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于症状明显,可诱发诸如室上速、房颤的频发房性早搏应给予治疗,但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较大,为临床治疗带来难题。而中药在频发房性早搏治疗运用中表现出独特的疗效而副作用低;本文从心胆神合理论出发,心胆同治,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2.
吕芳 《中医药研究》2011,(5):520-521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房性早搏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老年冠心病伴房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3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治疗后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明显改善(P〈0.01),房性早搏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改善老年冠心病伴房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早搏的缓解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44-1047
目的:总结丁书文教授治疗房性早搏临床经验,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论证提出的房性早搏症候群概念,挖掘其隐含信息,总结概括其独特的辨证用药规律。方法:对30例以房性早搏为主的患者进行数据统计,用SPSS 16.0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主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房性早搏症候群是以多汗为标志的一组虚证证候。临床可分为两类:阴虚火旺,营卫失调类;气阴两虚类。第一类多用当归六黄汤治疗,第二类多用炙甘草汤合黄芪生脉散加减。结论:房性早搏症候群病理因素为气虚、阴虚,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气虚卫表不固。  相似文献   

4.
中医对肺结核的认识和治疗已有上千年历史,中医药在结核病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长补短,是目前临床治疗肺结核较为理想的方法。主要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10年关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从病因病机、治疗和实验研究3个方面论述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结果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优势在于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变进展。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虽然已经被广泛认可,但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比如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尚未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客观化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医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运用情况及需求。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肾脏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135例。分别对其采用中医药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治疗需求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统计分析中医药使用情况及需求。结果:使用过口服中成药的患者有129例,多于沐手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望中医药可帮助其消除临床症状的患者有133例,多于希望接受不同种类中医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运用广泛,绝大多数患者采用过口服中成药治疗。且血液透析患者对中医药治疗存在需求,希望中医药治疗可帮助其消除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治疗肿瘤发挥中医药理论的优势,对抗肿瘤和辅助抗肿瘤,已证实中医药对放疗、化疗有着增效减毒的作用。方法可通过中医药提高肿瘤患者机体的正气,增强祛邪御邪和免疫力,亦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结果临床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应用中药药膳,配合中西医治疗肿瘤,亦起到了治疗和预防肿瘤转移的积极作用。结论利用中医药在临床治疗肿瘤有其独特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防治肿瘤和转移的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临床观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房性早搏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房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老年房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倍他乐克口服,治疗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口服;28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房性早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房性早搏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临床治疗肿瘤发挥中医药理论的优势,对抗肿瘤和辅助抗肿瘤,已证实中医药对放疗、化疗有着增效减毒的作用.方法 可通过中医药提高肿瘤患者机体的正气,增强祛邪御邪和免疫力,亦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结果 临床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应用中药药膳,配合中西医治疗肿瘤,亦起到了治疗和预防肿瘤转移的积极作用.结论 利用中医药在临床治疗肿瘤有其独特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防治肿瘤和转移的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临床观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论述中医病机证型治法;中医药缓解病势、治愈急性白血病临床体会:揭示中医药对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并发症及在缓解期的治疗作用。结果: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可缓解急性白血病的病势,治愈急性白血病,通过联合、足量、多方位用药,可有效的逆转急性白血病的多药耐药,在治疗发烧、出血等并发症方面亦上有独到之处,在缓解期配合中医药治疗可有效的延长缓解期、提高长期缓解率及治愈率。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是非常有效的,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疗效及机制。方法:50例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均经抗病毒、能量合剂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对照组加服倍他乐克,均观察3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28%,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24%,总有效率为52%。结论: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室性早搏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医益肾填精、健脾养血、活血调经法,结合小剂量雌激素(乙蔗酚)周期用药,治疗26例卯巢功能早衰患者,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结果26例患者中痊愈1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l%。结论中医药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从辨证论治、中药灌肠治疗、常用经典方加减治疗、针灸治疗等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指出: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利用严谨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可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相关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现代医学治疗甲状腺疾病主要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素(TH)制剂治疗、放射线核素治疗、手术治疗等,具有不良反应大、易复发等缺点;古代医家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丰富且论述颇多,其中含碘中药的应用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长期、过量摄入碘剂,则容易引发常见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  相似文献   

16.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临床疗效并与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对比。方法:将成人及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房性早搏和有室性早搏组,中药敷贴膻中、厥阴俞或巨阙、心俞和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主诉变化及24小时Hotter变化,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组从24小时Hotter结果看,成人组和儿童组中,房早组和有室早组都有明显疗效(P<0.01);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组比较,成人组和儿童组、房早组和有室早组差异都无显著性意义(P>0.05)。主诉变化成人房早组与成人室早组明显好于西药组(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同样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罗丹  曹娣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5):52-52,32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前者给予红霉素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汤剂治疗。结果:西医组有效率为78.4%,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0.2%,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愈时间、退热时间、x线病灶吸收时间均小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艾滋病以来,医务工作者就对这一新生病种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努力探索其治疗方法,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指南及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但是艾滋病的治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指导仍很不完善,特别是中医治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虽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其作用机制不清;2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3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临床试验总体水平较低,说服力及可重复性不高;4中药研究经历了从单味中药、复方到中成药的发展阶段,但是研究多不规范,没有按照新药开发要求,药物的基础研究较少,只有少数中药复方进行了相关药效学研究,中药新药很少;5中医指南及临床技术指导原则较少,且没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统一标准;6现行艾滋病中医临床技术指导应用范围较窄,更新较慢;7艾滋病中医规范化临床技术指导原则很少被西医认可及接受。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性室性早搏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早搏方对心律失常性室早的疗效。方法:将45例心律失常性室早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早搏方汤剂,对照组口服稳心颗粒冲剂。用药3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从中医临床症状、心电图及治疗结果3方面比较。结论:两组结果均能改善心律失常性室早,但中药早搏方的疗效优越于稳心颗粒(P〈0.05)。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近几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已经在继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后成为女性第三大疾病。该病在祖国医学属“全不产”、“无子”、“断绪”等范畴。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式的中医外治法近几年在不孕症的临床治疗中越来越普遍,其具有安全、临床疗效显著、便捷等优点。该方法包括:中药灌肠、针灸、中药宫腔注药、穴位埋线、穴位注射、推拿、中医情志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等。它能更好地与中医内治法互补,更好地与西医治疗相配合,从而扩大了治疗该病的手段。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维普、知网、万方、 PubMed 和 Cochrane Library 等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中医外治法在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客观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的有效性; 同时指出临床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讨论了中医外治法在今后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