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备自投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设备。在220kV站中,若某110kV母线失电,站内有备自投,则备自投动作策略目标为将其由当前主变改由另一主变供电;但若本站主变均已经失压,则将无法通过备自投动作,达到110kV母线复电的目的。本文提出的智能复电系统,能够根据地区电网特点,充分考虑备自投动作时序、遥测及遥信,以复电单元管理母线复电过程,自动检测闭锁条件、充电条件、启动条件、动作条件及220kV主变与110kV母线状态,搜索备用电源,给出复电策略,并在母线复电后自动检测供电路径越限情况,给出切负荷策略。实验表明,智能复电系统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阎家屯220 kV变电站35 kV母线更换改造工程的概况。重点阐述了改造过程中,如何巧妙地在35 kV母线不全部停电的情况下,成功地实施母线分段及更换母线、瓷瓶及相关附件,并将主变跨越母线的过引线进行了加高,使35 kV母线更换改造工程在尽可能高的运行可靠性及最小的电量损失下继续顺利进行,并保证了设备改造期间该站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结合怒江电网实际分析,提出在220kV福贡变加装备自投装置,以确保220kV母线不失压,进而能有效提高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及主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20 kV上党开关站二期扩建工程的概况,阐述了在母线分段施工过程中如何巧妙地保持原双母线母差保护的完整性,使该母差在此期间仍然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实施Ⅲ段和Ⅳ段母线压变的施工与接入系统运行和新母差如何接入系统运行.母线分段与母线差动保护完善施工工程申请停电施工历时12天,顺利地完成了该变电站220 kV双母双分段的完善改造工程,为下一步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220 kV上党开关站二期扩建工程的概况,阐述了在母线分段施工过程中如何巧妙地保持原双母线母差保护的完整性,使该母差在此期间仍然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实施Ⅲ段和Ⅳ段母线压变的施工与接入系统运行和新母差如何接入系统运行。母线分段与母线差动保护完善施工工程申请停电施工历时12天,顺利地完成了该变电站220 kV双母双分段的完善改造工程,为下一步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特高压接入河南电网后电磁环网解环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特高压豫北站建成后河南电网将面对的500/220 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超标的状况,对其500/220 kV电磁环网解环进行研究。基于目前的分区模式提出解环方案,并验证各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解环后河南电网将形成十六片电网分区供电模式,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降低了系统母线三相短路电流水平,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电网的投资效益,促进500/220 kV电网协调发展。通过对河南电网的解环研究,提炼出特高压电网环境下处理500/220 kV电网电磁环网解环的技术原则,可为电网中长期规划及其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宏宇  杨柳 《江西电力》2013,37(4):63-65
500 kV、220 kV自耦变压器的应用造成江西电网大部分500 kV变电站和附近变电站220 kV母线的等值零序阻抗小于正序阻抗,导致220 kV母线单相短路电流超过三相短路电流水平.采取解环方式虽然降低短路电流,但在电网发展的一定时期内,解环方式将降低电网供电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本文提出了500 kV梦山变电站主变中性点装设小电抗的技术要求,为控制220 kV系统短路电流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10 kV变电站普遍存在2台主变运行并将2号主变供电的110 kVⅡ、Ⅲ母连通为新Ⅱ母的情况,当2号主变变低一分支因缺陷退出运行且转由二分支供电新Ⅱ母时,将导致备自投装置失去备自投功能。为提高备自投装置对110 kV母线接线方式变化的适应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备自投装置,实际应用表明该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110 kV母线接线方式变化时逻辑判断缺失的问题,有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特高压接入河南电网后电磁环网解环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特高压豫北站建成后河南电网将面对的500/220 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超标的状况,对其500/220 kV电磁环网解环进行研究.基于目前的分区模式提出解环方案,并验证各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解环后河南电网将形成十六片电网分区供电模式,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降低了系统母线三相短路电流水平,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电网的投资效益,促进500/220 kV电网协调发展.通过对河南电网的解环研究,提炼出特高压电网环境下处理500/220 kV电网电磁环网解环的技术原则,可为电网中长期规划及其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畅 《大众用电》2010,(11):21-22
<正>随着对深圳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50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和间隔较多的220kV变电站,其母线大多采用双母线双分段的接线方式。双母双分段的母线接线方式已经在很多地方电网得到实际的推广应用,500kV鹏城变电站220kV母线的接线方式就是其中一  相似文献   

