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质栽培草莓施肥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基质栽培条件下草莓肥料投入不合理、果实产量降低和品质差等问题,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以传统施肥处理为对照,测定基质栽培条件下优化施肥处理对草莓缓苗率、株高、茎粗、叶面积、开花现蕾率、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农户传统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控释肥育苗、苗期和花期24-8-18+TE水溶肥、果期18-6-31+TE水溶肥)使草莓缓苗时间缩短5~8天,缓苗率提高43.3%,茎粗提高20.4%,叶面积显著增加77.1%;优化施肥处理显著提高草莓的单果重和果数,显著提高草莓产量40.9%,平均提高每茬果草莓糖酸比15.8%,提高草莓经济效益53.2元/m~2。优化施肥处理能促进草莓的缓苗和生长,显著提高产量,提升草莓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研究沟灌冲施肥(CK)、滴灌+滴施冲施肥(处理Ⅱ)和滴灌+滴施专用滴灌肥(处理Ⅲ)3种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生产、产量及品质影响的差异。通过测定3种灌溉施肥技术下温室辣椒生长性状、产量水平、果实品质及几项生理指标,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的影响。处理Ⅲ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分枝高度、比叶面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处理I,产量较处理I增产40.1%,在果实品质方面明显提高了果实中Vc、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处理Ⅱ辣椒植株的分枝高度、比叶面积、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Vc、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亦显著高于处理I,产量较处理I增产28.64%。但2种滴灌施肥技术相比,以处理Ⅲ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产量和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Ⅱ。2种滴灌施肥均较沟灌施肥可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辣椒产量及果实品质;施用辣椒滴灌专用肥的辣椒生长性状、产量及果实品质优于施用冲施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种滴灌配肥的示范观察表明,与滴施常规配肥[尿素300 kg/hm~2+KH2PO4150 kg/hm~2+专用肥(34-7-11)600 kg/hm~2]相比,滴施绿多利牌酸性大量元素水溶配肥[尿素532.5 kg/hm~2+酸性水溶肥(16-35-8+TE)330 kg/hm~2+酸性水溶肥(10-20-30+TE)150 kg/hm~2]处理的棉花株高降低了8.3 cm,茎粗、总干物质、生殖器官干物重、果枝台数和单株结铃数分别增加了0.8 mm、6.54 g/株、5.31 g/株、0.6台和0.8个,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l 767.6 kg/hm~2和342.9 kg/hm~2,增幅达10.8%和12.9%,增效5 823.2元/hm~2,说明,滴施绿多利牌酸性大量元素水溶配肥对促进棉株生长、增产增效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基质栽培下不同水溶肥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水果黄瓜品种CUS124和密刺黄瓜冠春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不同配方水溶肥处理:配方一为康朴水溶肥,配方二为世多乐水溶肥,配方三为北京童忆水溶肥,配方四为充施宝水溶肥。结果表明,复配基质下,配方四水溶肥黄瓜品种CUS124的株高、茎粗、叶长和根长较高;黄瓜品种冠春1号株高、茎粗和叶节数较高。黄瓜品种CUS124叶片氮含量以配方四较高;黄瓜品种冠春1号叶绿素值和氮含量也以配方四较高。最终产量黄瓜品种CUS124和冠春1号产量均以配方四水溶肥较高。  相似文献   

5.
