列磨块在单向垂直振动台上进行了磨削抛光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4.
一、流动式光饰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及用途1、结构流动式光饰机结构原理有些类似于单缸洗衣机。其主体部分研磨槽由底部回转盘与多边形固定研槽组成。回转盘由电磁调速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沿一定方向运转。研磨槽内村有相当厚度的高强度、高耐磨性的聚胺脂塑胶,上部装有消声罩用来降低研磨时产生的噪音和防尘。研磨槽下部底座为接水槽,用以承接和排放研磨槽内放出的污水。流动式光饰机有手动排料和自动排料两种方式。手动排料通过翻转手把翻转研磨槽来完成。自动排料通过操纵按钮操纵涡轮涡杆机构自动翻转研磨槽来完成。自动排料式流…  相似文献   

5.
磨料光饰机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磨料光饰机的原理,特点,用途,以及磨料及研磨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为龙  曾凡政 《轧钢》2020,37(2):56-59
针对棒线材生产用套筒式冷却器存在冷却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低温轧制的要求;轧件表面周向温度均匀性较差等问题,对套筒式冷却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旋流式冷却器。其采用圆锥斜齿轮式喷嘴,使冷却管内的水流形成旋流,可以产生较高的压力和速度,大幅度提高冷却能力,同时有效改善轧件表面温度的均匀性。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模,利用ANSYS CFX软件进行流体仿真,对两种冷却器的流场、压力、流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旋流式冷却器可以提高冷却效率,改善轧件温度的均匀性,为实现轧件的超快速冷却创造有利条件。对24 mm圆钢的冷却应用表明,旋流式冷却器对轧件的降温幅度为套筒式冷却器的1.5~2.0倍且冷却均匀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李为龙  曾凡政 《轧钢》2007,37(2):56-59
针对棒线材生产用套筒式冷却器存在冷却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低温轧制的要求;轧件表面周向温度均匀性较差等问题,对套筒式冷却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旋流式冷却器。其采用圆锥斜齿轮式喷嘴,使冷却管内的水流形成旋流,可以产生较高的压力和速度,大幅度提高冷却能力,同时有效改善轧件表面温度的均匀性。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模,利用ANSYS CFX软件进行流体仿真,对两种冷却器的流场、压力、流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旋流式冷却器可以提高冷却效率,改善轧件温度的均匀性,为实现轧件的超快速冷却创造有利条件。对24 mm圆钢的冷却应用表明,旋流式冷却器对轧件的降温幅度为套筒式冷却器的1.5~2.0倍且冷却均匀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磨粒光饰机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磨粒光饰机的原理、特点、用途,以及磨料及研磨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面向机械产品的零件分类编码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零件分类编码是实现派生式或创成式CAPP的核心内容.文章介绍了一种零件分类编码系统--PowerCode系统,它通过编码完整地描述零件特征信息,解决了零件工艺设计过程的自动化问题,适应了派生式或生成式CAPP系统的发展趋势,为企业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光饰加工作为改善工件表面质量的最终工艺,因其抛光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等优点,逐渐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概述光饰加工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高效光饰加工技术所需的光饰机、磨块和光饰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简要阐述了高效光饰加工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盘、轴、机匣等典型零件加工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自制的分度装置,用于加工喷嘴内部旋流小叶轮,同时对如何提高该装置的分度精度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该分度装置设计巧妙,制造成本低,且分度精度稳定,可以满足加工要求;使用该分度装置大大减少了工件分度所需要的辅助时间,有效地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适于小叶轮批量加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电子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旋流式磨损试验机等手段,通过正交试验法,对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抗蚀磨损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电力设备的防冲蚀工程,对复合材料的工况磨蚀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浸入式水口内产生旋流的方法.即在水口外施加可移动的旋转电磁场,非接触地形成钢液旋流.为进一步发挥旋流作用,采用渐开式水口,对圆坯连铸中浸入式水口及结晶器内钢液流场、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重点研究了水口渐开角度结合不同旋流强度对结晶器内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浸入式水口内磁场和旋流速度随着线圈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电流强度为500 A,频率为50 Hz时.可产生最大为3 m/s左右的旋流速度.当水口采用同一渐开角度,随着旋流强度的增大,水口出流的冲击深度减小,上返流增强,弯月面温度提高.但当旋流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结晶器内弯月面附近温度变化不大.采用同一旋流强度,随着水口渐开角度的增加,结晶器内水口出口上方的上返流先增强后减弱,在渐开角度为60°时,上返流最强.同样,弯月面附近温度也是先提高后有所降低,在渐开角度为60°时,弯月面温度最高.水口渐开角度为60°,线圈电流350 A,频率为50 Hz时,在水口入口处施加0.5 m/s水平速度的人工偏流后,电磁旋流能对该偏流进行有效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从二次风稳定旋流的角度出发,对二次切向送风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使切向送风结构的曲率变化由间断式改进为连续式,从而抑制了二次气流对主旋向的扰动。  相似文献   

15.
一、旋流式割咀及割炬旋流式割咀是我厂在螺旋式快速割咀的基础上,加大预热能率,能满足混凝土熔割要求的一种割咀。它的构造是有八个预热孔,最外层的五个是螺旋型的,能产生旋转火焰,里层的三个孔有一定的角度,可使火焰集中并加强,中间小孔一个是割咀的切割氧孔道。旋流式割咀的构造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16.
感应法检测环形件周向缺陷时影响缺陷显示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艳  周大应 《无损检测》2003,25(2):78-80,91
探讨了使用感应法检测环形零件过程中影响感应电流的因素,总结出采用变压器式感应装置的初级输入电流公式,以及采用轴铁心式感应装置时,零件至线圈的距离和断电时间对感应电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圆坯连铸电磁旋流水口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浸入式水口外部采用可移动的旋转电磁场装置,使水口内钢液形成旋转流动.通过对磁场和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了电磁参数和电磁旋流装置结构对钢液内磁感应强度和旋流速度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液中心竖直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随线圈电流增大而增大,随频率增大而减小.采用圆形磁体时磁感应强度最大且分布均匀,优于马蹄形磁体;线圈电流500 A,频率50 Hz时,获得了在圆形装置作用下浸入式水口内及结晶器内的钢液的速度矢量分布,此时结晶器内产生了较强的旋流流动.从现场操作角度出发,提出了改进马蹄形电磁旋流装置.通过低熔点合金的电磁旋流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结果及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创成式CAPP系统中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创成式CAPP系统对零件信息描述的要求,分析了零件特征信息的种类和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特征的易于计算机处理的零件信息模型.文章提出了形状特征的分类原则,并以回转体奖零件为例,介绍了零件信息描述的过程。设计了友好的零件特征信息人机交互输入界面,使零件信息输入直观、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斜销抽芯式压铸模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对传统的设计过程进行了优化。利用压铸模上主要零件的相互联系,从压铸模型腔人手,向外逐步设计。总装图中视图的设计顺序为:主剖视图、主视图、辅助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然后设计辅助零件和全部零件上的细节。对各零件的设计要点和技巧也作了一定的介绍。经过实践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描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天津大学机械系郧建国,杜君文,梁童武主题词:零件,特征,信息描述1概述零件的的几何与工艺信息的描述及输入是人机交互式自动编程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微电子技术和数控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