11.
光伏电站接入可能会对配电网电流保护产生影响。首先探讨了常规控制策略下光伏电站的短路计算模型,然后基于光伏电站接入典型配电网等效电路,从短路点位置、光伏电站容量和接入位置三个方面理论分析了对传统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最后以光伏电站接入35 k V典型配网为例,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光伏电站的接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低压厂用电系统3种零序TA的接线方法,以及某电厂零序TA采用全电流接线法引起的零序过流保护的误动作情况,分析在"相-地"和"相-N"2种单相短路故障时,各接线方法的零序电流及零序过流保护动作情况,认为零序TA接线宜选用三相电流接线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器件物理特性的晶闸管阀串联机制系统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高压晶闸管阀的串联应用一直缺少系统化的理论指导,也常常忽略了器件本身的物理特性。为适应我国电力工业新的发展战略的需要,推进电力电子装置可靠性研究,文中对柔性交流输电(FACTS)和高压直流输电(HVDC)装置高压晶闸管阀的串联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晶闸管阀串联运行所涉及各个相关环节的物理过程,结合晶闸管本身的物理特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尤其是建立了包含晶闸管自身恢复电流特性的反向恢复数学模型。对各个元件参数的影响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推导出安全运行所需的边界条件。从而在理论的层次上将晶闸管阀串联机制明确化、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应用该理论对现有的串联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后的串联技术。  相似文献   

14.
肖琳 《湖北电力》2010,34(2):63-64
电能表是供电企业销售电能的"一杆称",电能表错误接线会造成电力企业经济损失。文中结合工作实际,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胡汉梅  李琳 《电力建设》2004,25(6):59-0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 ,因保护装置的极性接错导致保护拒动和误动时有发生 ,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 ,极性在保护装置中的正确应用至关重要。除了在安装时能够实现保护装置正常功能的接线外 ,还应在安装竣工后保护装置投入系统试运行时 ,用系统电压和负荷电流校验接入保护装置接线极性的正确性 ,以便及时发现、纠正错误接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分布式电源(DG)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的、高效的发电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重点分析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传统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验证了分布式电源不同容量,不同接入位置对配电网各段电流保护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一种对配电网特定区段产生最小短路电流的接入方法。在分析DG并网对短路电流产生助增及汲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特定段电流保护无影响的最优接入方式,并通过理论分析跟建模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对DG接入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并网原则,对DG并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同相多根单芯电缆并联供电方式多有采用。高压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套联接方式是电缆敷设时必须注意的问题。目前单、双回路电缆线路感应电压及金属护套环流已有计算,但多根电缆并联使用时的金属护套联接方式还未见讨论。文章研究结果显示并联电缆的护层环流在其护层相联时有可能达到单独处理时的2倍多。因此,电缆并联运行时,不应将金属护套相联再进行交叉互联,而应该分别作交叉互联。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容性设备泄漏电流的电网电压测量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电容型设备泄漏电流,研究了电网工频电压和内部过电压的测量方法。采用高精度宽频带电流传感器检测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通过有源积分电路将电流信号重构成电压信号。分析了容性设备等值电路及泄漏电流与电压的传递函数,研究了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采用有源积分器,提高了输出电压响应的幅频特性。采用的电压传感器结构简单,与高压系统无电气连接,具有很好的安全特性。工频和操作过电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压传感器具有很好的精度和线性度,可以用于高压电网的电压测量。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不平衡功率单元直接并联技术的1MW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可有效解决大功率逆变器在低功率条件下的效率和电能质量问题。详细论述了基于不平衡功率单元并联的1MW并网逆变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针对不平衡功率单元并联产生的环流问题,提出了控制策略的解决方案。基于MATLAB软件对并网逆变器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逆变器能够有效提高低功率条件下的效率及电能质量,并抑制不平衡功率单元间的环流。  相似文献   

20.
浙江220kV电网分区运行之后,各供电路径上阻抗与潮流的不同导致110kV及以下电网合环开关两侧存在较大的相角差,合环潮流有可能引起设备过载甚至开关跳闸。目前杭州电网不同分区间合环操作普遍采用"先断后通"方式,操作过程中需短时停电,降低了供电连续性。根据地区电网环网规划,辐射运行的特点,经过分析计算给出了合环潮流经验公式,该公式通过系统等值阻抗建立起合环潮流与相角差之间的联系。据此原理设定的同期闭锁装置可以确保合环过程不致设备超载。该方法已在现场运用,效果良好,合环操作不再短时停电,并且对地区电网不同分区间的合环操作和降低地区电网合环潮流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