几种水溶肥喷施对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于苏南丘陵地区草莓上喷洒的水溶肥。本试验在句容李家桥村实施,以草莓(‘红颊’)为材料,设5个处理:(1):常规对照(CK1),(2):清水对照(CK2),(3):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易民),(4):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易民),(5):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劲力)。结果表明:含腐殖酸水溶肥能提高草莓单果重,促进草莓增产,提高草莓抗病能力,草莓生长前期单果重、产量及抗病能力,处理5表现最佳,处理4次之,与对照(处理1)比,处理5、处理4分别增产11.28%、5.10%;而中量元素水溶肥则可提高草莓品质,促进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草莓整个生产过程中,处理4一直表现较好,处理5次之,与清水对照(处理2)比,处理4、处理5分别提高0.5、0.1个百分点。因此,在草莓生产中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可以提高草莓产量,增强草莓抗病能力,改善草莓品质,研究结果可以为当地农户草莓生产用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培育优质健壮草莓种苗,提高定植成活率和减少定植时的缓苗时间,本试验以草莓品种"蒙特瑞"为试验材料,研究大棚槽式基质育苗对草莓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在基质育苗条件下,株高进入快速增长期起始时间提前了5 d,且结束时间较早,使最大生长速率出现时间早;叶面积和叶片数在基质育苗条件下较低,茎粗、根长和根体积较大。地下部生物量积累以基质育苗条件下草莓积累较多,比土壤育苗多36.25%,差异达显著水平;根冠比也以基质育苗较大,而有利于提高草莓定植的成活率、减少定植时缓苗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氮素的经济效益,减少氮素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子牙河流域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措施在氮素总量降低30%、磷钾肥用量不变的基础上,冬小麦产量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优化施肥措施的4个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其中氮肥利用率比习惯施肥提高了18.95%~51.21%。与习惯施肥相比,冬小麦收获期1.2 m土层硝态氮残留,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缓控肥+有机肥分别减少116.25,70.80,63.81,108.95 kg/hm2。综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施氮量减少30%的优化施肥和施氮量减少53%的控释氮肥措施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更合理,是值得推荐的氮肥措施方式。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质和施肥类型对无土栽培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2种基质,3种不同的施肥类型对生菜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全无机肥和全有机肥比较,无机+有机肥处理在两种基质中均能显著增加生菜叶鲜重和茎粗,并且生菜叶数、根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是各处理中最高的。全无机肥与全有机肥对于生菜根鲜重、叶数、叶鲜重、叶绿素含量影响并无显著差异。在两种基质中全无机肥处理的生菜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全有机肥处理,但其在混合基质中栽培生菜的茎粗显著低于全有机肥处理。混合基质栽培生菜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无机基质,而且与无机基质相比还极显著的增加了生菜的叶鲜重和叶数。以上结果说明以有机肥配以一定的无机肥混施在混合基质中栽培生菜是提高生菜产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施用含有硝化抑制剂型水溶肥料对蔬菜品质与产量的影响,以温室黄瓜为对象,研究在农民习惯施肥量的基础上分别施用含有双氰胺(DCD)、吡啶的水溶肥对温室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含有DCD和吡啶的水溶肥分别可提高黄瓜产量5.57%和18.67%,并且除氨基酸外,二者均可明显提升黄瓜的品质。施用含有DCD和吡啶的水溶肥的处理能显著降低黄瓜中硝酸盐含量,降幅分别为21.59%,34.85%;吡啶可增加黄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含DCD、吡啶的水肥处理下,黄瓜中16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4.86×10-2,18.34×10~(-2)mg/g,显著低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降幅分别为39.15%,24.98%,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均下降显著,且含DCD的处理黄瓜中甘氨酸含量也显著下降。与DCD相比,含吡啶的水溶肥更有益于黄瓜增产以及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有机水溶肥对水稻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水溶肥对水稻各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和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常规施氮条件下,根施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产量达8 288.3kg/hm 2,且根施肥效果优于叶面肥;减氮15%条件下根施肥和叶面肥配合施用能有效缓解减氮对水稻产量的降低作用,较减氮15%处理显著增产3.2%。