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肝脏Ⅰ、Ⅲ型胶原mRNA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姜黄素灌胃给药,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从而发挥其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二甲基亚硝胺(DNM)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后Ⅳ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了解其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观察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肝组织Ⅳ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补肾柔肝方对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治疗组羟脯氨酸含量要显著低于模型组,同时能使肝组织Ⅳ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补肾柔肝方可用于治疗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表达,抑制Ⅳ型胶原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姜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然后给予姜黄素治疗,并以水飞蓟素做对照,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血小板衍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衍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在肝组织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PDGFRβ及ERK1 mRNA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病理损害,能抑制肝组织PDGF-BB、PDGFRβ及ERK1的表达,并下调肝组织PDGFRβ及ERK1mRNA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理与抑制PDGF-BB及受体β、ERK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脏Ⅳ型胶原(C0L-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动物购回后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40只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g.L-1)以10 mL.kg-1体重ip,每日1次,每周连续3 d,连续4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加味四逆散按生药量以35 g.kg-1ig给药,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Ⅳ型胶原和TGFβ1 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加味四逆散组大鼠肝组织C0L-ⅣmRNA为5.136±1.32,TGFβ1 mRNA为4.839±0.48,与病理模型组(C0L-ⅣmRNA 10.369±1.69,TGFβ1mRNA 6.307±0.8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能够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0L-Ⅳ和TGFβ1 mRNA表达,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灵芪蠲肝液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的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4周起予灵芪蠲肝液,于0,4,6,8,10周检测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 mRNA(TLR4mRNA)、肝组织TLR4和组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毒素、Ⅳ型胶原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灵芪蠲肝液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清TGF-β1、内毒素、Ⅳ型胶原的表达(P<0.001),且KCs TLR4mRNA、肝组织TLR4和TIMP-1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001),KCs TLR4mRNA与血清TGF-β1水平成正相关(r=0.665,P<0.001)。结论灵芪蠲肝液可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肝组织TLR4蛋白表达及信号转导,减少TGF-β1生成起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然后给予姜黄素治疗,并以水飞蓟素做对照,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在肝组织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PDGFRβ及ERK1mRNA的表达。 结果: 姜黄素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III)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病理损害,能抑制肝组织PDGF-BB、PDGFRβ及ERK1的表达,并下调肝组织PDGFRβ及ERK1mRNA的表达。 结论 :姜黄素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理与抑制PDGF-BB及受体β、ERK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mRNA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加味四逆散灌胃给药,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TGF-β1和CTGF 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加味四逆散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CTGF mRNA水平,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味四逆散能够降低肝组织TGF-β1和CTGF mRNA表达,从而发挥其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乐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第7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疗程6周。实验结束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四型胶原(C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RT-PCR技术测定肝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肝乐颗粒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PⅢNP、CⅣ和TGF-β1的含量,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肝乐颗粒能有效抑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指标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枝莲水煎液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研究其对肝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复合因素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半枝莲水煎液低、中、高不同剂量灌胃给药,用肝脏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炎性坏死与胶原纤维沉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DAB显色)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和TGF-β1的含量。结果:半枝莲水煎液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和TGF-β1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半枝莲水煎液高、中、低剂量均可以明显减轻大鼠肝脏内胶原纤维增生沉积(P<0.05),抑制肝脏Ⅰ、Ⅲ、Ⅳ型胶原蛋白(P值均<0.05)及TGF-β1的合成表达。结论:半枝莲水煎液可有效减少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沉积和拮抗TGF-β1的合成,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保肝宁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酒精致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保肝宁对模型动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透明质酸梅(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CIV)的影响。结果保肝宁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的TGFβ1、TIMP-1、HA、LN、PCⅢ、CIV的表达水平,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纤维增生程度。结论保肝宁有拮抗酒精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纤维化形成中两个重要因子TGFβ1和TIMP-1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谌辉  张景辉  刘文琪 《中草药》2009,40(8):1274-1277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感染模型组、吡喹酮治疗组和姜黄素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观察小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的表达.