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策略,提高腹部外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1996年9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8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94.3%,86.4%,90.2%;83例手术治疗,术后8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效的诊断措施,2个以上脏器损伤多见。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6—2005年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采用手术治疗32例,40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腹腔穿刺、B超和CT。钝性损伤后表现有明显失血性休克,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或血管损伤,以及穿透伤后所致腹膜后血肿均应及时手术;肾周血肿或仅为骨盆区血肿则无需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3.
王斌 《华西医学》2003,18(4):487-488
目的:总结分析176例腹部刀伤所引起腹内脏器损伤,探讨诊断要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986年至2001年12月共收治因刀伤所引起的急腹症176例。结果:腹腔诊断性穿刺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准确率高达90%以上。探讨剖腹探查指征及手术处理原则。先控制出血及消化液外溢,再根据腹内脏器损伤情况作具体的切除或修补处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有整体观念,合理安排治疗措施:对密切观察仍不能确定有无腹内脏器损伤,宁可及早剖腹探查,以免坐失时机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腹部闭合性损伤214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4年10月-1997年10月急诊手术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214例,现将救治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63例,女51例,年龄1.5-76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2例(占66.4%),打击伤32例(占15.0%),坠落伤19例(占8.9%),其他对倒(9.9%)。214例患者均实施了急诊手术。术前给予输液、输血、抗休克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抗生素等。受伤距急诊手术时间30分钟一20.5/J‘时。术中探查1个脏器损伤者73例(占34.l)%,2个脏器损伤者%例(占44.9%),3个或3个以上脏器损伤者45例(占对.0%)。受损脏器的人次为:脾…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脾破裂居腹腔脏器创伤的首位,约占腹腔脏器创伤的30%。外伤性脾破裂病情危重,常伴有失血性休克或合并其他损伤,使病情更加复杂。因此,术前正确地诊断、适当地准备、恰当地选择手术时机、有效地手术治疗以及妥善地术后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1术前准备1.1诊断依据外伤史、腹膜刺激征和内出血症状,结合腹腔穿刺、B超、CT及X线检查,一般即可明确诊断。腹腔穿刺阳性固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但腹腔穿刺阴性并不能排除诊断的可能性。对腹穿阴性者应严密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必要时再做腹腔穿刺或行诊断性腹腔灌洗,…  相似文献   

6.
腹部闭合性创伤2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巨合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9):1059-1060
目的:探讨提高腹部创伤、尤其是严重腹部多脏器损伤并发伤的早期诊断与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我院1997年8月至2003年8月以来收治的226例腹部创伤的诊断、急救及诊疗经验。其中,男196例(86.7%),女30例(13,2%)。共损伤腹部脏器189个。合并其它部位损伤249例次。结果:保守治疗42例(18.5%),手术治疗184例(81.4%),死亡9例(3.9%),治愈217例(96.O%)。结论:(1)腹腔穿刺、B超、X线检查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高,简便易行。(2)在积极抗休克及处理多发伤的同时,应积极腹部探查,并应反复多点腹穿,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变化以减少腹部损伤的漏诊,提高诊断率。(3)正确掌握剖腹探查指征,认真全面地腹腔探查,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积极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或(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严重多发伤中腹部损伤116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开放性腹部损伤,有无实质或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容易,闭合性腹腔损伤因多严重多发伤伤情复杂,腹内脏器损伤被掩盖,昏迷休克者更易漏诊。详细的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反复多部位的腹腔穿刺仍是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重要手段。结果 115例痊愈97例(84.4%);死亡18例(15.6%)。结论 闭合性腹部损伤行反复多部位的诊断性腹腔穿刺简单安全、阳性率高,伤情重、严重休克、昏迷、合并有或脊髓损伤和小儿等更为重要,在抗休克时.掌握手术时机和术前伤情的判断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提高腹部外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88例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进行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86.4%、84%、93.3%。80例手术治疗,术后10例死亡,8例保守治疗,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者均为3处以上多脏器损伤,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OS)5例,ISS评分61~75分的2例均死亡。结论仔细体格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外伤有效的诊断措施;腹部创伤的死亡与多发伤及多处合并伤有密切关系,ISS值越高,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及引导微创止血治疗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为肝脾破裂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损伤程度进行分级。根据超声造影和cT诊断结果,对损伤程度为3~4级、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行超声造影引导下微创止血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中35例超声造影确诊为实质脏器损伤,均经手术或cT证实。11例患者成功在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了肝脾脏器的微创止血治疗,治疗中和治疗后无明显不适。