根施肥和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水稻抽穗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茎鞘和叶片氮素积累量;同时,增加抽穗后叶片向穗的氮转运量,进而提高其氮回收利用率和氮生理利用率。水稻产量与抽穗期茎鞘、叶片(除分蘖期茎鞘外)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抽穗后茎鞘和叶氮素转运量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施用有机水溶肥能维持水稻营养生长期较高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增强抽穗-成熟期氮素向穗转运能力,促进水稻高产和氮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有利于提升红毛丹产量和品质、提高水肥料利用效率的大田滴灌施肥有效模式,田间小区试验以海南保亭当地主栽的‘保研7号’红毛丹(BR-7)为对象,设3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FP)和滴灌施肥(DF),研究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红毛丹产量、果实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常规施肥比较,滴灌施肥处理红毛丹产量可达到5570.4 kg/hm2,增产率达24.84%。果实内在品质得到提高,可溶性固形物、Vc、固酸比分别为21.7%、44.66 mg/100 g、68.49,比常规处理分别提高9.60%、25.20%、31.21%;可滴定酸为0.36%,较常规处理降低13.19%。纯收益比常规处理提高14362元/hm2,增加76.32%;VCR(vario-cost ratio)值由1.91上升到2.81。N、P2O5、K2O分别节省44.57%、21.89%、9.63%。滴灌施肥技术具有提升产量和品质、节省肥料和人工及促进增收的优势,是一项适于在红毛丹大田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新型灌溉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验证不同类型环保地膜的田间应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进行了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和液态地膜覆盖玉米栽培试验,对不同地膜覆盖下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及构成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覆盖能够明显提高玉米出苗率,比露地对照高5.0%,差异显著;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使株高、茎粗、叶面积增加,促进穗的生长发育,使秃尖缩短,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比露地对照提高40%,差异显著;可降解地膜覆盖效果与普通地膜相似。而液态地膜覆盖对玉米出苗、干物质积累及株高、茎粗、叶面积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产量,但仅比露地对照高0.5%,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营养液NO3-浓度对草莓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草莓营养液最适NO3-浓度问题,以‘幸香’草莓为试验材料,采用DFT水培的方法对营养液NO3-浓度与草莓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5个NO3-水平,分别为0、5、10、15和20 mmol/L。结果表明:在营养液NO3-浓度在0~15 mmol/L范围内,草莓株高、叶面积、茎叶干质量、根系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随NO3-浓度升高而增加,至NO3- 15 mmol/L时达最大,与无NO3-相比,分别增加150.73%、285.68%、145.67%、272.03%、131.54%与153.46%,差异显著;当NO3-浓度达到20 mmol/L时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黄瓜早熟及丰产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黄瓜杂种一代苗期及成株33个性状的性状值、超中优势、超亲优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了黄瓜丰产及早熟两个性状的主要构成因素及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瓜条数、单瓜重、主枝瓜重量、主枝单瓜重、主枝瓜条数、侧枝瓜条数、侧枝单瓜重、侧枝瓜重量、茎粗和生育天数等性状是决定总产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无论在性状值、超亲还是超中优势中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前期产量主要决定于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节率及主侧枝瓜条数和瓜重、株高、叶面积等性状,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节率在性状值、超亲和超中优势中都呈极显著相关性,说明这两个性状是决定黄瓜早熟性的决定性的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在黄瓜育种和生产过程中为达到早熟高产目的应当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育苗基质对擎天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擎天树人工育苗技术及筛选其适宜的育苗栽培基质,以黄心土、草皮泥、椰糠、粗河砂及珍珠岩等为试验材料,组成4种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进行育苗试验对擎天树容器苗形态生长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苗木的苗高、地径、叶片数量与叶面积,根系生长以及生物量积累等指标均有显著的影响。