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道君  赵满胜  乔健 《海河水利》2012,(4):20-21,26
通过分析总结天津市应对2011年7月30日强降雨的经验和所采取的措施,从推进防汛抗旱工作"两个转变"和防汛抗旱工作的实际需求变化出发,对如何构建立体防汛体系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2年7月21-22日天津市出现特大暴雨洪水过程,降雨强度超过20年一遇,因短暂的强降雨使得天津市部分河流出现险情。以天津市青龙湾减河为分析对象,对本次雨情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暴雨产生的洪水过程中采取的调度措施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做好防洪调度工作给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防汛预案是防御各类洪涝潮灾害的应急方案,针对天津市2012年汛期强降雨防御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天津市防汛预案修订工作,通过调整组织指挥体系、规范预警响应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专项保障方案,提高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2016年7月19日,邯郸市西部山区遭遇了1996年以来的又一次强降雨袭击,强度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此次降雨历时短、强度大、覆盖面积广,多数站重现期达到或超过200 a一遇,部分站甚至达到或超过500 a一遇.强降雨造成了漳河、洺河、滏阳河发生洪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严重.洪水过程陡涨陡落,临洺关站洪水从起涨到峰值仅用了2.5 h.子牙河水系为1996年以来最大洪水,局部地区超过1963年.  相似文献   

5.
2012年7月下旬,天津市出现了连续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达到了大暴雨级别,暴雨造成中心城区部分道路积水、河道漫溢,农村排沥不畅、农田受淹。全市各部门全力抢险、积极应对,防洪除涝取得了明显效果,汛后对城乡排沥工作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防汛指挥信息系统不健全、应对突发气候条件经验不足、城市排水设施标准偏低,排水系统不完善,设备老化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城区立交桥积水自动监测系统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炜城  举辉 《北京水务》2006,(Z1):90-91
1系统建设背景 2004年7月10日,北京城区发生灾害性强降雨,城区严重积水的路段41处,立交桥8处,莲花桥积水最深达1.7m,城区西部二环、三环路局部交通一度瘫痪.暴雨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加强立交桥积水监测,及时掌握滞水地区的积水情况,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性强降雨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利》2014,(24):166-169
2014年,广东省经历了19场强降雨和4个台风正面登陆或严重影响。其中,龙舟水期间连续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强降雨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降雨强度特别大,且降雨区域发生在最易受灾的中北部山区。强降雨导致广州、清远、韶关、惠州、肇庆、汕尾等地出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7月18日和9月16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威马逊”和台风“海鸥”相继正面登陆雷州半岛,强风、暴潮、强降雨给粤西地区造成严重损失,特别是海堤等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今晨天津市出现短时强降雨,截至7月4日7点市区平均降雨16.7 mm,受大雨影响,市区气象台路、黄埔南路、西南楼、土城、新大陆、六纬路、纪念馆路、芥园道与中环线交口、渭水道等14个区域出现积水,积水深度5~10 cm,市排水管理部门紧急启动168座排水泵站,加快排水进度,至7月4日上午9点半,中心城区主干道路积水已基本退尽。  相似文献   

9.
2010年7月中旬至8月初,受强降雨影响,主要流经陕西关中地区的渭河出现洪水过程,尤其是渭河南山支流罗夫河发生漫堤决口险情.通过分析渭河和南山支流漫堤决口原因,提出了渭河及南山支流综合治理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强降雨,安徽省阜阳市发生大暴雨,本文对暴雨成因、暴雨特点、暴雨重现期进行分析,并与历史暴雨进行了比较.暴雨中心迎仙站最大12小时降雨量居该站历史第一、安徽省淮河流域第三,重现期超百年一遇.  相似文献   

11.
盐城市今年6月20日入梅,7月25日出梅,梅雨期间先后遭遇了5次强降雨过程,面平均梅雨量442.8mm,是常年的1.97倍。强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27日至7月9日,最大一  相似文献   

