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给予抗感染和平喘等治疗;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出窗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序贯治疗组出窗后立刻拔出插管,接着采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继续行有创机械通气。对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治疗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序贯组各项指标明显较低。结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有创无创急性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篙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15-115
目的探讨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试验选取在2011年5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有创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有创通气治疗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撤机失败、呼吸机相关肺炎、住院时间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时采取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49例,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49例.对比2组疗效,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总的机械通气时间、 有创通气时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观察组总的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效果良好,通气时间短,并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其提供抗感染和平喘等一系列治疗;并且采用气管插管方式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出窗后被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设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序贯治疗组患者站在出窗后立刻拔出插管,采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的患者继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分别对序贯治疗组和患者对照组患者总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呼吸机相性肺炎的发生率,治疗的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序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低。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较好,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汪利华  黄政  瞿长春 《吉林医学》2011,32(16):3180-318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观察组切换时间窗PaO2、PaCO2和p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观察组血气指标、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再插管率、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创通气治疗后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心率、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够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疗法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2 0例COPD患者分为序贯通气治疗组与机械通气组各 10例。分别观察血气分析 ,通气时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等指标。结果 序贯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VAP等与对照组相比(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序贯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优于机械通气法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书健 《吉林医学》2010,31(16):2391-2392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持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及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A-PACHEⅡ评分、PaO2/FiO2、PaCO2、并发症、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采用这种序贯机械通气方法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把握肺部感染控制窗,正确操作无创性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主要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另一组为对照组,予以有创机械通气至脱机,观察两组病例的感染、血气分析变化、ICU住院时间、相关肺炎的几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各指标相仿,治疗后有效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1.8±8.3)d和(8.4±2.5)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3.3±7.9)d和(13.7±4.6)d(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和11例,ICU住院时间分别为(26.4±9.8)d和(13.7±5)d(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提高拔管成功率,减少ICU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92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有创组(46例)和序贯组(46例),有创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序贯组在有创组治疗后序贯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序贯组93.48%比有创组80.43%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各指标状况,序贯组优于有创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采用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方式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患者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主要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II型呼衰并意识障碍患者在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对42例II型呼衰并意识障碍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对治疗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后不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观察2h、24h血气分析变化,ICU住院时间,近期再插管的几率。结果: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和非序贯治疗组比较,治疗组的2h后血气分析PCO2低,住ICU时间短,近期再插管的几率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II型呼衰并意识障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提高拔管成功率,减少ICU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呼吸内科治疗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62例和对照组(持续有创机械通气)58例,试验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对照组持续使用有创通气直至拔管。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住院时间及院内死亡率。结果试验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VAP发病率、住院时间及院内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O.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且降低其VAP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4例,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有创-无创序贯式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在出窗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窗时间分别为(6.5±2.0)d和(7.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出窗时和脱机时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VAP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式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尽快痊愈出院,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有创加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内科综合治疗及经鼻或口鼻无创压力支持通气治疗效果欠佳的老年COPD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家属是否同意气管插管抢救分为有创加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和继续经鼻或口鼻无创压力支持通气(对照组)。比较两组呼吸衰竭缓解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呼吸衰竭缓解率为83.33%,对照组为37。50%。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病死率(62.50%)也明显降低(16.67%)。结论 有创加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有效的手段,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分别给予持续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治疗及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组)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在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值上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PACHEⅡ评分、PaO2/FiO2、PaCO2、并发症、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采用这种序贯机械通气方法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把握肺部感染控制窗,正确操作无创性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7.
张国庆   《中国医学工程》2013,(7):83-83,86
目的探讨分析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0例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40例接受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心肺功能及血气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一的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对于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恢复更有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脱机拔管序贯无创呼吸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需有创机械通气至ICU治疗的4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患者,对照组2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膈肌活动情况及主要通气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膈肌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早期序贯无创呼吸机可降低总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膈肌活动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持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收治的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9例,将其分成单纯有创治疗组(对照组)27例与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试验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例数、再插管率、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院内死亡率与单纯有创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伴呼衰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主要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II型呼衰并意识障碍患者在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对42例II型呼衰并意识障碍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对治疗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后不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观察2h、24h血气分析变化,ICU住院时间,近期再插管的几率。结果: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和非序贯治疗组比较,治疗组的2h后血气分析PCO2低,住ICU时间短,近期再插管的几率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II型呼衰并意识障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提高拔管成功率,减少ICU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