M3(50%黄心土+30%草皮泥+20%椰糠+3%钙镁磷肥)培育的苗木表现最好,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单株叶面积、单株总生物量比最差基质处理分别高19.41%、14.69%、45.56%和48.26%,是较为理想的配比组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脱毒果蔗旱地栽培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在旱地上栽培脱毒果蔗相比于未脱毒果蔗的优势所在,选用黑皮果蔗拔地拉茎尖脱毒苗第三代种茎和未脱毒种茎,在有微喷灌条件的旱地进行栽培比较试验,在果蔗工艺成熟期进行产量性状、蔗茎外观性状、品质、根系、绿叶等调查测定。结果表明,脱毒果蔗与未脱毒果蔗相比,株高增加25.3 cm,节间长度增长1.24 cm,茎粗增加0.12 cm,单茎重提高0.6 kg,蔗茎产量增产23.45%;蔗茎花皮蔗率低9.45个百分点;田间锤度、可溶性糖分别降低0.28、0.17个百分点;纤维素含量低0.34个百分点;商品蔗率提高10.3个百分点,每公斤销价高0.1元,单位面积产值提高48.44%;旱地劳动力成本比水田地降低46.03%。由此得出,旱地栽培脱毒果蔗,根系发达,功能叶片数增加,不仅提高产量,且可提高经济收入,是发展果蔗栽培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国南方套作模式下20个不同产量水平的大豆品种(系),于2013—2014年采用净作和遮阴(遮阳网或玉米)对比分析了高产和低产大豆品种在荫蔽期及复光期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荫蔽期间,茎叶干物重显著低于净作,分配规律表现为"茎多叶少",分别为58.4%和41.6%;与高产类型大豆相比,低产类型茎叶干重下降比例、茎长、茎长/茎粗、茎长/地上部干物质、茎长/叶面积显著增加;荫蔽期地上部干物质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干物质比例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光照恢复后,地上部干物质迅速增加,分配规律表现为"茎少叶多",复光后30 d分别为47.7%和52.3%;高产类型地上部干物质、叶面积、叶干重比例、茎粗均显著大于低产类型,茎长/茎粗、茎长/地上部干物质、茎长/叶面积均显著小于低产类型;地上部干物质、叶面积、茎粗、叶干物质比例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长/茎粗、茎长/地上部干物质、茎长/叶面积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复光前后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回归分析,复光后30 d的叶干物质比例、茎长/地上部干物质、茎粗可作为预测套作大豆产量的主要指标。上述结果表明,选择荫蔽期茎长较短、地上部干物质较大、叶面积更大,光照恢复期茎粗较大、叶干物质比例较大、茎长/地上部干物质较小的大豆品种可以在套作下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以黑籽南瓜为砧木,哈密甜瓜为接穗,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和育苗方法,研究了嫁接对哈密甜瓜幼苗和植株生物学特性及对枯萎病抗性、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嫁接方法都有较强的亲和性,在无土育苗条件下,嫁接苗成活率均在95%以上,田间防效达到95.4%以上,无土育苗嫁接比有土育苗嫁接效果好。嫁接哈密瓜比自根哈密瓜增产75.9%-112.3%,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后期产量上。  相似文献   

19.
基于育苗土需求量越来越大,选用基质板育苗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试验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4个种植地区(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富裕牧场、齐齐哈尔种畜场和泰来县),B因素为育苗方式(基质板育苗和常规育苗),探讨了基质板育苗和常规育苗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秧苗素质比较中,试验点与育苗方式二因素互作极显著或显著影响株高、第1叶长、第2叶长和第3叶长等8个秧苗素质指标;基质板育苗除2~3叶枕间距差异不显著外,第1叶长、第2叶长和第3叶长等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规育苗,其中,第1叶长、第3叶长和根长最为显著,分别提高了28.01%、29.20%和33.10%。在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比较中,基质板育苗结实率显著高于常规育苗,提高了1.36%。在稻米品质指标比较中,基质板育苗各个稻米品质指标与常规育苗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草莓产业从追求产量向追求风味品质的转型,针对京郊不同规模农户筛选出优质高产的草莓品种,通过基质栽培试验充分发挥出其最大经济潜力。以‘黛颜’、‘红颜’、‘圣安德瑞斯’、‘越心’、‘京藏香’、‘桃熏’、‘隋珠’、‘百丽’、‘圣诞红’、‘章姬’为试验材料,在半基质栽培条件下,对外观性状、果实品质、矿质营养、抗病性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农户科学选择品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与其他品种相比,‘隋珠’、‘章姬’、‘圣诞红’成熟较早,草莓外观鲜艳,耐储运,果实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果浆中钙铁锌含量丰富;‘红颜’果浆中维生素C、钾、镁和锌和可溶性固形物均为最高,口感较好,产量较高,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推荐农户和合作社种植;‘京藏香’、‘黛颜’口感酸甜,果型美观,果浆中矿质营养适中,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好,适宜做加工草莓种植;‘桃熏’果形扁球形,有桃味儿,‘越心’果实短圆锥形,口感适中,适宜观光园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