结论超声造影可准确诊断肝脾损伤并判断程度,其引导的微创止血治疗对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可实现安全、有效的止血,是非手术治疗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腹腔神经丛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中的并发症,扩大治疗范围,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治疗上腹部癌痛。结果:CT引导下经腹腔神经丛穿刺2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治疗后临床观察及随访,有效率95%,优良率85%。未发现一例血管、脏器损伤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可清晰地分辨出腹腔神经丛及邻近血管、脏器的位置,观察肿瘤对周围淋巴的浸润情况,设计好进针途径、穿刺点、深度角度、避免穿刺时对血管、脏器的损伤,同时可以观察到针尖位置,准确地将药液注射到脚后间隙内,扩散到腹腔神经丛周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肺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取组织的病理结果为患者术前提供权威性诊断或不能手术者亦可据此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化疗及放疗)。方法:CT定位下用穿刺针进行肺穿刺。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结论:CT定位下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纵轴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在上消化道及其毗邻脏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1例上消化道及其毗邻脏器疑难疾病患者行纵轴EUS-FNA,进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初步诊断。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或经手术病理作出最终诊断。评价纵轴EUS-FNA诊断准确性。结果25例患者获得足够的细胞或组织学资料,穿刺成功率80.6%。在所有穿刺病例中,EUS-FNA敏感性81.5%,特异性100%;而在穿刺成功的病例中,敏感性达到90.5%,特异性100%。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纵轴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其毗邻脏器疾病的诊断特异性高,尤其对常规方法诊断困难的部分疾病价值较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小病变穿刺准确性是增进其临床价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2002年收治的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病人,59例行手术治疗,4例行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有手术指征则需急诊手术。结果 行探查手术59例,死亡1例,保守治疗成功4例。结论 腹部空腔脏器损伤常合并其他器官损伤存在,易漏诊、误诊。治疗应遵循抢救、诊断、治疗并重的原则。腹腔穿刺、超声检查、X线平片有重要价值。有手术指征病人应立即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在诊断性腹腔灌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3例腹部外伤并怀疑有腹部脏器损伤、腹腔穿刺阴性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行诊断性腹腔灌洗。结果83例患者中,阳性80例,阳性率为96.4%,经手术证实79例为腹部脏器损伤,1例为骨盆骨折;假阳性率为1.25%;3例灌洗回收液阴性患者经临床观察保守治疗痊愈出院,假阴性率为0%。使用静脉留置针行诊断性腹腔灌洗可提高腹腔脏器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肠损伤的致伤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1年12月间48例小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对损伤机制,伤后至治疗的时间,主要症状,阳性体征,检查,手术方法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放性损伤26例,闭合性损伤22例,患者伤后至治疗时间为0.5-12小时,以空肠损伤及肠系膜损伤多见;腹痛、腹膜炎体征为小肠损伤的主要症状体征;腹穿阳性36例,B超阳性34例,治愈47例,死亡例,结论:临床症状,体征诊断性腹腔穿刺及腹B超为诊断小肠损伤的重要依据;小肠损伤一经确诊,应立即行全麻下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7-45岁。车祸致伤14例,挤压伤2例。单纯性胰腺损伤7例,合并腹内其它脏器损伤9例。本组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治愈12例。死亡4例。结论 闭合性胰腺损伤术前确诊较难,常以手术探查确诊;腹腔穿刺液或血清淀粉酶测定干扰因素甚多,对于诊断胰腺损伤帮助不大,故有任何上腹部外伤史的患者均可考虑伤及胰腺,如若出现腹膜刺激征或腹胀者,手术探查应持积极态度;闭合性腹部损伤在手术探查时不要满足于某个脏器损伤可能,谨防漏诊;胰腺损伤的处理应遵循严格止血,彻底清创,控制胰液外溢,充分引流及治疗合并伤等原则,手术简便有效;胰瘘和腹腔感染是胰腺损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方法、手术中应对措施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59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9 例中治愈54例,死亡5例,死亡率8. 5%。单纯胰腺损伤7例,合并其他脏器伤52例。发生损伤性胰腺炎3例,胰瘘7例。假性胰腺囊 肿5例,消化道出血3例,小肠梗阻1例。结论:剖腹探查是胰腺损伤最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时、合理的手术治疗及术后通畅引流 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超声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超声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3年-2001年10月急诊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对临床选择治疗的价值。结果:853例外伤急诊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根据超声图像的特点,挫伤绝大部分选择非手术治疗;血肿,实质损伤大部分选择手术治疗;而破裂伤100%急诊手术治疗,总之选择手术治疗的566例,占66.35%,选择非手术治疗287例,占33.65%,最终566例手术证实均有不同脏器腹部闭合性损伤,287例中有5例延迟性出血外,余均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超声在急诊外伤中诊断无痛苦,无损伤,可较明确腹部闭合性损伤脏器的部位,腹腔出血量等,诊断快捷,是临床选择治疗方法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多脏器损伤合并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腹部多脏器损伤合并胰腺损伤患者的诊断、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对于腹部多脏器损伤合并胰腺损伤的病例检查中,CT检查的正确阳性率最高。所有病例共治愈41例,治愈率为87.2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40%。结论胰腺损伤严重而复杂,多合并伤,准确诊断,合理运用损伤控制手术,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腹腔穿刺术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早已应用于临床。本文仅就疑为腹内脏器损伤而施行腹腔穿刺术的132例作一分析,并谈谈应用中的几点体会。临床资料本组132例中,腹内脏器损伤119例,腹腔穿刺阳性者115例(其中4例第二次穿刺、1例第三次穿刺始获阳性),阴性者4例。阳性率为98%;单纯腹壁损伤13例,腹腔穿刺均阴性。本组经手术或观察证实腹腔穿刺结果与腹内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