12.
郑大鹏 《中国水利》2012,(14):16-17,56
2012年7月上旬,沂沭泗流域连续遭遇持续大范围强降雨,局部特大暴雨.全流域累计面平均雨量197 mm,200 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为3万km2,300 mm以上雨区为9 000 km2,主要分布在沂沭河中游、邳苍地区北部,费县、临沂、苍山一带超过400 mm. 受强降雨影响,7月10日沂河临沂站出现1993年以来最大洪峰流量8 100m3/s(列1950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七位,重现期接近10年),港上站4 850 m3/s;沭河大官庄站出现1991年以来最大洪峰流量3 090 m3/s.南四湖上下级湖、骆马湖、韩庄运河、中运河、邳苍分洪道、新沂河等河湖水位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13.
2016年7月19、24日,承德市连续经历了2次强降雨过程,造成11个县区120个乡镇受灾,多地道路、桥梁、农林牧业受损严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分析了承德市各级各部门在灾害防御指挥和调度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总结了防汛抗洪的经验教训,提出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截止到7月10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78mm,比常年同期少3%;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126mm,比常年同期多17%。入汛以来,全省共发生两次强降雨过程。1.两次强降雨过程及水文测报情况今年入汛以来,全省共发生两次强降雨过程,分别发生在6月21至23日、7月5至6日。受强降雨影响,部分河道共出现26站次小幅涨水过程,最大流量为潮白河赶水坝水文站6月24日12时275m~3/s。入汛以来水文测报工作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5.
罗静  叶金印 《治淮》2014,(11):4-5
本文利用淮河流域172个常规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一日四次的NCEP再分析资料,从动力、热力、水汽三个方面对2013年7月3~7日淮河流域一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机理进行分析,进而为今后淮河流域的暴雨预报提供参考。一、降雨实况2013年7月3~7日,受高空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的共同影响,淮河流域发生了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并伴有大风、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伊宁市1956—2015年汛期(4—10月)的逐日降雨资料及洪灾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 突变分析、R/S分析3种方法,分析了伊宁市1956—2015年的强降雨变化特征以及对洪灾的影响。结果表明,伊宁市1956—2015年强降雨的年际变化表现出增加趋势,并对总降雨起主导作用,占总降雨的比例逐年增大;6、7月是强降雨及洪灾的集中月份,且强降雨的逐年增加趋势强于其他月份;洪灾发生频次在1986年后显著增加,发生频率约为每10年9次,洪灾发生频次与强降雨量存在极显著相关,当日降雨量大于15mm时,容易引发洪灾,其概率大于1/4;强降雨序列有着较好的赫斯特现象,未来将继续保持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7月上中旬,长江流域发生了2次明显降雨过程。第一次发生在7月1—6日,长江流域自西北向东南发生了一次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的降雨过程。第二次发生在7月7—11日,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嘉陵江、岷江、沱江和干流附近,强度以暴雨、局地大暴雨为主。受上游强降雨影响,长江来水明显增加,接连发生了2次编号洪水。其中,岷江支流大渡河、沱江上游、涪江上中游及嘉陵江上中游发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长江流域7月上中旬降雨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提高认识。增强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7年7月以来.安徽省境内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我省沿淮淮北地区内涝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9.
防洪迷行时     
正图片名称:横山水库开闸泄洪摄影者:苏俊拍摄时间:2020年7月17日根据降雨量、入库洪峰流量、历史洪水数据等多个参数综合测算,7月15日,横山水库预降水位至33.50m,腾出库容应对汛情。16日强降雨过后,水库水位达到35.22m,入库流量达到每秒350m~3,确保了水库安全。待强降雨过后,结合下游承受能力,水库再以每秒不超过130m~3的速度降低水位。  相似文献   

20.
一、2006年防汛抗旱工作简要回顾1.汛情、旱情和灾情汛情。2006年汛期,全省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暴雨较多,灾害时有发生,但是,大范围、高量级的降雨过程相对较少,没有出现较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全省汛期平均降雨453mm,比多年均值偏少近1成。全省共出现了3次大范围的强降雨和中等洪水过程。7月上旬长葛县一带发生了1次强降雨过程,中心点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