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高职院校,CAD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笔者在基础课《机械制图》和《Auto CAD》课程的基础上将工程制图理论和CAD理论溶为一体,以职业岗位技术能力为主、重点突出课程的特色,将两门课程设置为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突出高职教学特色。生产性实训的实施,对于促使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政治素养、人文精神、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系统基础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2.
基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的方法,了解学生在运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工程制图"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新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该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现代教学理念,使现代教育思想与先进教育观念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实践中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明了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我校"制图实践"课程建设为例,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阐述了基于引导与创新理念的"制图实践"课程建设中的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实践证明:将引导与创新理念渗透到课程建设中,调动了学生实践环节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的建设经验对其他实践类或实验类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创新教育不足的问题,围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以TRIZ教育理论为指导,分析工程制图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解决主要矛盾的科学解决理论,采用分割、组合和重力补偿原理等解决理论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体系等诸多不足之处,构建工程制图创新课程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  相似文献   

5.
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围绕"体现学生为本"和"追求能力产出"的工程教育理念,研究大数据方向教学体系的设置,确立学生培养目标,建立大数据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构建相关课程的实践平台,建立大数据方向校内校外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该课程体系侧重于实践教学,兼顾理论教学,建立特有的理论+实践的双向教学模式;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新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达到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存在问题的分析,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人才能力目标体系,从而构建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课程群为平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能力为导向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变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从而提出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分析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突出交叉学科、强化实践能力、造就创新创业氛围、学业评价多样"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群—项目驱动式的理论教学—课内外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行动体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鑫 《计算机教育》2010,(4):56-58,87
在高职课程中,"计算机基础"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现代信息化处理能力的主要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不适应的问题,这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改革。在构建"行动体系"的框架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本文结合"行动体系"的课程理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从嵌入式系统课程的中断、异常与事件等基本概念出发,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讨论理论教学对于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将理论与实验教学作为嵌入式系统课程的"一体两翼",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并使两者彼此促进,循序渐进地开展课程设计、项目研发等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疆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以及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提出"教学+实践+项目+网络空间"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阐述基于该模式的立体化教学环境构建理念,说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养成三维并重的课程体系实践过程和取得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1.
王妍  杜秀华  杨蕊  祝娟  曹喜承 《图学学报》2021,42(4):696-702
突如其来的疫情下“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使得以成果导向教育(OBE)为理念的教学存在 特殊性。以《现代工程图学》课程为载体,提出突发事件下 OBE 在线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图学素养,融 入计算机实体造型。教学重点集中在整合和挖掘教学资源、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和加强工程能力培养,教学过程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大多元化过程考核机制,拓宽制图课教学的知识面和受训面。构建了“课内 与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制图教学新体系。并在机自专业制图课程教 学过程中加以实践,适度解决了远程教学中课堂互动性差、实践和测绘教学难以及上机实战少等问题,确保与 线下课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为工程类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制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投影理论基础,贯彻国家制图标准,具备手工和计算机CAD绘图能力。运用目标分解法可将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剖析、分解和整合,理清课程教学内容的主线,明确各级达到的教学目标,建立与之对应的学生多角度和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体系,在研究和实践中提高制图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识图绘图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CDIO是一套工程教育理论和实施体系,针对目前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应用到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数据结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通过"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4.
《软件工程师》2015,(11):56-57
本文以弱电工程制图课程为例,探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的应用与研究。通过对弱电工程制图课程内涵的剖析,借鉴国内外现有实践教学的现状,将弱电工程制图课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整合,并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重构,设计《弱电工程制图》实践教学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率,更好的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培养方面的缺失,采用产教城深度融合的形式,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开展了相应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方式的课程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电子类和自动化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protel制图课程需要结合课程特点,从学生学习效果出发,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目前,由于protel制图课程缺乏有效地指导理论,在教学中存在较多效率低下的教学方法,影响了protel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且,protel课程教学由于缺乏实践而导致学生学习后应用能力低下,离企业要求应用掌握的熟练程度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分析当今protel制图教学现状,找出了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经验,从学生需求出发,提出了提高学生protel制图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为我国protel制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结合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结合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核心能力的培养成果导向理念,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智能化的教学资源平台和智能终端为依托,构建了"AI机器人编程与人工智能教材"课程智慧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基于实际工作任务自主探究学习,培育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劳动精...  相似文献   

19.
程序设计思维能力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能力。本文分析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现状,提出基于任务驱动,以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工程制图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工程图表达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及实践能 力问题,提出既要重视基本理论,又要应用基本方法,以引导学生应用投影原理正确分析问 题并发现有关规律。教学与工程实践结果证明了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提出了工程图表达 应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确定了教学难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