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及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及转化牛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 姜黄素可显著减轻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感染模型组及吡喹酮治疗组PPARγmRNA表达较对照组及姜黄素治疗组显著减弱(P<0.05);姜黄素治疗组TGF-β1,α-SMA及Ⅰ、Ⅲ型胶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吡喹酮治疗组和感染模型组(P<0.05).结论 姜黄素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其抗纤维化机制与其激活PPARγ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HSC)表达α-SMA及分泌TGF-β1,并减少Ⅰ、Ⅲ型胶原的合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及对其肝组织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40%CCl4复制模型,造模后给予Cur治疗,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肝纤维化分级,并进行血清生化学检测;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Collagen Ⅰ的变化;RT-PCR检测肝组织中collagen α1(Ⅰ)mRNA表达.结果:Cur各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减轻;大鼠血清ALIT、AST、ALP水平明显降低,A/G比值提高;Collagen Ⅰ及collagen α1(Ⅰ)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Cur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提示抑制CoUagen Ⅰ表达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半枝莲醇提物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CCl4复合因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方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研究半枝莲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Ⅳ.C)含量及通过免疫组化图像分析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及不同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并探讨半枝莲醇提物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结果 半枝莲能显著抑制大鼠血清中HA、LN、PCⅢ、IV.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表达及免疫组化图像分析TGF-β1含量.肝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半枝莲具有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肝组织中TGF-β1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时代音  胡春婷  何娅 《陕西中医》2011,32(6):758-759
目的:探讨黄芪汤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机制,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其中黄芪汤组及模型组以乙醇灌胃制作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空白对照组不造模;观察各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照,黄芪汤组血清及肝组织TNF-α、TGF-β1水平降低。结论:大鼠酒精肝纤维化可能在于TNF-α、TGF-β1水平升高;黄芪汤对肝纤维化保护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软肝冲剂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以软肝冲剂作治疗组,促肝细胞生长素及秋水仙碱作对照组,观测肝组织Ⅲ型胶原(Collage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免疫组化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的原位杂交表达等。结果:肝脏组织TGFβ1、CollagenⅢ的免疫组化显示软肝冲剂组阳性表达显著减少;原位杂交及RT-PCR电泳图谱示软肝冲剂能明显抑制HGFmRNA的表达。结论:软肝冲剂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6):113-117
目的: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为模型,研究狗肝菜多糖对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狗肝菜多糖(300 mg/kg,200 mg/kg,100 mg/kg)组和秋水仙碱组(0.12 mg/kg)。除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0.5%DMN溶液(1.5 ml/kg),隔天1次,在首次注射DMN同时,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而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5周,5周末眼球取血,脱臼致死,收取肝脏。生化法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ELISA)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2/3/7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狗肝菜多糖(300 mg/kg,200 mg/kg,100 mg/kg)组干预后,血清中ALP、GGT、HA、LN、PCⅢ和Ⅳ-C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中a-SMA、TGF-β1、Smad2/3的蛋白表达被抑制,而Smad7的表达得到促进;病理切片显示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和肝纤维化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狗肝菜多糖具有抗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夏枯草硫酸多糖(PSS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T6(HSC-T6)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PSSP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5 mg·kg-1),PSSP高剂量组(300 mg·kg-1)和PSSP低剂量组(100 mg·kg-1)。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胶原(C-Ⅳ)的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体外培养HSC-T6细胞;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法(CCK-8)测定PSSP对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SC-T6细胞中Ⅰ型胶原(Col-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SSP可明显降低大鼠ALT,AST,HA,LN,PC-Ⅲ和C-Ⅳ的含量,并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1);PSSP可抑制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的增殖,减少HSC-T6细胞Col-I,α-SMA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P0.01)。结论:PSSP具有很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抑制胶原合成与沉积,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并促进其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酚酸A(SA-A)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诱导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期间予SA-A灌胃治疗,另设秋水仙碱组、丹参组作对照,6w后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血清ALT、AST和白蛋白含量测定,并以RT-PCR法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结果:SA-A可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与秋水仙碱、丹参一致。此外,SA-A组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丹酚酸A有显著的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对损伤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红背叶根抗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红背叶根对模型动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结果:红背叶根能显著抑制大鼠血清中的TGFβ1、TIMP-1、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CIV)、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表达。结论:红背叶根对肝纤维化形成中两个重要因子TGFβ1和TIMP-1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