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进行评价。方法以深圳市坪山街道辖区内19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行医院社区一体化连续性健康教育服务,对照组仅在住院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比较两组调查对象按时复查、饮食控制、规范治疗等遵医行为以及血糖控制等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糖尿病患者146人,其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3人。干预前,两组患者按时复查、饮食控制、规范治疗、运动治疗、自我检查等遵医行为的比例均在30%~40%。干预后,干预组遵医行为的比例达到80%以上,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值由8.3±2.5mmol/L下降为6.4±1.8mmol/L,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1)。结论医院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管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炜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5):391-392,395
[目的]评价饮食与运动个体量化干预方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改善行为方式所起的作用。[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饮食、运动量化干预方法对45例2型糖尿患者进行干预,并与对照组49名患者比较。[结果]营养与运动知识总知晓率,干预前后干预组(45例)分别为26.46%、78.58%(P〈0.01),对照组(49例)分别为27.46%、29.68%(P〉0.05)。干预后总知晓率和11项知识知晓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健康行为总合格率,干预前后干预组分别为21.41%、66.87%(P〈0.01),对照组分别为18.92%、21.89%(P〉0.05),干预后总合格率和11项行为合格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饮食、运动个体量化干预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知识,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特点、饮食和活动、新生儿特点、治疗与转归方面知识的知晓率(87.5%、92.5%、82.5%、95.0%)和对医嘱中饮食和运动的依从率(95.0%、97.5%)高于对照组的知晓率(67.5%、72.5%、62.5%、65.0%)和依从率(75.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症状和预防方面知识的知晓率及对医嘱中用药和血糖监测的依从率,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对医嘱的依从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某社区12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饮食干预,对照组自我管理,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饮食干预后,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方面、主动改变不良饮食和坚持糖尿病饮食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证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能使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坚持糖尿病饮食,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体重和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在农村社区中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常州市武进区4个农村社区,对其中2个社区的糖尿病患者(173例)进行综合干预,2个社区作对照(142例)。进行为期4年的社区综合干预。对干预组给予药物治疗、健康教育、饮食、运动以及生活行为指导;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科学饮食与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90.8%、74.6%、89.6%与59.5%,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饮食控制与规律运动方面的行为改变率分别为68.8%、58.4%,也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以及总胆固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30.6±10.4)mmHg(1mmHg=0.133kPa)、(78.4±7.5)mmHg、(6.2±3.1)mmol/L、(4.5±0.9)mmol/L,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农村社区的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糖尿病(DM)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自我监护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有效控制血糖。方法对文献社区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建立档案,讲解DM基础知识、心理指导、饮食治疗、药物控制、运动疗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及门诊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及对该病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结果干预的知识掌握度有显著性提高,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7.5%、57.5%和58.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朱义雯  王利东  黎君 《健康研究》2012,(4):285-287,292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评价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3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70)和对照组(n=60),对干预组进行1年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为传统糖尿病治疗,对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自我行为管理及血糖、血脂等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监测。结果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一年后干预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自我行为管理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提高率(均P<0.0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自我行为管理,并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he Trans 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 TTM)饮食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饮食知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12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饮食健康指导基础上,给予TTM饮食干预。评价2组患者在入组时、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饮食知识、行为得分和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组糖尿病饮食知识-行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TTM饮食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饮食知识、行为及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主导的同伴教育对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同伴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心理变化相关行为形成及血糖变化.心理变化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SAS及SDS得分、相关行为形成率及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0.83,t=0.92~4.97,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糖尿病知识掌握≥90分的百分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P<0.0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得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3.81,P<0.01);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等相关行为形成率有所提高,(χ2=5.33~48.32,均P<0.05),表现在饮食、运动、保健、监测、治疗依从性等5个方面;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1~8.46,P<0.05).结论 主导的同伴教育可促使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接受糖尿病健康知识,显著减少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相关行为的形成率,改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延续性护理干预行为对提高娠妊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接受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干预的7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未接受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护理干预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饮食和运动治疗依从性、血压、体重增长、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的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饮食和运动治疗依从性提高,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控制水平良好,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降低沪〈0.05);而血压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改善母婴预后有重要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联动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提高的作用。方法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出120例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疗法治疗(降糖药物、饮食运动干预、胰岛素皮下注射),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社区随访,观察组患者加用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时的糖尿病知识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规律用药、规律监测血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应用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稳定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CPA模式的饮食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知识调查表对华泾社区6个居民小区的12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随机将12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干预组实施PCPA模式的饮食干预策略。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主要比较干预前后2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知识知晓情况和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差异。结果经过1年的干预,干预组的量表知识得分(14.76±3.72)明显高于对照组(11.12±3.47)。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饮食疗法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好的所占比例(28.57%)与对照组(0.37%)相比明显增加。干预组干预后的实验室指标,包括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结论 PCPA理论指导下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增加糖尿病饮食疗法的相关知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糖尿病人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方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参加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和生活干预。一年后,问卷调查,收集10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完整的资料,分析患者接受教育前后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的认知变化,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生活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结果经SPSS软件处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接受教育后,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显著提高(P〈0.05)血糖控制达标及基本达标率58.3%,高于教育前的24.5%(P〈0.01)。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开展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以及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探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便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制定糖尿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相关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专业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维持患者原生活习惯,不采取特殊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和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相关知识率(80.00%)和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87.6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7.60%、3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水平([6.29±1.10)mmol/L]也低于对照组([7.22±2.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优化患者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糖尿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监狱医院门诊服刑人员糖尿病患者饮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开展健康宣教和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大体了解与糖尿病相关饮食知识,饮食态度正向率较高,在经常运动、不吸烟、饮食不咸不淡方面行为形成率较低;不同文化、有无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态度较好,饮食行为有待改善。需加大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宣教力度,使医务人员及患者均重视饮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对于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1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率(95.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率(82.09%),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掌握饮食注意事项,提高了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辽宁省丹东市城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丹东市区选择2个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构成相似的社区,抽取2个社区中35岁以上居民分别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中期和干预终期分别对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和高血压治疗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843人,其中干预组416人,对照组427人。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41.3%提高至80.6%(P〈0.01);对照组由42.1%提高至49.4%(P〈0.01),但提高幅度不大;干预组各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吸烟率由35.4%下降至22.7%,饮酒率由35.6%下降至24.5%,低脂饮食比例由40.5%提高至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行为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组的吸烟率、饮酒率低于对照组,低脂饮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0.2%和55.3%,较基线调查时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观察组(n=40例)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MI、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糖蛋白(Hb Al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糖尿病管理理念、控制措施、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措施等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按时服药、低盐饮食、低油饮食、适量运动、合理控制饮食及自我血糖监测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FPG、2h PG、Hb Alc、TC、TG等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而BMI指数干预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明显提高糖尿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并改善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居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近几年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指导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居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和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对照组糖尿病知识掌握评价为(68.25±10.02)分,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评价为(81.25±16.25)分;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价为(71.25±11.25)分,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为(83.85±14.84)分。两组在糖尿病知识掌握和自我管理能力评价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的居家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岚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69-457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等非药物干预对Ⅱ型糖尿病人群血糖等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Ⅱ型糖尿病人16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非药物干预,对照组仅进行门诊治疗,对他们的血糖等指标进行监测,1年后两组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行为认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体重指数,腰臀比在干预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健康教育、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是控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一步加强Ⅱ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理解,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糖尿病患者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